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的研究

2016-07-19曹骐镜罗鹏

中国市场 2016年29期
关键词:出口竞争力新常态

曹骐镜+罗鹏

[摘要]文章分析了“新常态”下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经济增速下滑、汇率波动、传统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等困境。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原材料价格高企、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阻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问题;最后,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大创新研发力度、调整优化棉纺和服装产业链全球布局四个方面为企业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9.187

1 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提出“新常态”。“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将对于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产生深刻影响。

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也是吸纳就业人口众多的民生产业。伴随着内外市场环境和要素成本条件改变,我国纺织行业经济总量增长已开始从高速向中速逐步转变。行业纤维加工量、工业增加值、出口总额、利润总额等指标,“十二五”以来增速均明显低于“十一五”时期,且到2014年均已减缓至一位数增长。“十三五”期间,行业总量增速仍存在放缓空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转折时期,作为全球纺织服装产业体系一员,在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同时,中国纺织行业还面临着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政策转型等重大宏观形势的变化,行业长期积累的内在结构性矛盾由此更加凸显。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努力适应世界和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成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根本任务。

2 文献综述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一个基本思路是价值链中各个环节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某些环节由于相应核心要素的稀缺性成为价值链中的战略环节。谁抓住了战略环节,谁就控制了价值链。随着生产能力的扩散,纺织服装的战略环节已从制造环节转向流通环节和设计研发环节(黄永明、何伟、聂鸣,2005)。而我国企业的要素禀赋恰好与这一趋势相反,纺织服装业长期的发展使整个行业积累了较强的制造能力和丰富的熟练产业工人,但缺乏设计研发能力和品牌意识。在这一背景下,当发达国家的大采购商凭借长期的品牌建设、对终端市场的控制以及多年积累的设计和研发能力牢牢控制着全球价值链的战略环节时,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能力以代工形式加入俘获式全球价值链就成为内地纺织服装企业不得不接受的现实选择(卓越、张珉,2008)。

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过程中最为突出的一点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价格低廉。然而,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与壮大,更多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开始进入全球服装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由此也使得我国服装产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比较优势不断呈现出下降趋势。目前中国服装企业存在的最为关键的两方面问题是,产品价格低廉以及质量水平低下。由此使得服装企业所生产的服装仅具备实用性和耐用性这两个层次的特性,对于服装美学层面下所延伸的美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而言,现阶段还无法以服装产品为载体体现出来(甘文,2011)。对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而言,要依据各自条件,选择适当的升级路径。纺织服装企业一是向纺织服装价值链的上游纺织物生产环节延伸,即选择基于技术能力的升级路径;二是继续向价值链下游的品牌和营销环节延伸,开拓国际市场渠道,通过在重要的出口市场设立营销中心或利用国际营销网络等形式稳固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打造自有品牌,即选择基于市场开拓能力的升级路径;三是发挥大型企业集团的作用,选择基于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的双向组合升级路径(黄永明、何伟、聂鸣,2005)。

3 新常态下我国纺织服装业的贸易发展

3.1 出口稳步提升,新兴市场成为亮点

“新常态”下我国纺织行业生产情况基本正常,工业增加值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全年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主要商品产量平稳增长。纺织服装企业对主要市场出口稳步增长。2013年对欧盟出口515亿美元,同比增长9.4%;对美国出口416亿美元,同比增长7%;受日元大幅贬值等因素影响,对日纺织品服装出口270亿美元,下降1%。据进口方统计,我国纺织服装占欧盟、美国、日本进口额分别为38.8%、39%和70.4%。

新兴市场成为我纺织服装出口亮点。2013年对东盟出口347.1亿美元,同比增长28.3%,东盟超过日本成为我第三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对俄罗斯出口124亿美元,同比增长35.8%;对阿联酋出口79亿美元,同比增长13.6%。据进口方统计,我纺织服装占巴西(1—12月)、南非(1—11月)、墨西哥(1—11月)进口份额分别为48.6%、54.6%和18.5%,分别提高了1.3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

3.2 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比较优势减弱

服装的大部分面料是由棉、涤纶(聚酯纤维)、氨纶、锦纶、莫代尔等组成,其中棉是天然纤维,后面的都是化学纤维。棉花和化纤,纺织工业这两大主要原料正面临着不同的困境。

2014年国内1吨棉花19000元,而印度、巴基斯坦的中低支棉纱进口到中国,加上关税、运费也不超过17000元1吨,国内的原料比进口产品价格还高2000元,造成棉花价格倒挂。为了避免2010年棉花价格大起大落的情况,也为了保护棉农利益,2011年3月,国家出台最低价收储政策。2012年,收储价上调至20400元/吨。2013年棉花收储价格还将维持在20400元/吨。

国内棉花不仅价格高,质量也不具有竞争力。国产棉“三丝”(棉花中混入的丝、麻、毛发等,)多、杂物多,影响棉纱质量。随着2013年9月1日起棉花加工方面的两项新国标(《棉花细绒棉锯齿加工》GB1103.1和《棉花细绒棉皮辊加工》GB1103.2)将开始实施,棉纺企业认为,只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的进口棉花才能符合新国标的原料需求。

