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拓宽稿源的途径
2014-12-22唐虹TANGHong
唐虹TANG Hong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昆明 650500)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500,China)
0 引言
据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09)》统计,目前中国科协所属科技期刊已高达960种,[1]刊物众多,而稿源的多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期刊的质量,甚至威胁着期刊发展,如何获得高质量的稿源已成为摆在每一个试图谋求发展的科技期刊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本文中,笔者就科技期刊拓宽稿源的途径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1 及时审稿与答复
像以前那样把成堆的稿件堆积在一起送审,迟迟不给作者答复的做法是行不通的。稍迟答复,就可能会造成优质稿件的流失。在稿件匮乏的情况下,只好被动等稿,造成稿件质量每况愈下的恶性循环。因此,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争抢到优质稿源,必须及时审稿,及时给予作者答复。加快稿件送审周期,及时回复作者,为争取好稿源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争抢稿源,目前一些刊物纷纷在“征稿启事”中明确提出将在多少个工作日内给予作者答复,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做法。
2 建立作者数据库
任何一种期刊都有一支属于自己的作者队伍,刊物编辑均有一批自己熟悉的作者,科技期刊编辑部应该充分利用好此项资源,建立一套完整的作者资料档案,即作者数据库。建立作者数据库,还要注意一个重要问题,即不能把注意力都放在知名学者上,在关注知名学者的同时,还要特别留意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作者,“由于科学文化的发展和新人的成长,作者队伍会发生变化。有些作者由于创造力减弱,不得不让位于后来居上的新生力量。”[2]一些作者可能投稿时并没有名气,但是编辑要发现这些尚无名望但有潜力的新人,耐心仔细地培养他们,不断地增强作者的能力。把相关作者的各种信息熟悉掌握并输入数据库,经常更新,这样,作者队伍便能在稳定中发展,刊物也就能永葆青春活力。
3 建立审稿专家数据库
目前各科技期刊一般都实行了专家匿名审稿制,专家审稿是编辑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确定审稿专家已成为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3]然而现实中编辑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在进行组稿时,却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专家,或勉强找到的审稿人却不是理想人选,因此往往导致审稿周期增长,出现送审稿件和审稿专家学术专长互不对应的现象,从而不能解决文章中的学术问题,审稿给出的学术结论差强人意。为解决此问题,建立专门的审稿专家数据库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建立审稿专家数据库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付出艰辛努力的工作。合适的审稿专家,不但在学术造诣、学术修养、思想水平上都能够胜任审稿工作,而且能够充分给出合适的审稿意见,帮助编辑识别出优质的稿件,帮助作者提高论文的质量。但要物色合适的审稿专家,编辑就必须平时注意收集审稿专家资料。为此,编辑要做有心人,要耐心细致。只要发现适合的审稿专家,都要随时记录在案,不断充实和更新数据库。同时编辑要对每一位审稿人审稿质量和学科专长进行分析,“要不断更新、完善专家审稿领域的信息,尽量细化到最具体的问题,甚至标注专家近期发表了哪些文章,以确保把‘专业对口’的论文交给他们来审”。[4]
4 组稿
4.1 紧跟学术前沿 组稿不能漫无目的地进行,编辑应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以及刊物的办刊宗旨,认真规划设计好栏目后再组稿。组搞时应围绕栏目的设置广泛收集相关学术前沿信息,紧紧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及时把握学术的发展动态,反映社会热点,体现社会价值。当然组稿也不能四面出击,在选题上必须有所侧重,突出特色。这便要求编辑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走出去,主动去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多方网罗和收集相关科技情报,以便随时掌握新的学术动态和发展方向,提高策划和组稿的质量。[5]
4.2 关注基金论文 为了搞好组稿工作,编辑应当密切关注相关学科的发展动向,为此要注意科研院所以及各学会的学术活动,了解并掌握相关学者的科研水平和课题的研究动态,有目标地组织较高质量的稿件。尤其要以发表国家基金项目和省部级基金项目的科研成果论文为突破口,加强与有关学科带头人或基金项目负责人的勾通和交流,借助其帮助了解国际国内相关课题的有关情况等,进行纵横比较,为有的放矢地进行约稿和组稿打下坚实基础。[6]现在网上每年都会发布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立项课题的名称和编号,编辑要善于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这些项目的信息进行收集,积极向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点)项目主持人和研究平台负责人以及其他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主持人进行组稿。
4.3 充分发挥编委作用 一般来说,各刊物的编委成员都是学术造诣深厚的各学科专家,他们周围聚集着大批的学术精英。因此,要充分利用、挖掘编委在学界的资源,由编委撰稿、组稿,这是提高科技期刊稿源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7]
5 做好退修、退稿工作
对于退修的稿件,编辑一定要把修改意见认真反馈给作者,并和作者认真沟通。大多数的编辑部都有专家审稿这一程序,有些编辑部把专家修改建议直接发给作者,不和作者沟通,导致部分作者撤稿而改投他刊。对于退修的稿件,编辑一定要认真和作者沟通,倾听作者的意见,一个称职的编辑不应只作一个信息传递工,将专家的意见原件照抄或简单传递给作者,而应当将专家的修改建议加以整理后再反馈给作者,只有这样,修改的针对性才会强,修改后稿件的质量才会提高。一些稿件经专家和编辑部终审后认为学术水平还没达到本刊的发表水平,对于这样的稿件,编辑不能态度粗暴地以“稿件不能刊用”回绝了之,一定要给作者指出不足之所在,以促使作者下次投来高质量的文章。只有做好稿件的退修、退改工作,才能赢得作者的信任,使刊物赢得良好声誉,从而为拓宽稿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6 加快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也是拓宽稿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优势设置网上论坛,开展学术交流;利用网络传播及时的优势,提前在网上发表或预报重要论文等;将网络作为期刊品牌的平台,能从内容结构、读者界面、编辑流程等方面将纸质期刊与网络版进行整合,以互动拉近与读者和作者的距离。加快采编系统建设,会使审稿和退修、退稿一系列程序加快,节省时间,方便作者,将促使更多的人来投稿,因此编辑部应该加快网络出版建设。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
[2]中国编辑学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83.
[3]陶范.审稿专家的责任和权利[J].编辑学报,2010,22(6):475-477.
[4]赵丽莹,冯树民,刘彤,等.如何选择“小同行”审稿专家[J].编辑学报,2007,19(1):75.
[5]胡英奎,等.科技期刊编辑跟踪学术前沿的途径[J].编辑学报,22(4):307-308.
[6]陈建兰.拓宽稿源的实践[J].甘肃科学学报,2004,16(3).126-128.
[7]刘玉姝,等.开拓学术期刊优质稿源的途径[J].编辑学报,2010,22(4):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