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纳洛酮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2014-12-20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24期
关键词:纳洛酮血肿脑出血

朱 野

江苏泗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泗阳 223700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发病率、致残率与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本研究主要分析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对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2012-01—2013-12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5~80 岁,平均(64.28±7.68)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7例,脑叶6例,脑干6例,丘脑4例,脑桥4例,脑室3例;合并高血压11例,冠心病10例,高脂血症9例。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4~79岁,平均(65.31±7.81)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3例,脑叶12例,脑干10例,丘脑9例,脑桥8例,脑室8例;合并高血压23例,冠心病19例,高脂血症18例。2 组性别、年龄、出血部位与并发症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脑出血疾病诊断标准[2],且经头颅CT 证实存在出血灶;发病至就诊时间均<24h;均签署治疗方案与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重度昏迷与低血压者;合并有造血系统、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意识障碍与精神疾病者;资料不完整者[3]。

1.3 治疗方法 2组均行基础对症治疗,包括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调脂降压,预防感染与应激性溃疡,维持电解质平衡;在此基础上均予纳洛酮静脉推注,2次/d,持续治疗14d。对照组加用1.2mg/d纳洛酮+250 mL 5%葡萄糖液,研究组加用4.0mg/d纳洛酮+250mL 5%葡萄糖液。

1.4 观察指标 症状指标:血肿体积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疗效性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脑脊液阿片肽含量(B-内啡肽、亮氨酸脑啡肽与强啡肽A1-13)[4]。

1.5 判断标准 计算公式:血肿体积=0.5×最大面积短径×最大面积长径×层面数;GCS评分:昏迷<30min为13~15分,昏迷0.5~6h 为8~12 分,昏迷>6h 为0~7 分;NDS评分:0~15分为轻度,16~30分为中度,31~45分为重度[5]。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表示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肿体积与GC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血肿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得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s)

表1 2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n 血肿体积(mL)GCS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34.18±5.27 24.09±5.16* 7.68±1.98 9.87±1.53*研究组 30 35.17±6.13 18.76±3.07**△△ 7.85±2.07 12.17±1.09**△

2.2 2组不同时间段疗效性指标情况比较 对照组治疗7d时的ND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14d时的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7d时的B-内啡肽、亮氨酸脑啡肽与强啡肽A1-13均明显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4d时的脑脊液阿片肽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不同时间段的疗效性指标情况 (±s)

表2 2组不同时间段的疗效性指标情况 (±s)

注:治疗7d时组间比较,%P<0.05;治疗14d时组间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时间 NDS评分(分) B-内啡肽(ng/L) 亮氨酸脑啡肽(ng/L) 强啡肽A1-13(ng/L)对照组 治疗前19.54±6.63 25.36±5.27 6.39±1.56 19.27±3.45治疗7d 29.17±6.58** 34.16±4.29* 9.47±2.17* 25.67±4.36*治疗14d 13.75±5.74* 22.16±3.74 7.21±4.38 17.35±2.29研究组 治疗前 15.37±1.28 25.17±4.36 6.45±1.62 19.31±3.52治疗7d 23.96±6.49*△ 29.19±5.76*△ 7.96±2.09*△ 22.34±3.41*△治疗14d 8.64±5.78*△△ 18.72±4.35*△ 5.18±1.36*△ 14.82±2.17*△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的血肿体积明显下降,GCS评分显著上升,说明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可有效清除血肿,降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的可能性,减轻脑出血病情并延缓其进展。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高剂量(4.0mg/d)治疗方案在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更显著。起效机制: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可自由通过血脑屏障,竞争性阻断内源性阿片肽与其受体结合,有效降低其引发的应激性生理病变,维持血压与脑灌注,减少脑血肿体积,促进伤后意识功能与运动神经恢复正常[6]。

曹建民等[7]研究表明,脑出血引发的原发性脑神经损伤,可造成下丘脑处阿片肽大量释放,减少微循环与脑血管血流量,增加体内血栓素含量,激活凝血因子活性,导致继发性神经损伤的发生,加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本研究中,通过对2组不同时间段的NDS评分进行分析,得出2组治疗后7d的NDS评分均有明显上升,表明脑出血患者入院7d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临床治疗中须予密切关注。且研究组治疗7d、14d时NDS评分与阿片肽均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纳洛酮治疗脑出血通过降低机体阿片肽含量,可有效减轻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本文结果与刘小军等[8]研究结果类似,进一步证实高剂量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具有更高的保护神经功能作用。关于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的安全性,需经临床进一步研究与验证。

综上所述,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具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4.0mg/d)纳洛酮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肿体积,缩短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具有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1]刘群英.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6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51.

[2]王定良.依达拉奉与硫酸镁、大剂量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5):387-389.

[3]周泽华.纳洛酮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22(4):107-108.

[4]宋勇宏.纳洛酮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6):60-61.

[5]刘子良.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3):73-74.

[6]焦政安.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0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1):74-75.

[7]曹健民.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 090-1 092.

[8]刘小军.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96-97.

猜你喜欢

纳洛酮血肿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PaO2、pH、PaCO2水平的影响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