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主要竞争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分析
2014-12-17程敏
程敏
摘要:中国与东盟的一些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存在剧烈竞争。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的计算结果显示,2004—2009年,中国与东盟在日本市场上竞争的主要产品有三类,它们的2位数HS编码分别为84、85和90。与东盟同类产品相比,目前中国第85章产品的竞争力在不断上升,并有超越东盟之势;第84章产品的竞争力较为明显;第90章产品则处于竞争劣势。因此,应该继续强化优势,着力加强对弱势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出口。
关键词:日本市场;主要竞争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出口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14.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186-04
前言
近13年来,日本一直是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不包括香港),而从2002年开始,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进口国。①近年来,日本也一直是东盟除了欧盟和美国以外的第三大出口市场。②由于中国与东盟大部分国家的出口产品都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日本的出口产品则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因此,中国和东盟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值得关注。目前,应用出口相似度指数或者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对中国与东盟产品竞争情况的研究主要有,林淑惠(2003)以美国市场为例,运用修正后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测算了1998—2002年中国与东盟五国的制成品在美国市场上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值。③史智宇(2003)从商品域和市场域两个纬度测算了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之外的第三方市场(或世界市场)上的出口相似度指数。④孙林(2005)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数分别从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的强弱及其变化趋势。⑤俞升(2007)应用出口相似度指数,考察了中国与东盟5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结构的相似程度与竞争关系。⑥杨海、李文静(2012)应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方法,对中国和东盟10个成员国1995—2009年间的出口商品进行显性比较优势分析。⑦产品相似度指数表明了中国和东盟在世界市场或第三国市场上的竞争程度,但仅凭此指数判断中国与东盟的竞争力是不够的,选用RCA指数则能很好地衡量中国与东盟的国际竞争力。而现有的以RCA指数来研究中国与东盟产品的竞争力的文章多是以美国市场为竞争市场,很少以日本市场为第三方市场来分析中国与东盟产品的竞争力。本文按2002版的2位HS编码商品类别,应用最近的历史数据,有重点地选取中国与东盟对日本出口的主要竞争产品为研究对象,再通过RCA指数来实证分析我国这些产品与东盟同类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使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为提高中国产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提供借鉴。
一、中国与东盟在日本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产品
本文选取2004—2009年6年间的数据来确定中国与东盟在日本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产品。⑧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本文分析中所采用的数据均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署创立的贸易数据库COMTRADE及东盟各年统计年鉴,按照2002版2位HS编码对产品进行分类。首先,找出6年间中国(东盟)对日本出口额居前10位的产品,①再在这些居前10位的产品中找出重叠产品,这些重叠产品就是中国(东盟)向日本出口的主要产品。其次,从两国向日本出口的主要产品中再找出重叠的产品,即为两国在日本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产品。大东盟成立以来,东盟10国常以一个声音说话,显示出了同盟整体的力量。随着东盟一体化程度不断地加深,东盟10国作为整体参与国际竞争也将得到深化,所以本文所选的数据包括东盟10国。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2004—2009年6间,中国对日本出口额居前10位产品中重叠产品的2位HS编码分别是:85,
84,62,61,90,94,95;6年间东盟对日本出口额居前10位产品中重叠产品的2位HS编码分别是:85,27,84,44,90,40,03。因此,2004—2009年6年间,东盟和中国出口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存在剧烈的竞争,它们向日本出口的前10位产品中有3类重叠,这些重叠产品的2位HS编码分别是85,84,90,②即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其零件;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上述物品的零件、附件。这些产品就是中国与东盟在日本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产品。
二、中国与东盟主要竞争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分析:RCA指数实证测度
(一)显示比较优势(RCA)指数
RCA指数是巴拉萨(Balassa,1965)提出的测算比较优势的一种方法,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值占该国所有出口商品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的出口值占世界所有商品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例。后来,巴兰斯、福斯特纳和穆莱(Ballance,Forstner andMurray,1987)以及弗拉斯(Vollrath,1991)等人进行了理论指导和整理,使显示比较优势分析方法得以完善和推广。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常用的计算公式为:
