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组织文化构建的思考

2014-12-25

图书馆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馆文化

张 涛

(铁岭县图书馆,辽宁 铁岭 112008)

1 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内涵

一个组织和人一样,有不同的“性格”,这个性格我们称之为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中的反映。具体地说,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团队意识、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心理预期和团体归属感等群体意识的总称。组织文化由3个层次组成:物质层,可以观察到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等;中间层,即外显的价值观,包括战略、目标、质量意识、组织哲学等;基本假定,即潜意识的、暗默的一些信仰、知觉、思想、感觉等。图书馆的组织文化来源于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在图书馆的应用。我们可以将图书馆的组织文化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指“人工制品与创造物”,是图书馆组织文化的物质层面。它是由图书馆建筑、设备、装饰和环境等创造出来的反映图书馆物质形象方面的文化,是一种外显但不易描述和深入了解的文化内容。第二层,“外显的价值观”,是中间文化层次。它是图书馆在管理、服务活动及日常人际关系中产生的行为观念,包括图书馆办馆宗旨、道德准则、图书馆传统和习惯等,它是以行为为形态的组织文化,是一种外显的价值观。这一层是未经过认知转型,尚未成为馆员共享的基本信念。第三层,“基本假定”,是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核心层。它是一种以意识为形态的深层次文化,反映图书馆追求志向和决心以及行为的总体倾向。它决定图书馆组织的表层和中层文化。组织文化是图书馆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图书馆多数馆员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由此说,图书馆组织文化是约束图书馆馆员的行为和维持图书馆正常秩序的行为规范。

2 图书馆组织文化构建的误区

组织文化既是组织发展的动力,更是管理的工具。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层次。建设优秀的组织文化必须满足4个标准:基于个性、基于战略、基于最根本的商业准则和基于人性。在这4个标准中,尊重人性是所有优秀组织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图书馆组织文化构建的目的在于推动图书馆各项工作实践的不断发展,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然而在组织构建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加以解决,否则将会影响组织文化的构建和有效作用的发挥。

2.1 把“以人为本”变成“以我为本”

在图书馆人本管理工作中,总是在强调“官本位”,认为图书馆管理的好坏主要是领导的事,馆员和读者则无足轻重。我们历来是强调走群众路线的,但在管理实践中却往往流于形式,群众的作用就在于听从指挥执行任务,无权参与决策,监督权事实上成了一句空话。许多图书馆管理者向来喜欢搞“一言堂”,听不进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甚至对那些敢于进言批评的人进行打击报复,或以“稳定压倒一切”、办事说话要顾大局等理由进行搪塞。构建组织文化就是倡导人本管理,就是要否认“官本位”、推行民主管理,就是尊重、关爱馆员,通过各种手段激励和调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问题的另一面是,在构建组织文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偏离,在否定“官本位”的同时,突出的是馆员个体,使他们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以我为本”,否则就不是民主管理,就不是“以人为本”。这样,在管理中,由于馆员个性多样化,需求也多样化,知识经验都不同,见解必然也有所不一样,在管理中就会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力的现象。这正是图书馆主观管理缺少组织文化实践的弊端。因此说,“以人为本”必须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教育馆员要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为内核,强化主体角色意识,爱国、爱馆、爱岗位,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自觉地把国家利益和图书馆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不断形成群体与个体的共融意识,共同致力于图书馆的发展。

2.2 强调人性,忽略法律

有人认为,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就是要尊重人性管理、个人自由,特别是对馆员和读者要讲感情讲面子,强调说服教育、启发诱导,而忽略法律和馆内各项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约束力,认为法律约束会压制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事实上,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就是主张“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绝不是放任自流,任其形成无政府状态。组织文化构建是同法制管理、依法治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馆员的主体地位、合法权利、民主管理原则都有赖于法制的认可和确立,良好的组织文化要靠健全的法制和规章制度来维护,激励方法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个图书馆如果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和约束,势必造成纪律松弛、秩序混乱、优劣难分的无序状态。这样的状态下馆员又怎能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良好的组织文化对图书馆管理至关重要。人是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灵魂。如果在一个单位的管理中只见法律规章制度不见人,视法律规章制度为万能,那就是把复杂的组织文化给简单化了、机械化了,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因此,构建图书馆组织文化,绝不可忽视法律建设和规章制度的完善。

2.3 重物质刺激,忽略正确引导

注重物质激励,忽略正确的思想教育,是部分图书馆领导的习惯做法,有些馆领导总是想通过物质激励来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好用。重物质奖励只能解决一时问题,解决不了长远问题。事实上,物质奖励尽管很有用处,但思想教育更为重要,因为人是需要有精神的。要用良好的思想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激励馆员自尊、自强、自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自己的工作信念,振奋精神,爱馆、爱岗位,珍惜自己的本职工作。多种手段综合利用,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图书馆事业健康全面发展。

