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打造小学高效体育课堂的理论研究

2014-12-26李影

新课程·小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高效兴趣

摘 要: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把教学定位在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应定位在学生有没有掌握所教运动技能或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兴趣出发,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打造学生喜欢的高效体育课堂。

关键词:体育课堂;兴趣;创新;高效

小学生的特点表现为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强烈,喜欢做带头人。同时还具有注意力较难集中、情绪易发生变化、自我控制力差等问题。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和问题,从兴趣出发,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打造学生喜欢的高效体育课堂。

一、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传统体育教学也强调教会学生运动技能,但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学生在接受动作技术、技能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造成学生喜欢体育而害怕上体育课的现象。比如,传统体育教学在热身部分几乎都是“跑圈”+“压腿”,枯燥乏味,学生从体育课开始就产生厌烦心理,后续效果可想而知。我们要打破这种模式,可以用韵律操、配乐舞蹈、游戏、小组赛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取而代之。又如,在教低年级学生学习跆拳道操的过程中,在粗略模仿冲拳的瞬间让学生口中喊“哈”,他们就会觉得很有气势,很好玩,不觉得累。这样学生就会在快乐中主动学习,那么课堂一定是高效的。

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内容与游戏相结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体育活动的基础,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小学三年级学生立定跳远时,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来玩“跳房子”的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总结出跳得远的技巧,这样学生学起来既有兴趣,又容易理解,所达到的课堂效果也就会更好。

三、少讲多练,鼓励学生探究性地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课堂不应该成为学生呆板训练的场所,而应该成为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习兴趣和愉悦学生身心的教育场所。应学会抓住技术动作的难点精讲,尽量简明扼要,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究。比如,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篮球三步上篮”技术时,完全可以不讲解,而是在观看篮球比赛视频后,让学生一起探究,一起练习,教师只需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这样要比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后,学生被动地去练习效果好很多。

四、关注个体,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任何一项运动技能都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不应该出现“被遗忘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老师的指导。教师要在课堂内容设置与组织形式上大胆创新,想办法创设能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的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此外,还要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应重视自己的仪容仪表,动作示范精准优美,让学生从心理上对老师有一种崇拜感,就会激起他们对掌握运动技能的渴望,同时也可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

五、课前写好教案,课后及时总结反思

写好教案是打造高效课堂最基本的环节,核心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教学实施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学评价以学生“愿不愿意学、学到什么、学到多少”为最终检验标准。课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本堂课中各方面的优点,并反思这堂课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以后课堂的更高效奠基。

总之,打造小学体育高效课堂需要有成本效益理论意识,教师应该努力思考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课堂效益,如何让学生以最小的付出更好地掌握所学运动技能。面对日新月异的课程改革,教师要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兴趣被激发的基础上主动地进行技术、技能的学习,最终实现打造高效体育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晋裕.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J].中国学校体育,2002(4).

[2]邱粤.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

[3]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李影,女,1984年4月出生,硕士,现就职于广东省深圳市潜龙学校,研究方向:体育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高效兴趣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