RCAXij=(Xij/Xi)/(Xwj/Xw)(1)
式(1)中,RCAXij表示某时期i国(地区)j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i国(地区)j产品的出口额,Xi是i国(地区)所有商品的出口额,Xwj是世界j产品的出口额,Xw是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额。RCAXij值越大,表明i国(地区)j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当RCAXij>1时,j产品在i国(地区)的出口份额超过了该产品在世界的出口份额,说明i国(地区)j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RCAXij值越小,表明i国(地区)j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弱,当RCAXij<1时,j产品在i国的出口份额低于该产品在世界的出口份额,说明i国(地区)j产品属于比较劣势的产品。一般认为,若RCA>2.5,则表示该国k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1.25
(二)修正后的显示比较优势(RCA)指数
由于巴拉萨的显示比较优势(RCA)指数衡量的是一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比较竞争优势,无法分析一国在第三国市场上的比较竞争优势,因此,本文采用修正后的RCA指数进行测算:
RCAXij=(Xkij/Xjk)/(Mij/Mj) (2)
在本文的分析中,RCAXij表示研究期内中国(东盟)主要竞争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i表示中国与东盟在日本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产品,j表示日本市场,k表示中国或东盟,Xkij表示中国(东盟)各主要竞争产品对日本的出口额,Xjk表示中国(东盟)对日本所有商品的出口额,Mij表示日本对各主要竞争产品的进口额,Mj表示日本所有商品的进口额。若RCA>2.5,表示中国(东盟)主要竞争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1.25
(三)竞争力分析
根据表3的计算结果:
1.中国和东盟第85章产品即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的CAR值均大于1.25,说明中国和东盟该类竞争产品在日本市场上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07年以前中国该类产品的CAR值均低于东盟,其国际竞争力不如东盟明显。但是从时间序列上来看,中国该类产品的CAR值在逐年递增,CRA值由2004年的1.41增加到2008年的1.97;而东盟该种产品的CAR值则在逐年递减,由2004年的2.25减少到2008年的1.87。从这点上看,中国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地得到强化,并已有超过东盟之势,而东盟该类产品的竞争力正在弱化;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和东盟第85章产品的CAR值都出现下滑。
2.中国第84章产品即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其零件的CAR值大于1.25,而东盟该类产品的CAR值则介于0.8到1.25之间,说明中国该类竞争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在整个研究期内均强于东盟,而且中国该类产品的CAR值在不断地增大,到2008年已接近2.5,显示出极强的竞争力优势,但2009年又下降到2.02,东盟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则基本没什么变化。
3.2004—2009年,中国第90章产品即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及上述物品的零件、附件的CAR值最大仅为0.16,几乎不具有任何的竞争力,而2009年则上升到0.86,由此前的不具备竞争力上升到具有中等国际竞争力的水平;东盟同类产品的CAR值均大于0.8,虽然东盟该类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只具有中等的国际竞争力,但与中国同类产品相比仍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三、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中国与东盟在日本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产品是2位HS(2002)编码为85,84及90的产品。到2008年,中国第85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略超过东盟,而2009年CRA指数则几乎一样,说明该类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异常剧烈。因此,应该继续保持该类产品的强劲增长优势,加强其对日本的出口。在整个研究期内,中国的第84章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均强于东盟,而且表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与东盟同类产品相比在日本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优势的不断提升,这种优势还将继续强化。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第90章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力,而东盟同类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则具有中等竞争力,中国该类产品竞争力远不如东盟。我国的光电等产业存在工艺技术、核心材料、关键器件与生产设备等关键因素落后等情况,部分重要的器件与材料依旧需要进口,在目前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大幅增加了对光学元器件及光电应用等技术研发与投入的情况下,中国更应该着力加强该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出口。27章产品原本也是中国与东盟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产品,由于此类产品多为资源密集型产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的紧缺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自中国和日本签订长期协议以来,煤炭和原油一直是中国向日本出口的两项大宗商品。但从2004年开始,中日原油长期贸易项目终止,中国的能源将优先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2007、2009年两年中此类商品已不再是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前10位产品。
参考文献:
[1]林淑惠.中国与东盟五国制成品出口的竞争分析—以美国市场为例[J].东南亚,2003,(4):62-65.
