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不同时间窗低分子肝素对脑血栓形成转归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4-12-18毛圣哲
毛圣哲
湖北潜江市江汉油田总医院内一科 潜江 433100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糖胺聚糖类新型抗血栓药物,皮下注射后较普通肝素具有生物半衰期长、作用持续时间长、出血少的优点,同时对凝血因子Ⅹa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1],显著减少血小板聚集,且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无不良影响,具有较好的抗血栓形成作用[2]。近年来广泛用于临床。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使用时机对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为阐明早期不同时间窗使用对患者脑血栓形成转归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脑血栓形成24h内、24~48h、48~72h使用,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06—2013-06住院的脑血栓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A组36例在24h内给药,男19例,女17例;年龄41~73岁,平均(58.5±12.4)岁;平均NIHSS评分(20.4±6.1)分。B组36例在24~48h内给药;男19例,女17例;年龄41~73岁,平均(58.5±12.4)岁;平均NIHSS评分(20.1±5.8)分。C组于48~72h内给药,男19例,女17例;年龄41~73岁,平均(58.5±12.4)岁,平均NIHSS评分(20.2±5.3)分。3组年龄、性别、治疗前NIHSS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6年修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3]。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所有入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符合上述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于发病后24h内入院,为颈内动脉血栓首次形成患者,无抗凝剂治疗史;同时排除脑栓塞、合并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近期严重颅脑外伤史、昏迷或癫痫发作、合并感染及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
1.4 治疗方法 (1)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脑保护、脱水、清除自由基、钙离子拮抗剂及中药治疗。(2)低分子肝素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0.4mL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q 12h。给予时间分别为A组24h内;B组24~48h;C组48~72h;疗程均为7d。
1.5 观察指标 观察3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PLT、FIB、PT、APTT等凝血指标变化,治疗前与治疗后3d、7d、14d NIHSS评分,并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
1.6 疗效判定 根据治疗前与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率评价疗效。基本痊愈:神经功能改善率≥91%;显著进步:神经功能改善率46%~<91%;进步:神经功能改善率18%~<46%;无变化:神经功能改善率-17%~<17%;恶化:神经功能改善率≤-17%。神经功能改善率=(治疗前NIHSS评分-治疗后NIHSS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作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窗给药对凝血指标的影响 治疗前后检测各凝血指标显示,3组治疗前PLT、FIB、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LT、PT、APTT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3组治疗后FIB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降低幅度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s)
表1 3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s)
注:与C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 PLT(g/L)FIB(g/L)PT(s)APTT(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组 36 136.4±22.8 135.8±25.6 4.01±0.87 2.17±0.32*#11.2 ±2.7 10.5±2.4 27.5±2.8 26.8±3.2 B组 36 137.5±23.7 136.2±24.1 3.98±0.72 2.53±0.31#10.8 ±2.6 10.3±2.1 27.1±3.1 26.9±2.7 C组 36 137.1±23.8 137.6±22.7 4.03±0.81 2.98±0.29#11.3 ±2.9 11.0±2.4 27.6±3.0 27.1±2.9
2.2 3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3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7d、14 d 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组、B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A组治疗效果高于B组、C组,B组治疗效果高于A组,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3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s)
表2 3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s)
注:与C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3d 治疗后7d 治疗后14d A组 36 20.4±6.1 16.7±3.6#12.4 ±2.3*# 9.9±1.8*#B组 36 20.1±5.8 17.5±3.1#14.8 ±3.2*#12.3 ±2.1*#C组 36 20.2±5.3 18.2±3.1#16.9 ±2.5# 14.6±2.5#
表3 3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3 不良反应 3组不良反应分别为注射部位皮肤淤青、尿潜血和便潜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进入21世纪,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成为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首要疾病。脑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不仅病死率高,而且存活患者中一半以上失去劳动能力,遗留失语、偏瘫等残疾,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4],而对患者本人而言,生活不能自理,生存质量明显下降。脑血栓的形成与脑动脉血管硬化具有密切关系,病因是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由于血小板聚焦,凝血机制被激活,致FIB变为纤维蛋白,并与红细胞一起形成血栓,导致血管腔闭塞、狭窄。反之,闭塞、狭窄的血管腔会导致血流减慢,加剧了血栓的形成和发展,加重管腔闭塞、狭窄,最终导致局部缺血性脑梗死[5]。治疗关键在于控制血栓扩大,挽救梗死的脑组织,防止病情的进展。一直以来,溶栓是治疗脑血栓形成主要的治疗手段[6],血栓经药物溶解后,栓塞的血管得以再通,脑组织梗死区血流灌注得以恢复,可减轻局部神经无操作。但大量病例经溶栓治疗后,出血、再梗死、再灌注的发生率较高,仅r-tpA得到全球临床的认同,但由于其有严格的适应证选择和时间窗限制,仅10%的患者适应该治疗方式,但由于药品价格昂贵,能够使用的患者更少。
低分子肝素作为较强的新一代抗凝药物,其作用机制是与血管内膜结合,与血管壁相互作用,促进内源性氨基多糖释放[7]。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是肝素的储存场所,通过促进血液流动,改变血液黏度,以增加血细胞表面电荷促进血栓溶解,改善血液高凝状态[8],以达到栓塞的血管再通,挽救局部缺血性梗死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PLT、PT、APTT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纤维蛋白原(FIB)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组降低幅度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治疗后3d、7d、14d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组、B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A组治疗效果高于B组、C组,B组治疗效果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其他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FIB含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应用时间越早,FIB含量降低幅度越大。
纤维蛋白原是凝血系统的最主要成分之一,参与体内一系列止血、凝血病理生理过程,FIB升高可引起血液黏滞度增高,从而大大增加脑血栓形成的几率。而3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窗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FIB均不同程度的下降,充分说明低分子肝素可纠正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高凝状态。3组主要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皮肤淤青、尿潜血和便潜血,均未作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自行好转,无其他包括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提示低分子肝素在不同时间窗应用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1]郑永浩.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进展性脑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J].吉林医学,2012,33(21):4 560.
[2]冯燕红,程斯,陈晓莉等.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血栓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6):60-61.
[3]李贤概.低分子肝素防治急性左心衰继发脑栓塞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35):111;113.
[4]张冠群,崔晓,刘君,等.低分子肝素及巴曲酶辅助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6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51):68-69.
[5]张文勇.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0,31(17):2617-2618.
[6]李亚娟.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2):329-330.
[7]刘校杰.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血栓的疗效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1):272-273.
[8]王乐.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血栓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