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性胺肟基功能化CMC 对铀酰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

2014-12-23高阳阳袁亚莉胡建邦马丹丹李玉慧徐文慧

应用化工 2014年3期
关键词:铀酰功能化羧甲基

高阳阳,袁亚莉,胡建邦,马丹丹,李玉慧,徐文慧

(南华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羧甲基纤维素(CMC)是一种纤维素的羧甲基团取代产物,在水中分散效果好,常用来合成吸水剂,可与很多小分子聚合单体发生接枝聚合,形成含有小分子功能基团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离子交换能力;同时其特有的三维结构不但增加了内外表面积,还可使离子保蓄在材料内部,提高了吸附能力[1-3]。

通常的吸附试验在实验室水平都是通过离心分离的方法使固液分离,还不足以看出对于能源和人力的消耗,但是一旦应用到实际生产和工业化当中,巨大的离心设备不但产生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和能源浪费,还会给整个装置增加许多安全隐患,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一直都在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并受到广泛的关注[4-6]。添加一个合适的磁场,可以方便而有效地实现磁性复合材料的分离回收。因此许多研究者都尝试将目标材料分子和磁性纳米粒子结合起来,得到性能优异又易于磁场分离的新型磁性功能化材料。

本实验以磁性CMC 为载体,丙烯腈(AN)为聚合物功能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合成聚丙烯腈功能化的磁性CMC(PAN/CMC/Fe3O4),再经过胺肟基转化,合成磁性功能化的聚合材料PAO/CMC/Fe3O4,并研究了该材料对铀的吸附性能。对材料的表征手段主要有IR、SEM、TGA 等。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羧甲基纤维素钠,化学纯;丙烯腈、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丙烯酸、过硫酸铵、硫酸亚铁、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浓盐酸均为分析纯。

S-4800 扫描电子显微镜;D/MAX-2200/PC X射线衍射仪;LH-3 振荡样品磁强计;DGG-9030A 鼓风干燥箱;Q50 热重分析仪;21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ZSCL-2 恒温磁力搅拌器。

1.2 PAO/CMC/Fe3O4 的合成

1.2.1 PAN/CMC/Fe3O4的合成 CMC/Fe3O4的合成参照文献[6]做适当改进,CMC 和硫酸亚铁的量加大,将1 g CMC/Fe3O4、0.15 g 过硫酸铵和150 mL去离子水加入到250 mL 的三口烧瓶中,置于75 ℃的恒温磁力搅拌器中搅拌,烧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通过通入氮气来驱赶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待烧瓶中形成均匀悬浊液,加入5 mL 丙烯腈和浓度为0.01 g/L的MBA 水溶液,75 ℃下继续搅拌6 h。将产物磁性分离,去离子水洗涤,干燥,最后用丙酮在索氏提取器中回流18 h,干燥,待用。

1.2. 2 PAO/CMC/Fe3O4的 合 成 将1 g PAN/CMC/Fe3O4加入到150 mL 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 mol 的盐酸羟胺溶液20 mL 和1 mol/L 的碳酸钠溶液20 mL,通氮气,在70 ℃的恒温磁力搅拌器中搅拌6 h。去离子水洗涤3 次,60 ℃干燥12 h,所得产物即为PAO/CMC/Fe3O4

[7],合成过程见图1。实验证明,经过CMC 包裹之后的Fe3O4在酸性条件下可以长时间稳定存在。

图1 PAO/CMC/Fe3O4合成过程Fig.1 Chemica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mposite PAO/CMC/Fe3O4 particles

1.3 吸附实验

50 mL 的锥形瓶中,加入0.02 g PAO/CMC/Fe3O4,10 mL 0.3 mmol/L 的醋酸铀酰溶液,放在恒温水浴振荡器中振荡反应1 h。用磁铁进行固液分离。取1 mL 上清液,偶氮砷III 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652 nm 测定铀酰溶液中U(VI)的浓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材料表征

2.1.1 红外光谱 PAN/CMC/Fe3O4和PAO/CMC/Fe3O4的红外光谱见图2。

PAN/CMC/Fe3O4中 CN 的特征吸收峰在2 243.21 cm-1,而在PAO/CMC/Fe3O4中,1 639 cm-1处有一个很强的吸收峰,这是胺肟基中的氨基的振动吸收峰;950 cm-1处新的吸收峰是胺肟基中N—O键的振动吸收峰。3 000 ~3 700 cm-1处的吸收峰主要是氢键和胺肟基中O—H 的振动吸收峰。以上结果表明,氰基已经成功的转化成为胺肟基。

图2 PAN/CMC/Fe3O4和PAO/CMC/Fe3O4的红外光谱图Fig.2 Infrared spectra of PAN/CMC/Fe3O4 and PAO/CMC/Fe3O4

