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分类评价研究*
2014-12-25唐建设
唐建设
(安徽建筑大学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随着全球对经济、资源、环境、民生等方面的重视,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家、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其理念正渐渐深入人心,内涵研究持续深入与拓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二十多年来,积极探寻符合当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和模式,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两个层次上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局面,通过改革创新和科技引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走出了一条实现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社会、人口和资源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各级实验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实验区的发展历程、概念内涵、特色领域,以及实验区建设规划编制的思路与实践、实现路径与政策手段等已经取得丰富的成果。
本文试图在对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与模式辨析基础上,探讨建立适合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评估理论及指标体系,致力于分析安徽省各地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类型以及聚类分析,为安徽省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决策依据。
一、数据与分析方法
通过检索与查阅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取GDP、人口数、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三产比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指标数据,定义文化综合影响率为各市非遗名录数、代表性传承人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之和,综合评价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文化综合影响率通过安徽省文化厅网站检索的非遗名录数、代表性传承人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为准。基于上述数据构建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评价体系,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判别本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以及安徽省各地发展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模式与方向。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现状分析
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自1994年毛集被批准为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1997年更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实验区的发展速度得到了明显的加快。2008年,毛集作为安徽省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现了从“实验区”向“示范区”的提升。2004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6年正式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验收;2006年安徽省铜陵市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安徽省科学技术厅于2012年发展了黄山市歙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近年来先后发展芜湖市繁昌县孙村镇、淮南市潘集区、六安市舒城、淮北市烈山、黄山市黟县等升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经过近几年发展,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体系初步形成。2010年3月,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社发处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精神,制定了《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指导意见》(科社[2010]38号),规定了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实施方案,建立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申报、考察、审核、评审与批复等工作体系,督促与指导了安徽省各实验区的规划编制工作,指导了安徽省实验区的建设发展模式与方向。
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各实验区围绕特定的实验主题,分别围绕科技兴区(包河区)、行蓄洪区重建(毛集)、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铜陵市)、(黄山市歙县)、生态型现代工贸旅游结合发展(繁昌县孙村镇)、煤炭资源区可持续发展(淮南市潘集区)、生态旅游(六安市舒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淮北市烈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黄山市黟县)实验主题开展了建设示范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另外在加强实验区部门联动机制、专家指导机制、监测评估机制、滚动管理机制、信息交流机制等机制创新和实验区管理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二)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分类评价指标构建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评估和指标体系理论研究和实践得到了诸多专家学者们的研究重视,并从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等角度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大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如由经济学家Daly和Cobb所建的持续发展经济福利模型(WMDS)曾被用于衡量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程度[1];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基于收入水平、期望寿命指标和教育指数而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是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可借鉴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指标评价[2];以及世界银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3-4]。
我国针对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相应地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价体系研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保护了生态支撑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5个部分[5]。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支持、可持续发展能力四大部分,共计15类90个指标[6]。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曾以经济、资源、环境、人口与社会、科教五大支持系统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等[7]。这些体系基本包括了资源、经济、社会生活、生态环境、人口等方面,由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指出的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和验收程序中实验区评价体系指标涉及人口、生态、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几方面,为各地申报各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纲领性指标。
由于研究目的、角度、方法的不同,上述指标体系在结构设计上千差万别,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可持续发展是诸多社会、经济、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和协同耦合的过程,加之非线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使指标体系的建立存在着不少困难,已经建立的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大家普遍的认可,可以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8]。
本研究梳理安徽省16个直辖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在充分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书中31项指标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经济、生态、文化、民生等领域的发展水平,构建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分类评价体系,筛选出人均GDP、GDP增速、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三产比重、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文化综合影响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比值、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比值、城镇登记失业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12个指标,通过对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给出上述12个指标数据的分析,探讨建立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分类评价主成分分析
图1 SPSS分析各提取成分特征贡献值的碎石图
图2 SPSS分析主成分指标分布图
图3 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聚类分析图
将表1数据输入SPSS Statistics统计软件,将12个指标列指定为变量V,将市名称列指定为选择变量C进行降维分析,输出结果如图1、图2。由碎石图可以看出,当主成分抽取成2个时,累计方差百分数达到77.146%,说明所抽取的2个主成分基本上能概括12个指标所反映的各市之间的差别。在输出结果中,成分矩阵表给出了12个指标所对应的两个主成分的载荷,他们表示2个主成分和12个自变量的相关系数。对于第一个主成分(主成分1)的12个变量系数分析,得出人均GDP、GDP增速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市绿地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比值、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比值指标的载荷分别为 0.944、0.490、0.718、0.721、0.493、0.963、0.953,第一主成分对各个变量解释的都很充分,并且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经济发展的程度差异。同理,第二个主成分(主成分2)变量系数分别为GDP增速(0.269)、三产比重(0.387)、森 林 覆 盖 率 (0.897)、城 市 绿 地 率(0.417)、文化综合影响率(0.676),表明主成分2代表了各市生态文化水平之间的差异。由成分离析图可见,主成分1将12个指标拉开较大,指标荷载差异较明显,对于不同市之间发展水平解释的比较透彻,而主成分2上下分布比较均匀,指出了各地在城市绿地率和文化综合影响率两个指标中的巨大差异。
表2 成分矩阵数值表
(四)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聚类分析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从上述数据的结构特征和大小进行分类,通过验证不同分类方案的合理性及类别间的特征,得出16个地市合理构建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模式和聚类,并得出相应的水平测量和分类标准。
聚类分析产生的分类结果见图。在聚类结果中,发现合肥与其他市可以分为两类,并且合肥与其他市之间距离较大,差异较明 显。将16个市分为4类,其中宿州、六安、淮北、阜阳和淮南为一类,代表了平原地带安徽省北方城市群的发展模式,该类地区经济发展一般,生态环境和文化水平发展程度较好,具有典型的矿区资源型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铜陵、亳州、蚌埠、池州、黄山、滁州、宣城城市为一类,突出了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特点,可实现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后备地选择;合肥、安庆、马鞍山和芜湖代表了经济驱动发展的类别。
本文讨论了安徽省各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现状,并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文化发展以及民生工程等方面的指标为基础,依托市级官方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构建了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之上,通过对各市相关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得出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潜在的体现出经济发展和生态文化两方面的评价功能,同时指出就经济发展成分方面,安徽省各市之间分布差距较大,而在生态文化方面各市之间过渡均匀。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市进一步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类型和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实验区分类标准和类别,为下一步我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遴选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1]王颖.福建沿海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的评价研究[D].福建:厦门大学,2008:15-18.
[2]彭军超,钱乐祥,李明杰.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云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探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5):58-60.
[3]王海燕.论世界银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指标体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6(1):39-43.
[4]国冬梅.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8-10.
[5]逯元堂,王金南,李云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J].环境保护,2003(11):17-21,26.
[6]王艳,曹俊茹,吴佩林.山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动态预测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8):239-140.
[7]马浩.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以山东为例[J].管理现代化,2010(5):42-44.
[8]曹立新,李遂亮,任素琴,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980-6982.
[9]TANG Jiangshe.The Degree Index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he County,Sun Village,and Tongling City in Anhui Provence[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2,361-363:1188-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