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分析
2014-12-26叶丹
摘 要:高中音乐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发挥德育功能。对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教育;德育功能
音乐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能够反映人的道德品质。高中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优良品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音乐教育和德育密不可分,本文对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进行了分析,以促进高中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
一、通过高中音乐教育完成德育理念的树立
德育与智育有着很大的区别,德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不能仅凭教师的讲授来完成。德育要通过典型事例让学生感悟到真善美,从而树立德育理念。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其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色彩变化,通过高中音乐教育能够将音乐语言转化为德育语言,帮助高中生完成德育理念的树立。
二、通过高中音乐教育促进道德情感的激发
道德情感是德育的基础,在对高中生进行道德教育时,不仅要做到晓之以理,更重要的是要动之以情。高中音乐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作为艺术教育的高中音乐教育同时也是情感教育。例如,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中对《少女的祈祷》这一乐曲的欣赏,通过欣赏,高中生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作者充沛的情感,获得真善美的体验,使高中生身心愉悦、引起心灵的共振,从而培养高中生的道德情感。
三、通过高中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
道德教育要让高中生建立一定的道德思维,培养高中生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判断能力,使学生具备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反思能力。音乐教育是一种抽象的教育,通过音乐能够再现社会中的种种人和事,展示出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普遍性。在音乐教育中,本身就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的道德态度。例如,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的学习中,学生就可以通过对经典的京剧剧目的了解与欣赏,去感受剧中对社会生活的表现,从而树立起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的道德思维进行培养,使学生对生活中的道德现象进行思考,并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对客观世界进行形象的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获得活跃的思维能力。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获得道德想象和道德感受,实现道德思维的提升。
高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道德思维进行培养。例如,在欣赏京剧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领会京剧剧目中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善恶美丑,让学生来进行判别和感受,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
四、通过高中音乐教育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培养
高中生在道德教育中养成道德思维、培养道德情感之后,要能够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要使学生养成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往往要通过行为来对音乐进行感受和理解。学生通过在音乐教育中感受和理解音乐,能够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表达自己的道德情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音乐中蕴含的道德伦理内涵和政治思想内涵,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在具体的社会行为中表现出来。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音乐中的道德内涵进行内化,并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音乐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这一点来说,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通的。在高中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优势,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理念、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翟旭明,姚绍昭.加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德育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J].歌海,2012(04):57.
作者简介:叶丹,女,本科,就职于重庆市铜梁中学,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