除了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也开始快速上升。据海关总署调查,2015年3月有61.8%的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同比上升。《最低工资规定》实施以来,在2004—2006年间,全国各省区市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2007年,29个省区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2004—2012年我国纺织服装业工资水平提高了1.8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2005年以来累计升幅逾32%。统计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和服装业的利润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此外,通胀压力、节能减排以及原料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不断削弱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比较优势。与柬埔寨、孟加拉国以及土耳其等新兴纺织服装国家相比,我国纺织服装制品竞争力系数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虽然仍占据明显优势,但呈整体下降趋势,而新兴国家则持续上升。2009年以来,耐克、阿迪达斯等相继将工厂迁出中国,“中国制造”的人口红利减退。

3.3 海外投资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让企业将目光投向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优化全球配置作为拓宽发展空间的主要措施。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2.8万家,其中纺织服装企业2625家,分布在108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涵盖服装、家纺、纱线、面料等棉、毛、化纤类产品和纺织机械等多个行业。

中国香港是我国投资企业首选地区;欧美日等主要出口市场境外投资企业数量多,以设立贸易公司和设计中心为主;在发展中国家投资集中于生产及贸易领域。

4 建议和对策

4.1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纺织服装作为制造型行业,生产成本是制约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应当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中国人口红利正在丧失,劳动力不足问题将日益凸显,但纺织服装工作属于熟练工种,一个具有多年操作经验的工人每天完成的工作量是新手的几倍,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工人劳动技能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提升。企业首先加强生产效率重要性的宣传,提升工人思想上的重视程度。适当调整薪资结构,增加绩效工资占比,使操作熟练、产出高的工人得到在业内具有竞争力的薪资。企业给予优秀工人以丰厚的物质和精神回报,让工人认同企业,并努力提升技能水平创造效益,形成良性循环,逐渐克服劳动力不足和工资提高的问题。

4.2 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我国很多纺织服装企业是20世纪80年代所建,其中一部分棉纺机械非常老旧,自动化水平低,用工量大,效率低下。我国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迈进是大势所趋,谁能率先升级,谁就能在竞争中拔得头筹。企业应该适当淘汰老旧机械,引进新型机械,以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万锭用工水平是衡量一个纺纱企业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的万锭用工在10人以下,甚至已经出现了无人车间的范例。而我国大部分企业生产30支纱,万锭用工水平在50人左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4.3 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掌握核心竞争力

企业应当加大对研发中心的投入,用优厚的待遇吸引高端研发人才;与高校和研究所进行深度合作,以获取专家的技术指导;与纺织行业高校建立校企合作,以实现“产学研”结合;鼓励一线工人在操作中发现、解决技术研发难题。

4.4 调整、优化产业链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大部分出口方式以OEM为主。虽然这种方式有各种弊端,但是通过代工,企业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在业内声誉良好,应当守好这个大本营。除了继续保持OEM的份额,一些行业优秀企业应该着手OBM,创立企业自身品牌。掌握价值链的高端。通过我们的调查,我国一家著名服装生产企业“L”品牌定位为中青年的高端商务男装,然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销量都不理想。通过我们的分析发现存在这些可以改善的问题。首先,在形象宣传上,为了节约成本,代言人缺乏品牌渲染力。在价格方面,价格虚高、盲目定价,没有明确的价格制定体系;在宣传方面,缺乏力度和精度;在库存处理方面,采取大甩卖的方式清库存。

4.5 发挥电商渠道作用

近几年电商平台的服装销量突飞猛进。纺织服装企业也顺应此潮流,可以在国际知名购物网站设立了旗舰店。调整线上服装价格,使之与同类品牌具有竞争力;在财力承受范围内适当加大宣传力度,比如提高关键词的搜索排名;商品信息页面上的服装信息应该更加详细、个性、有吸引力;与团购网站合作,吸引消费者。同时,企业电商运营人员多数是从营销团队中借调,电商专业水准有限,所以应该吸纳和培养一批真正懂电商运营的人才,把网上旗舰店真正做出业绩,做出水准。

参考文献:

[1]王天凯.中国纺织行业步入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常态[EB/OL].(2014-10-19).http://www.ctanet.cn/News/Show_725806859.html.

[2]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报告2013—2014[M].北京: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2014.

[3]黄益平,苟琴,蔡昉.增长趋势放缓将是中国经济新常态[J].决策探索,2013(7).

[4]甘文.提升中国服装企业员工素质的若干思考[J].江西服装学院学报,2014(2).

[5]黄永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6(8).

[6]卓越,张珉.全球价值链中的收益分配与悲惨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8(11).

[7]顾乃源.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发展现状与隐忧[J].中国市场,2015(22).

猜你喜欢

出口竞争力新常态
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