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4-12-25来红梅

图书馆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门户图书馆资源

来红梅

(宁夏石嘴山市图书馆,宁夏 石嘴山 753000)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有鉴于此,图书馆的管理者需要创新思维,以改革的理念,将“大数据”引入图书馆的管理之中,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

1 “大数据”的涵义

所谓“大数据”,从字面的意思上来理解,就是大量的数据,是就数据的数量层面来说的。有些学者概括性地认为,“大数据”就是指那些在规模上已经超过传统衡量标准的数据。传统的标准和方法在这些数据的收集、存储和传播方面已经失效。那么“大数据”的规模应该如何界定呢?“大数据”一般被界定在“太字节”的维度,而且这一维度还在不断扩大。

但定义大数据需指明“4V+1C”共计5项显著特点,而数量只是其中一项。“4V”就是Variety、Volume、Velocity及Vitality,即多样性、大容量、高速度及时效性。“1C”就是Complexity,即通过数据库处理持久存储的数据不再适用于大数据处理,需要有新的方法来满足异构数据统一接入和实时数据处理的需求。

2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挑战

2.1 资源因素——文献资源建设整体意识差

目前在高校,学生均可以免费下载很多电子数据资源。但是这些免费下载权只能局限于学校的学生和教职工,而且只局限于高校内部网络,外部人员和外部网络无法使用。从图书馆的数字建设角度来看,我国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基本上都是独立进行的,缺乏图书馆之间的馆际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就呈现出资源无法共享,甚至重复浪费的情况。不仅如此,高校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一般都是向数据提供商购买的,自有电子资源非常贫乏,而且所能提供的服务仅限于数据目录检索和数据导航,定制化的服务提供甚少。

2.2 服务因素——信息服务范围狭窄

在新时代,要实现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必须要拓展服务内容,才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印度著名的图书馆管理专家阮冈纳赞认为,作为有机体的图书馆,必须要把自己置身于社会这一大环境之下。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将从“物理图书馆”转变为“数据图书馆”。图书馆需要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明确自身作为社会信息中心的地位。在这一定位之下,知晓自我的服务功能,与社会现实相接轨。以“大数据”为基础,围绕从数据汇聚到信息加工、知识服务、智慧服务4个层次展开服务。

2.3 用户因素——用户改变图书馆核心地位

信息时代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宽广,难度变得更低,这在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图书馆的地位,传统图书馆再也不是信息服务的核心阵地,而是被逐渐排挤出信息服务的第一梯队。人们对海量信息的搜集和传播都在互联网络上完成,快速便捷的服务和较低的进入门槛、充分的互动交流吸引年轻一代参与到互联网络信息的交流之中。不仅如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和定制化,这就给信息服务的提供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诸多反映定制化需求的信息服务项目进入到了日常生活当中,如竞争情报服务、主题跟踪服务等。

3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建议

3.1 建立学科门户服务集成模式

大数据时代的文献资源建设要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必然向着学科化服务方向发展,建立学科门户服务集成模式十分必要。即针对某个学科领域,根据特定的资源选择标准对其进行规范性描述与组织,收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网络资源,进行组织整理后再面向用户提供检索及导航等增值服务。学科信息门户的形式包括以下几种:①以网络学科信息导航为主的主题信息门户,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网络信息资源选择、描述及检索服务,并且要保证资源的权威性、可靠性、可持续性等特点。②专业信息门户,该形式就是按照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具体要求,以图书馆服务系统为基础,面向用户提供一种组合各类资源的信息服务。③跨学科信息门户,顾名思义即可以提供多个学科信息门户之间的互相检索、选择及描述。④分布信息门户,以信息门户体系为基础,整合若干分布门户,便于读者通过统一的信息门户体系进行信息资源的检索及调用。⑤开放信息门户,这种学科门户服务形式实现了学科信息门户资源与服务的集合,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信息门户定制服务,按照不同的逻辑业务流程对多个信息服务环节进行整体规划。见图1。

