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
2014-12-26阳明芳
摘 要:高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中学生处于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有重要的作用。就如何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策略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弘扬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高中生处于学习知识、塑造人格、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重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从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的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注重对唯一答案的讲解,让学生按照教师固有的解题思路来解题。例如,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过程中,只注重对文言文中字词意思的讲解,虚词、代词、句式转换以及句子翻译等讲解,忽略了对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讲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求教师在讲解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时候,把文中蕴含的丰富思想、中华民族精神传递给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古代文学内容的价值,从中汲取中华民族的智慧。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设置起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在注重对语文知识讲解的同时,也要把课文中渗透出来的正确思想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例如,教师在讲解屈原的《离骚》时,要把屈原高尚的爱国情操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受到屈原思想的影响,树立起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注重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其自身行为也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身作责,充实自己的人文知识,才能更好的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师要想做好教育工作,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力以外,还要加强对自身的修养,不断的学习其他历史文化、审美情趣以及道德评价等人文知识,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做好榜样的作用。多学习一些关于人文方面的书籍,思考现实中的问题。除此以外,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还要不但的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对自己的工作格尽职守、兢兢业业、乐于奉献,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影响,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高中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通过教育专家精心选取出来的优秀作品,每一篇课文都蕴含了独有的教育价值,不仅有学习的价值,对学生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之前,要对所教学的内容有充分的掌握,深刻地理解课文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思想,做好备课的准备;其次,教师要把课文中的人文思想罗列出来,做好教学计划。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诗时候,要让学生明白毛泽东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要让学生学会关心国家大事。通过对杜甫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以及《三别》的学习,要引导学生树立起关心劳动人民疾苦,让学生领会到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境界,树立起博大的胸襟。
四、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语文活动,可以可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将课文中的情境、感情等通过各种形式在课堂中展现出来,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感受作者笔下的生活百态。例如,教师在讲解关汉卿的《窦娥冤》、曹禹的《雷雨》以及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等情节性比较强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爱好,将其编制成话剧在课堂中表演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活跃课堂中的气氛,学生通过人物的扮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生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是思想价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有助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因此,高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发挥好语文人文学科的作用。
参考文献:
刘洁维.论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外语文,2013(04).
作者简介:阳明芳,女,1982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职于贵州省遵义市第五中学,从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