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军工企业“管理评审”要点
2014-12-23景梅霞
景梅霞
摘 要:管理评审是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进行评价,识别业绩改进机会的有效方法,是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主要阐述了中小军工企业实施“管理评审”的方法和要点,以及在开展“管理评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以确保中小军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能持续有效地运行并持续改进。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中小军工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3-0024-02
“管理评审”又称为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评价,提出并确定各种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1]。
如何策划、实施“管理评审”工作,对企业建立、保持、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将“管理评审”工作开展得富有成效,是衡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和质量高低的标准,也可以衡量企业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和理解程度[2]。中小军工企业如何有效开展“管理评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管理评审的策划
“管理评审”的策划一般由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拟制管理评审计划,计划中应明确会议召开时间、会议流程、参加人员、相关职能部门需提供的材料内容,并按计划时间节点收集、审核输入材料。
二、管理评审的召开时机
GJB9001B-2009标准第5.6.1条款要求“要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一般而言,相邻两次“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12个月,一般以每年年初召开“管理评审”为宜,因为年初正是总结上年度工作,布署本年度工作的时候,此时进行“管理评审”会取得一个很理想的效果。
三、管理评审的输入
(一)审核结果
审核结果即指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的结果,其中外部审核包括二方(指组织的相关方,一般指顾客)审核和三方(外部独立的审核机构,如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审核。内容包括内、外部审核组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审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不符合项整改完成情况以及体系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改进建议。此项一般由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输入。
(二)顾客反馈
由企业负责收集顾客满意度信息的归口部门向“管理评审”会议输入顾客满意度分析报告,内容包括:企业上一年度顾客满意度目标的实现情况,顾客对产品设计、加工质量、交货进度、服务质量、顾客反馈信息(包括顾客投诉、抱怨等)的处理情况,市场前景及流失业务分析情况,以及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
(三)过程的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
过程的绩效是指过程实现增值或间接增值从而达到预期结果的程度。由企业负责过程控制的主管理部门向“管理评审”会议提交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控制效果的报告,详细说明开展过程控制所进行的活动及其效果、过程实现增值或间接增值的情况、实现预期结果的程度等。
产品的符合性是指产品符合有关产品要求的程度。由企业负责产品验收的质量检验部门向“管理评审”会议提交产品质量分析报告,主要内容有:年度产品验收结果的数据分析、重大产品质量问题的归零情况、不合格品控制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
(四)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一般由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输入,包括:上次管理评审、内部和外部审核、不合格品审理、年度改进计划、以及生产和服务等过程中确定的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实施情况的报告,详细说明各类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实施效果以及改进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活动的建议等。
(五)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即指以往管理评审(重点是上次管理评审)所确定改进措施的实施结果及有效性,一般由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提供。
(六)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此项一般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提供,主要内容是:由于企业组织机构调整、产品变更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更新等内部环境变化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分析情况;由于企业的隶属关系变更、合格供方调整、市场及融资状况等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影响质量管理管理体系的变更分析情况,以及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应对措施。
(七)改进的建议
指企业参加“管理评审”的各职能部门在对管理评审输入信息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质量管理体系、产品或过程改进的建议。
(八)质量经济性分析
质量经济性分析是指从经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应用财务语言,量化地分析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并发现改进的机会。由企业财务部负责提供“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详细说明质量投入费用、内外部质量损失费用、质量改进带来的收益情况,以及相应的改进建议等。
四、管理评审的输出
(一)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是否适宜?质量目标是否体现了企业对质量水平的追求,是否与顾客的期望相适应?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机构设置、职责权限、职能分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及在产品实现、过程监视方面还需要做哪些调整?
(二)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无论是新研产品还是定型产品,均应围绕顾客明示和未明示的要求以及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产品实施改进,主要包括:产品结构的改进、产品功能的改进、产品性能的改进、产品外观的改进和产品包装的改进等。
(三)资源需求方面的改进
企业应针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或潜在变化,从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等方面寻求改进机会,加大人才引进、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环境控制等方面的投入,策划并实施对所有与质量有关岗位的人员进行相关技术、业务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为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提供资源保证。endprint
五、管理评审报告的编制
“管理评审”报告是对管理评审活动的总结,是“管理评审”输出和有效性的主要体现。“管理评审”报告一般由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编制,经企业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发布实施。其内容一般包括:(1)“管理评审”的目的;(2)“管理评审”会议召开的日期;(3)“管理评审”会议的主持人员及参加人员;(4)“管理评审”的依据;(5)管理评审过程概况。针对“管理评审”会议过程中的八方面输入内容进行概述,主要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内、外部审核的结果;顾客满意度状况;上次管理评审输出改进事项闭环情况;产品的符合性情况;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实施情况;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情况;质量经济性分析情况等;(6)管理评审结论。应针对输入的内容,对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作出是否符合“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结论,并详细记录“管理评审”输出的改进决定、改进的措施、措施实施的责任部门、措施的完成日期。
六、管理评审改进项目的实施和验证
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应针对“管理评审输出”的改进决定,制订具体的改进措施计划,行文传递给相关部门,并按计划时间节点对整改完成情况进行验证。
七、“管理评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管理评审会”未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召开
一些企业按策划的时间节点召开管理评审会议时,由于最高管理者出差在外不能亲自主持,就委托管理者代表或副总经理主持召开。
显然,这不符合GJB9001B-2009标准中:第5.1条款要求“最高管理者应通过管理评审等活动,对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第5.6.1条款要求“企业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由此可见,“管理评审”是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职责之一,必须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召开,其他领导不能代办。
(二)评审输入材料有漏项、不具体
在实施“管理评审”时,有的企业由于对标准要求理解不深入,不知道应该准备哪些评审输入材料,导致输入漏项;有的企业领导对“管理评审”会议不重视,让部门质量管理员拟制输入资料,自己也不审核,由于质量管理员对本部门存在的问题了解得不全面,导致输入材料内容空泛,问题没有针对性;还有的企业将“管理评审”会议当成了相互吐槽的平台,各抒己见,没有重点。
解决措施: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应按照“GJB9001B-2009标准第5.6.2条”要求的八方面内容拟制“管理评审计划”,详细规定各输入材料的提供部门及提供时间节点,在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前一个月下发至各相关部门或人员,并按计划时间节点收集、审核输入材料,汇总各部门提出的问题,筛选出比较重要或典型的问题,在充分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可以先召集相关人员碰头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由管理者代表在“管理评审”会前与最高管理者沟通。这样,“管理评审”会议召开时可以控制会议主题、突出重点,提高会议质量。
(三)对管理评审提出的纠正措施落实不到位
有的部门在“管理评审”会议召开完成后,认为剩下来的工作全是质量管理部门的,没有把“管理评审”输出的改进决定落实到部门工作中,导致下次“管理评审”前检查上次改进决定落实情况时发现纠正措施没有落实或落实不到位。
针对这个问题,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应针对“管理评审输出”输出的改进决定,及时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计划,行文传递给相关部门,并按计划时间节点对整改完成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参考文献:
[1] GJB9001B-200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
[2] 尹锦花.浅议如何开好管理评审会[J].管理锦囊,2014,(5):56.[责任编辑 刘娇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