2.1.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图3 是CMC/Fe3O4(a)和PAO/CMC/Fe3O4(b)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其中CMC/Fe3O4放大了3 万倍,PAO/CMC/Fe3O4放大4 000 倍。

由图3a 可知,CMC/Fe3O4为长方体型,长度在5 ~10 μm,经过接枝和胺肟基转化后,PAO/CMC/Fe3O4表面变成片状,面积也相应的变大了。

图3 CMC/Fe3O4和PAO/CMC/Fe3O4扫描电子显微镜Fig.3 SEM micrographs and diameter distribution of CMC/Fe3O4 and PAO/CMC/Fe3O4

2.1.3 热重分析(TGA) 图4 为PAO/CMC/Fe3O4的热重分析图。

图4 热重分析Fig.4 TGA profile for PAO/CMC/Fe3O4

由图4 可知,150 ℃的重量损失约为5.5%,主要是吸附在固体表面的水;200 ~500 ℃,重量损失最大;当温度达到600 ℃时,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此时重量损失为38.6%,表明功能化基团胺肟基的质量占PAO/CMC/Fe3O4总质量的38.6%,功能化效果非常明显。

2.1.4 磁性实验 图5 显示的是产品磁性检验图。

图5a 产品PAO/CMC/Fe3O4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悬浊液,图5b 将磁铁放在小试管外侧,产品全部吸在磁铁的一侧。因此,该产品完全可以依靠外加磁场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图5 磁性实验Fig.5 Images of magnetic separation using PAO/CMC/Fe3O4 loaded with U(VI)

2.2 吸附工艺条件

2.2.1 溶液pH 值对吸附实验的影响 将0.01 g PAO/CMC/Fe3O4分别放入10 mL pH 1 ~8 的铀酰溶液中,初始浓度0.3 mmol/L,吸附时间1 h 的条件下,结果见图6。

图6 pH 值对吸附率的影响Fig.6 Effect of pH on U(VI)sorption by PAO/CMC/Fe3O4

由图6 可知,pH =1 ~5,铀酰离子吸附率快速上升,在pH=5 时达到最大,随后又下降。这是因为在pH <4 时,铀酰离子和PAO/CMC/Fe3O4中的氨基都发生了质子化[8],导致胺肟基对铀酰离子的配位能力下降,进而吸附率降低,随着pH 值的增大,质子化效应减弱,二者间的络合能力提高,在pH=5 时吸附效果最好。当pH >7 时,铀酰离子的组成发生了变化,由 UO22+占主导转变成[UO2(OH)]+,[(UO2)2(OH)2)]2+和[(UO2)3-(OH)5)]+[9],很难被PAO/CMC/Fe3O4发生配位,因此当pH >7 时,PAO/CMC/Fe3O4对铀酰离子的吸附率很低。由此也可以知道,在整个吸附过程中,配位吸附是主要的吸附机理。

2.2.2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将不同质量的PAO/CMC/Fe3O4分别与相同的铀酰离子溶液发生吸附反应,结果见图7。

图7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Fig.7 Effect of adsorbent dose on U(VI)sorption by PAO/CMC/Fe3O4

由图7 可知,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加,铀酰离子的吸附率逐渐增加,pH 为4.3,温度313.15 K,铀酰溶液初始浓度0.03 mmol/L,时间为60 min 时,此时吸附量为70.75 mg/g,吸附效率为98.7%。

2.2.3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由图8 可知,PAO/CMC/Fe3O4对铀酰离子的吸附在30 min 之内几乎已经达到平衡,30 min 后,吸附率不再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溶液pH =4.3,温度313 K,因为吸附开始时,活性基团数量多,铀酰离子迅速与活性基团胺肟基发生配位作用,随着吸附的进行,活性胺肟基数量逐渐下降,最终达到吸附平衡。

图8 吸附时间的影响Fig.8 Effect of time on U(VI)sorption by PAO/CMC/Fe3O4

2.3 吸附动力学

吸附数据采用拟一阶动力学模型和拟二阶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10-12],拟合结果见图9 和表1。

表1 动力学模拟结果Table 1 Results of kinetic fitting

其中,Qe是平衡吸附容量,Qt为t 时的吸附容量,k1为拟一级动力学常数,k2为拟二级动力学常数。拟一级动力学以log(Qe-Qt)为纵坐标,t 为横坐标,从斜率计算出k1,从截距计算出Qe。拟二级动力学以t/Qt为纵坐标,t 为横坐标,从斜率计算出Qe,从截距计算出k2。

由拟合结果可知,PAO/CMC/Fe3O4对铀酰离子的吸附过程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性系数R2高达99%以上。说明吸附过程的控制步骤是化学吸附过程。