[2]谭晶荣,王真千.中日韩3国农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关系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9):42-46.
[3]俞升.中国与东盟5国对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8):55-60.
[4]史智宇.出口相似度与贸易竞争:中国与东盟的比较研究[J].财贸经济,2003,(9):53-57.
[5]孙林.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基于出口相似性指数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71-76.
[6]杨海,李文静.中国与东盟国家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研究—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实证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2,(4):43-46.
[7]Balassa B.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33:99-123,
1965.
[8]Jeroen Hinloopen and Charles Van Marrewijk.On the Empir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Balassa Index.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37
(1):1-35,2001.
[9]Vildan Serin& Abdulkadir CivanRevealed.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Competitiveness:A Case Study for Turkey towards the EU.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10(2):25-41,2008.
[责任编辑 李可]
endprint
(三)竞争力分析
根据表3的计算结果:
1.中国和东盟第85章产品即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的CAR值均大于1.25,说明中国和东盟该类竞争产品在日本市场上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07年以前中国该类产品的CAR值均低于东盟,其国际竞争力不如东盟明显。但是从时间序列上来看,中国该类产品的CAR值在逐年递增,CRA值由2004年的1.41增加到2008年的1.97;而东盟该种产品的CAR值则在逐年递减,由2004年的2.25减少到2008年的1.87。从这点上看,中国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地得到强化,并已有超过东盟之势,而东盟该类产品的竞争力正在弱化;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和东盟第85章产品的CAR值都出现下滑。
2.中国第84章产品即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其零件的CAR值大于1.25,而东盟该类产品的CAR值则介于0.8到1.25之间,说明中国该类竞争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在整个研究期内均强于东盟,而且中国该类产品的CAR值在不断地增大,到2008年已接近2.5,显示出极强的竞争力优势,但2009年又下降到2.02,东盟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则基本没什么变化。
3.2004—2009年,中国第90章产品即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及上述物品的零件、附件的CAR值最大仅为0.16,几乎不具有任何的竞争力,而2009年则上升到0.86,由此前的不具备竞争力上升到具有中等国际竞争力的水平;东盟同类产品的CAR值均大于0.8,虽然东盟该类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只具有中等的国际竞争力,但与中国同类产品相比仍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三、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中国与东盟在日本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产品是2位HS(2002)编码为85,84及90的产品。到2008年,中国第85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略超过东盟,而2009年CRA指数则几乎一样,说明该类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异常剧烈。因此,应该继续保持该类产品的强劲增长优势,加强其对日本的出口。在整个研究期内,中国的第84章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均强于东盟,而且表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与东盟同类产品相比在日本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优势的不断提升,这种优势还将继续强化。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第90章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力,而东盟同类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则具有中等竞争力,中国该类产品竞争力远不如东盟。我国的光电等产业存在工艺技术、核心材料、关键器件与生产设备等关键因素落后等情况,部分重要的器件与材料依旧需要进口,在目前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大幅增加了对光学元器件及光电应用等技术研发与投入的情况下,中国更应该着力加强该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出口。27章产品原本也是中国与东盟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产品,由于此类产品多为资源密集型产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的紧缺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自中国和日本签订长期协议以来,煤炭和原油一直是中国向日本出口的两项大宗商品。但从2004年开始,中日原油长期贸易项目终止,中国的能源将优先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2007、2009年两年中此类商品已不再是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前10位产品。
参考文献:
[1]林淑惠.中国与东盟五国制成品出口的竞争分析—以美国市场为例[J].东南亚,2003,(4):62-65.
[2]谭晶荣,王真千.中日韩3国农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关系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9):42-46.
[3]俞升.中国与东盟5国对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8):55-60.
[4]史智宇.出口相似度与贸易竞争:中国与东盟的比较研究[J].财贸经济,2003,(9):53-57.
