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叶价值构成与价格现象*
——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分析

2014-12-25吴永辉姜含春

关键词:马克思茶叶劳动

吴永辉,姜含春,夏 涛

(安徽农业大学 发展规划处,安徽 合肥230036)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制茶、饮茶已有五千年历史。依据文献资料,关于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茶的功效、茶的制作、茶文化及茶经济等方面,涉及茶叶价格的研究内容较少。近年来,“20克母树大红袍茶叶的拍卖价18万元”及“普洱茶天价炒作的暴涨暴跌”现象,引起了更多的社会关注,人们对茶叶价格产生了疑惑,难以从理论上得到合理解释。茶叶价格是指消费者购买单位茶叶所支付的货币量,是茶叶价值、茶叶市场供求状况、一个国家币值变化与其他影响因素的综合反映。当前,研究内容涉及茶叶价格的论文,主要是一些现象解释和描述,对于茶叶价格的形成未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1]。茶叶是我国特色农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叶价格反映了市场交易活动中各参与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研究茶叶价格的形成,正确认识不同因素的影响作用,对于科学制定茶产业发展政策和加强市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及发展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的生理学意义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形成过程是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这两重过程是以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为基础的。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价格和价值在质上的矛盾也是存在的,即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价格;在价值规律作用下,价格背离价值只能是暂时的,本质上说经济运动中价格与价值应是一致的。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对英国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严格区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价格),这是斯密和李嘉图等人没有解释的难题[3]。价值理论出现了各种观点和主张,主要有效用价值论、供求价值论、知识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4]。只有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坚持实践的观点,才能从本质上发现其他价值理论的不足与缺陷,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理论支撑。

1.深化对价值表现形式的认识

经济活动中复杂多变的价值现象,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阐述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别。马克思论述的货币,无论何种形式,都是曾经作为商品界一员的贵金属或者它们的代表,而当前的纸币或电子货币,已由作为劳动产品的贵金属转化为自身没有价值基础的纯粹货币符号,因此,当今货币对价值的表现呈现出与金属货币完全不同的规律和现象[5]。

2.重新审视价值源泉的内涵

商品的价值由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共同决定。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类认知能力的提升,科学研究、文艺创作、管理活动等劳动形式能够体现更多的智力因素,通过人力资本积累表现出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劳动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从历史观来看,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经济形态的变迁,劳动也呈现出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由体能到技能、再到智能的发展变化路径暨劳动形式会经历“体力→体力为主、脑力为辅→体、脑并重→脑力为主、体力为辅→纯脑力”的转变过程[6]。

3.准确把握生产劳动的变化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在政治经济学史上,从来都是一个重大且有争论的理论问题。传统劳动价值论作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产物,它的适用性也是有条件的。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劳动形式和价值实现条件的变化,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也是必然的。承认商业部门的劳动属于生产劳动,这和马克思关于生产性劳动的理论是一致的,但和劳动价值论中关于生产领域创造价值的理论又相矛盾[7]。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从劳动的物质规定性和社会规定性统一的角度来研究生产劳动问题,尤其是第三产业中不同部门存在的劳动性质的划分,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基于劳动价值论探讨茶叶价值构成

根据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劳动内涵的变化,严格区分不同所有制条件下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正确认识一、二、三产业中劳动的性质和作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值构成和价格转化形式,能够为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一)商品价值的构成及其转化

商品价值(w)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构成,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商品的生产价格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与平均利润(剩余价值转化)决定。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对“价值转型”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商品生产价格是由经济主体的价格行为的合力决定,市场价格运动以生产价格为轴心,在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下,市场价格经常偏离生产价格[8]。

(二)茶叶价值的形成与转化

茶叶价值是由茶业产业链全体劳动者创造的,具体表现为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抽象劳动的凝结。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即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我国18个产茶省(区)生产绿茶,根据绿茶的市场价格表现,下面以绿茶为例讨论其产业链各环节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形成。

1.鲜叶的价值与生产价格

茶树种植环节不变资本(c1)主要包括茶树苗木、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投入,价值随具体劳动而转移;可变资本(v1)创造了新的价值(m1),由茶树优良品种选育及茶园生产过程的抽象劳动凝结;形成鲜叶的价值(c1+v1+m1)。茶叶种植生产需占用大量的土地,土地租金受到资源禀赋与极差地租的影响,表现为不同的资源价格,因此,茶叶在种植环节的生产价格包括鲜叶价值及土地租金。高档名优茶对土地、气候、文化等特殊资源具有内在依赖性,形成了独特的生产价格。

2.鲜叶采摘环节的价值构成

鲜叶采摘主要有手工和机采两种形式,名优茶以手工采摘为主,大宗茶主要用机器采摘。采摘环节不变资本(c2)主要包括采摘工具的折旧与维护以及燃油等生产资料的消耗,价值随具体劳动转移;可变资本(v2)再生产与创造的新价值(m2),由手工采摘和机器采摘过程的抽象劳动形成。

3.鲜叶加工环节的价值构成与生产价格

绿茶加工分为粗加工和精深加工,基本工艺流程包括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加工原料一般分为芽尖、初展、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粗料等,鲜叶越细嫩,制成的茶叶档次越好,价位越高。大宗茶的加工原料为一芽多叶和粗料,经过粗加工生产毛茶,可直接出售或作为其他茶产品的再加工原料;名优茶的加工原料为芽尖、初展、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等品质较好的嫩鲜叶,在基本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另有做形、提香等复杂工艺处理过程;高档名优茶鲜叶独特、数量稀少,制作精细,工艺处理过程内含更多脑力劳动。