3 图书馆组织文化构建的举措

组织文化,从本质上说是“慢变量”,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要多年积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根植于职工内心深处,形成组织特有的文化。图1显示了组织文化形成的过程。

图1

图书馆组织文化是一种以图书馆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它是指导图书馆内部的绝大部分人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是由图书馆广大职工需要构成的价值体系,是图书馆文化的基础、核心和实质。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培养馆员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意识,即馆员对图书馆价值观的理解与认识程度,包括对图书馆性质的认识,对单位生存、发展、兴衰的责任感等,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优化用人环境、合作环境和竞争环境,营造一种知识分享、馆员之间和谐相处的气氛。构建图书馆组织文化应该着眼于如下几个方面。

3.1 馆长通过自身示范构建

现代领导科学认为,领导是一种影响过程。馆领导(馆长)就是作风的导向,是由其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图书馆馆长要努力创建组织文化,并用文化去领导图书馆这个集体,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使这个集体内有素质,外有形象,要形成这样的队伍,馆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图书馆馆长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良好学风,成为不断学习的表率。在馆内建立起学习机制、激励机制,带领全馆同仁打造一个学习型的队伍。图书馆馆长不仅要精通业务,而且要具备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思想作风。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馆长,要以身作则,自觉规范行为,发挥好示范和表率作用,用自己的理念、行为去影响人、管理人,更要有民主意识,不搞“一言堂”;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多理解人、关心人;做到有事多沟通、多理解,少推诿、少埋怨;馆长要思想过硬,要有高境界;通过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熏陶,图书馆的队伍一定会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开拓创新的团队。

3.2 在日常工作中构建

图书馆组织文化构建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图书馆核心能力。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构建不是朝夕就能完成任务的,而是要在长期的图书馆工作中,通过领导者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正面引导而逐渐形成的。如“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就是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升华的结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组织文化也在不断完善,而图书馆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在短期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图书馆领导应当着力于平时实际工作中先进组织文化的培育,倡导和弘扬先进的组织文化,让馆员受到优秀组织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真正使图书馆组织文化成为一种评价馆员的标准,从而影响馆员的工作态度和规范日常的服务行为。

3.3 在延伸服务中构建

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构建,要依托文化共享工程、互联网,在延伸服务中构建。要加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要依托服务体系来建立,各级各类图书馆都要尽快延伸服务体系,为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平台。各级图书馆要积极整合数字资源,依托共享工程大力开展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广大群众的服务,使广大农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各馆还应积极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优化软硬件环境,培养一批专业的参考咨询人员,提高远程服务能力。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下,积极开展流动服务,在这些有效的延伸服务过程中不断完善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构建。

3.4 在读书活动中构建

充分利用图书馆馆藏丰富的有利条件,加大力度开展读书活动。图书馆是先进文化的收藏者和传播者,理应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大型读书活动来满足人民群众对图书馆的了解与利用。读书活动应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家庭群体为单元,把街道的居民、学生和其他未成年人请进图书馆,通过让他们参加馆内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读书活动,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在知识殿堂里汲取精神营养。铁岭县图书馆在近两年来先后与银州区的电业社区、广裕社区、为民社区、岭东素斋资料室等建立了密切联系,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推广活动,如“大手拉小手,共享图书馆”亲子读书报告会;“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科普讲座;元宵节有奖猜谜;中秋节农民赛诗会;科普一条街;读书月、读书日读者素质教育培训;与农村小学联合举办知识竞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推广活动,激发了社区广大读者的求知欲望。几年来,到馆读者明显多于从前,办证者络绎不绝。图书馆主动与社区联合,开展读书活动,受到社区干部和居民的普遍欢迎,也提高了县级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同时增强了馆员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3.5 在和谐的环境中构建

在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一个人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观念对其言行举止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领会图书馆组织文化构建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如果图书馆职工都能够做到彼此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每位馆员就会对组织产生依赖归属和自信感。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构建图书馆的组织文化才能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可。铁岭县图书馆通过参加文化局举办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班和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培训,逐渐引导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在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中,大家基本做到了工作不分份内份外,相互之间精诚合作,团结互助,密切配合;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多理解,少指责,多承担,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状态。一种拼搏成就自我、奉献美丽人生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正在逐渐形成,给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总之,组织文化建设是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一所成功的图书馆,必须致力于组织文化的构建,必须千方百计地激发馆员的潜能,提升馆员的文明素质,满足馆员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样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

[1] 李海,张德.组织文化与组织有效性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3).

[2] 王敏,张洁.构建基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5(5).

[3] 梁陆卿.论图书馆先进组织文化的构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5).

[4] 李青.试论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5(1).

[5] 崔鸿雁,杜志新.组织文化、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与图书馆发展[J].前沿,2007(2).

[6] 康存辉.图书馆组织文化的价值体现[J].现代情报,2006(5).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馆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