[5]孙林.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基于出口相似性指数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71-76.
[6]杨海,李文静.中国与东盟国家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研究—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实证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2,(4):43-46.
[7]Balassa B.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33:99-123,
1965.
[8]Jeroen Hinloopen and Charles Van Marrewijk.On the Empir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Balassa Index.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37
(1):1-35,2001.
[9]Vildan Serin& Abdulkadir CivanRevealed.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Competitiveness:A Case Study for Turkey towards the EU.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10(2):25-41,2008.
[责任编辑 李可]
endprint
(三)竞争力分析
根据表3的计算结果:
1.中国和东盟第85章产品即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的CAR值均大于1.25,说明中国和东盟该类竞争产品在日本市场上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07年以前中国该类产品的CAR值均低于东盟,其国际竞争力不如东盟明显。但是从时间序列上来看,中国该类产品的CAR值在逐年递增,CRA值由2004年的1.41增加到2008年的1.97;而东盟该种产品的CAR值则在逐年递减,由2004年的2.25减少到2008年的1.87。从这点上看,中国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地得到强化,并已有超过东盟之势,而东盟该类产品的竞争力正在弱化;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和东盟第85章产品的CAR值都出现下滑。
2.中国第84章产品即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其零件的CAR值大于1.25,而东盟该类产品的CAR值则介于0.8到1.25之间,说明中国该类竞争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在整个研究期内均强于东盟,而且中国该类产品的CAR值在不断地增大,到2008年已接近2.5,显示出极强的竞争力优势,但2009年又下降到2.02,东盟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则基本没什么变化。
3.2004—2009年,中国第90章产品即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及上述物品的零件、附件的CAR值最大仅为0.16,几乎不具有任何的竞争力,而2009年则上升到0.86,由此前的不具备竞争力上升到具有中等国际竞争力的水平;东盟同类产品的CAR值均大于0.8,虽然东盟该类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只具有中等的国际竞争力,但与中国同类产品相比仍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三、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中国与东盟在日本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产品是2位HS(2002)编码为85,84及90的产品。到2008年,中国第85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略超过东盟,而2009年CRA指数则几乎一样,说明该类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异常剧烈。因此,应该继续保持该类产品的强劲增长优势,加强其对日本的出口。在整个研究期内,中国的第84章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均强于东盟,而且表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与东盟同类产品相比在日本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优势的不断提升,这种优势还将继续强化。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第90章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力,而东盟同类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则具有中等竞争力,中国该类产品竞争力远不如东盟。我国的光电等产业存在工艺技术、核心材料、关键器件与生产设备等关键因素落后等情况,部分重要的器件与材料依旧需要进口,在目前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大幅增加了对光学元器件及光电应用等技术研发与投入的情况下,中国更应该着力加强该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出口。27章产品原本也是中国与东盟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产品,由于此类产品多为资源密集型产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的紧缺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自中国和日本签订长期协议以来,煤炭和原油一直是中国向日本出口的两项大宗商品。但从2004年开始,中日原油长期贸易项目终止,中国的能源将优先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2007、2009年两年中此类商品已不再是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前10位产品。
参考文献:
[1]林淑惠.中国与东盟五国制成品出口的竞争分析—以美国市场为例[J].东南亚,2003,(4):62-65.
[2]谭晶荣,王真千.中日韩3国农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关系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9):42-46.
[3]俞升.中国与东盟5国对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8):55-60.
[4]史智宇.出口相似度与贸易竞争:中国与东盟的比较研究[J].财贸经济,2003,(9):53-57.
[5]孙林.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基于出口相似性指数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71-76.
[6]杨海,李文静.中国与东盟国家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研究—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实证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2,(4):43-46.
[7]Balassa B.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33:99-123,
1965.
[8]Jeroen Hinloopen and Charles Van Marrewijk.On the Empir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Balassa Index.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37
(1):1-35,2001.
[9]Vildan Serin& Abdulkadir CivanRevealed.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Competitiveness:A Case Study for Turkey towards the EU.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10(2):25-41,2008.
[责任编辑 李可]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