加工环节的不变资本(c3)主要为厂房、运输工具、加工机器设备的折旧与维护以及燃油水电等生产资料的消耗;可变资本(v3)及新增加的价值(m3),由加工过程、工艺改进及生产管理活动中的活劳动创造。茶叶加工工艺的不同对茶叶品质形成及色、香、味、形具有很大的影响,名优茶的加工过程中消耗了更多脑力劳动,抽象劳动的凝结要明显高于大宗茶。因而,名优茶产量少,单位价值量大,生产价格高;大宗茶产量高,单位价值量小,生产价格低。

4.销售环节的价值构成

茶叶销售环节由包装、储藏、运输及销售构成,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销售环节的劳动需投入更多的智力因素,因而属于生产劳动的范畴。销售环节的不变资本(c4)包括库房门店、运输工具、冷冻设备的折旧与维护以及包装材料、燃油水电等生产资料的消耗;可变资本(v4)与新的价值(m4),由包装工艺、仓储运输、广告策划及销售管理活动中的活劳动创造。名优茶具有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为创建品牌和占有市场,在包装、储藏、广告和营销等方面需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

5.茶叶的价值与生产价格

茶叶价值总量(w)为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综合,由高档名优茶(w高优)、普通名优茶(w普优)和大宗茶(w大宗)组成。价值总量关系为:

茶叶生产价格(p)是由茶叶价值决定的,由于土地租金和其他因素u(u指茶树资源禀赋差异、加工工艺、包装及营销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名优茶和大宗茶的生产价格具有较大差异。假定三类茶叶单位生产价格均值、总产量依次为:高档名优茶、普通名优茶和大宗茶Q3),存在以下关系:

三、茶叶市场价格现象的分析

(一)茶叶市场供给及价格分类

茶叶生产对土地等自然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不同的资源环境能形成差异显著的茶叶品质,因而呈现出不同的市场价格。假定依据生产价格均值来区分名优茶与大宗茶的市场供给曲线,则有:(P优:高档名优茶与普通名优茶的市场区分价格,P普:名优茶与大宗茶的市场区分价格)。高档名优茶(供给曲线S1)对生产环境及加工工艺要求特殊,市场稀缺,价格偏高且波动幅度大,易受投机资金的炒作,具有艺术品的市场特征[9];普通名优茶(供给曲线S2)品质较好,具有供应量较大、价格较高且容易波动的特征;大宗茶(供给曲线S3)品质一般,市场供应量大、价格较低且比较稳定。

图1 名优茶、大宗茶供给曲线

(二)茶叶市场价格变化的内在基础

茶叶市场价格由价值或生产价格决定。茶叶价值由茶业产业链劳动者物化劳动转移的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构成;茶叶的生产价格是茶叶价值的转化形式,主要由茶叶价值、土地租金及特殊的资源禀赋和加工工艺等因素共同决定。

(三)茶叶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茶叶市场价格的波动(见图2)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茶叶生产价格、市场供求关系、茶叶差异化程度、消费能力与偏好、市场品牌、产业政策与汇率、茶文化、经济景气度及投机资金炒作等因素。茶叶生产价格(pi)是市场价格波动曲线(si)的变化基础,市场供求关系、游资炒作等因素是影响价格波动及其波幅的外在条件。

图2 茶叶市场价格的波动曲线

四、结论与讨论

(一)劳动价值论是解释商品价值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指出,劳动价值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作为科学的理论,它深刻揭示了商品生产的矛盾和运动,反映了商品生产的客观现实。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才能正确认识和分析效用价值论、供求价值论、知识价值论、要素价值论的不足与缺陷。

(二)茶叶价值的形成及市场价格现象

茶叶价值是由茶业产业链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茶叶的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茶叶生产价格是决定茶叶市场价格的内因,市场供求等因素是影响茶叶市场价格波动的外因。

(三)正确认识茶叶价格形成的意义

第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能够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正确认识和掌握价值规律,有助于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科学制定经济政策,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第二,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照价值进行交换,劳动生产率高的商品按照市场价格销售,生产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收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叶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加强经营管理,调整产品结构,从而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单位产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优势。

第三,茶叶价格是茶业资源配置的指示器,茶叶价格差异由价值或生产价格决定,反映了茶叶产品结构和资源配置的状况。茶叶市场价格的波动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引起的,区分不同因素的作用,通过茶业发展规划和市场监管等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降低市场供求失衡、投机资金炒作等外在因素对茶业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四,普洱茶的暴涨暴跌、大红袍的天价拍卖等市场价格现象,较大幅度偏离了茶叶价值或生产价格,这是市场炒作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反映茶叶的正常价值和消费需求,应当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

[1]梁劲锋.浅析茶叶价格形成机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6):48-51.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9.

[3]刘伟.经济学为什么研究价值理论——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历史性挑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5):9-17.

[4]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简明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4-15.

[5]张俊山.劳动价值论与现实经济中的价值现象[J].社会科学研究,2009(14):35-41.

[6]季正松.从体力劳动价值论到脑力劳动价值论[J].经济学家,2005(2):21-25.

[7]梁玉秋.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问题探讨——深化马克思关于劳动问题的认识之二[J].生产力研究,2009(23):38-40.

[8]蒋学模.高级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本体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70.

[9]姜通.马克思理论视域下的艺术品价值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86-97.

猜你喜欢

马克思茶叶劳动
《茶叶通讯》简介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香喷喷的茶叶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