图1 学科门户服务工作流程

3.2 开展信息推送服务

推送技术就是通过相应的标准及协议,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在互联网上将相关信息主动传送至用户端,而信息推送服务就是以该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从某种程度而言,信息推送服务是传统定题服务的网络延伸,即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提供信息服务。用户在注册系统账号时会将其个人档案、信息主题、研究方向等输入系统中,然后信息推送软件再根据这些信息从网上搜索出与其相关的主题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在适当的时候传送到用户端。通过信息推送服务,用户只需一次性输入信息请求,即可通过多种途径持续、定期地接收与主题相关的最新信息,而这些途径包括个人电子邮件、频道推送及预留网页等,保证用户可以准确接收信息。现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尝试该项服务,根据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及登记资料,将相关的数字资源及服务动态通过各种形式发送至用户端。大数据时代下,数据资源迅速膨胀,人们能够获取的真正有用的信息却越来越少,而这种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恰恰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且过程更加主动,真正体现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见图2。

图2 信息主动推送服务流程

3.3 引进图书馆信息营销理念

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引入营销理念,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方式的大胆尝试,是对传统服务观念的一次变革,传统图书馆的封闭格局将被彻底打破,更是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直接体现,开展信息服务营销使得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具备了持久的内在动力。图书馆对自身的信息产品及信息服务进行分析、调研,然后有计划地采用促销及分销手段进行销售组织,在实现信息服务与信息用户价值交换的过程中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对于图书馆而言,这个价值交换的过程可以将信息资源的内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而对用户而言,信息资源的实际使用价值大大提高,实现在大数据时代的双赢。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图书馆要将信息服务作为自身的营销对象,然后对目标用户的实际信息需求进行收集与分析,即营销理论中的市场调查;然后再根据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以自身的馆藏资源为基础,针对用户开展一系列经营活动。可以预见,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必然会进一步拓展,而信息营销理论的应用也将越来越深入,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比如以互联网为依托把图书馆信息服务搬到网络上来开展服务营销;也可以将内部营销、外部营销、互动营销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服务营销体系,利用各种营销策略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并向着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3.4 与其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大数据时代,我国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加快向数字资源建设倾斜,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则促使图书馆与其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比如合作开展馆藏资源数字化、开发整理网络资源等,以改善信息服务的质量,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如与当地文化部门进行合作,利用数字技术优势保存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与其他机构联合起来开展图书馆员的培训活动,在降低培养成本的同时,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需要强调一点,即图书馆要与其他机构加强用户服务方面的合作,尤其是信息咨询服务。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图书馆存在严重的区域差异和级别分化的现象,而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则可以将这种差距降至最小。比如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及数字信息服务水平均比较高,那么区域内的中小学图书馆、县级公共图书馆等可以与其建立合作关系,高校图书馆可以针对一些具体业务对其进行指导,比如数字资源的共享、信息咨询等。

此外,与其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还可以提升图书馆的综合竞争力。现阶段我国的信息服务市场正处于培育阶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现有的信息机构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无法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大数据时代社会各行业均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存在着大量潜在的信息用户及信息需求;二是信息用户处于信息服务市场的中心地位,而其对信息服务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市场的异质性,并对市场做进一步细化。而图书馆基于竞争的角度对自身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解读,则可以更加客观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3.5 完善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也就是一支定制化的图书馆管理队伍。这一队伍将所收集到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和编排,对信息进行整合,并对客户提供定制化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他们不仅使用各种网络检索工具,能够快速进行检索,而且还能够运用高超的检索技能对客户的检索问题进行回答。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程度和学科馆员专业技术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也代表着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水平。

4 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概念应运而生并且快速席卷整个世界,这一概念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关键词之一,是这个时代最明显特征的最集中化表现。在图书馆管理中,旧有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应对当前的信息服务需求,图书馆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图书馆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积极倡导以数据为导向,将“大数据”作为未来工作的核心驱动力。在本质上,“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管理,不在于新技术的运用本身,而在于新理念的运用上。通过先进理念的运用和新技术的支撑,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1] 刘小景.泛在图书馆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4):72-74.

[2]刘云鹏.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兼论泰达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1(15):94-97.

[3] 孟鲁洋,吴雷.图书馆信息服务数据质量管理与评价[J].现代情报,2012(8):68-70.

[4] 王捷.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对策[J].现代情报,2013(3):81-83.

[5]杨玫.图书馆开展媒体舆情信息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广州大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1(4):80-83.

[6]姚婕.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以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自建地方文献数据库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2(6):78-81.

[7] 于林海.图书馆网络社区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1):41-45.

[8]张云坤.基于数据集成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7):25-27.

猜你喜欢

门户图书馆资源
关隘:要道门户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基于内外网门户系统的研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
中小型高校图书馆门户的设计与实现——以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门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