图9 拟一级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曲线Fig.9 Pseudo-first-order and pseudo-second-order fitting curve

2.4 吸附等温线

配制浓度0.1 ~1 mmol/L 的铀酰离子溶液,pH调节到4.3,温度293.15 ~323.15 K,吸附时间为1 h条件下,绘制不同温度下PAO/CMC/Fe3O4对铀酰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见图10。

图10 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Fig.10 Sorption isotherm for U(VI)on PAO/CMC/Fe3O4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由图10 可知,最大吸附量119.21 mg/g。将实验数据用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模拟[13],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温度Langmuir 等温方程参数值Table 2 Values of Langmuir consta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由表2 可知,相关性系数达到0.999,线性较好,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十分接近,表明PAO/CMC/Fe3O4对铀酰离子的吸附实验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

其中,Qe是平衡吸附量,Ce是平衡浓度,b 是Langmuir 常数,Qm是饱和吸附量。

3 结论

磁性胺肟基功能化CMC 通过两步法合成,第一步为丙烯腈与CMC/Fe3O4发生接枝聚合反应,第二步是氰基转化为胺肟基,合成的磁性功能化集合材料对铀酰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最大吸附量可达119.21 mg/g,溶液pH 值在4 ~7 之间,吸附效果良好,在pH=5 时吸附效果最好,在吸附剂用量低于1 g/L,吸附容量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用量达到一定量后不再影响吸附效果,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PAO/CMC/Fe3O4对铀酰离子的吸附属于一个拟二级动力学吸附过程,而吸附等温方程则说明Langmuir 等温吸附方程能更好的描绘整个吸附过程,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测定值十分接近,相关性好。

[1] Zhou Shukui,Zeng Guangming,Liu Yingjiu. Study on removal of uranium(VI)from acid leaching uranium-containing wastewater by modified CMC polymer[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1(100):919-923.

[2] Fang F,Satulovsky J,Szleifer I.Kinetics of proten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n surfaces with grafted polymers[J].Biophysical Journal,2005(89):1516-1533.

[3] 刘作新,曲威,苗永刚,等. CMC 聚合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26):627-632.

[4] Sen T,Seba stianelli A,Bruce I J.Mesoporous silica magnetite nano composite: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magnetic bioseparations[J]. J Am Chem Soc,2006(128):7130-7131.

[5] Stphane M,Sbastien V,Fabien G,et al. Magnetic nanoparticle design for med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J].J Mater Chem,2004(14):2161-2175.

[6] 曹向宇,李垒,陈灏.羧甲基纤维素/Fe3O4复合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吸附性能的研究[J]. 化学学报,2010(68):1461-1466.

[7] Simsek S,Ulusoy U. Adsorptive properties of sulfoligninpolyacrylamide graft copolymer for lead and uranium:Effect of hydroxilamine-hydrochloride treatment[J].React Funct Polym,2013(73):73-82.

[8] Koikov L N,Alexeeva N V,Lisitza E A,et al. Oximes amidoximes and hydroxamic acids as nitric oxide donors[J].Mendeleev Commun,1998(8):165-168

[9] Psareva T S,Zakutevrskgy O I,Chubar M I,et al.Uranium sorption on cork biomass[J]. Colloids Surf A:Physiocochem Eng Asp,2005(252):231-236.

[10] Ho Y S,McKay G. The kinetics of sorption of divalent metal ions onto sphagnum moss peat[J]. Water Res,2000(34):735-742.

[11] Yurdakoc M,Scki Y,Yuedakoc S K.Kinetic and thermodynamic studies of boron removal by Siral 5,Siral 40,and Siral 80[J]. J Colloid Interface Sci,2005(286):440-446.

[12] Ho Y S,McKay G.Sorption of dye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peat[J].Chem Eng J,1998(70):115-124.

[13] Chegrouche S,Mellah A,Telmoune S. Removal of lanthanum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natural bentonite[J].Water Res,1997(31):1733-1737.

猜你喜欢

铀酰功能化羧甲基
铀酰矿物研究进展(2014—2021)
利用氨基功能化电极材料除磷及动力学探究
一种铀酰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pH-dependent Synthesis of Octa-nuclear Uranyl-oxalate Network Mediated by U-shaped Linkers
生物基环氧树脂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的研究进展
电喷雾串联质谱快速鉴别水溶液中铀酰形态及在柠檬酸铀酰形态研究的应用
天然多糖羧甲基化对其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聚醚醚酮表面接枝O-羧甲基壳聚糖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石墨烯及其功能化复合材料制备研究
羧甲基纤维素钠凝胶载体的制备及其控制释放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