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

2014-12-17朱丽雅滕明政

新东方 2014年2期
关键词:人类生态

朱丽雅 滕明政

社会需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从某种意义上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需求史。人类在自身需求的内在驱动下不断创造、不断超越,推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但是玛雅文明的历史教训引发了我们对人类文明的深度思考。真正的文明应该是满足人类需求与尊重自然规律的辩证统一,实现二者统一的关键是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精神需求的满足也在日益实现。然而,由于我国过去的经济建设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高耗能、高污染、粗放型的生产模式之上的,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这不仅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还成为人民群众获取幸福生活的健康隐患。“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教训与日益突出的现实问题使党日益认清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性。在继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之后,在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以更好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

一、马克思的需求观

“需要”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哲学范畴。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唯物史观都离不开这一重要概念。一方面,需求不仅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还是人的本质的重要体现。“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如果不是为了人的需要,人们就什么也不能做。另一方面,人的需求的满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295

马克思认为人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和其他生物一样具有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即物质需求。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则具备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使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分开来”,“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是人的类特性”[3]46。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进一步明确了人的社会性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05正是由于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人的需求具有全面性,并且马克思将人的需求的全面性当作人与动物的区别。“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与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4]

人类需求的满足离不开自然界。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做了全面的概括:“人靠自然界生活”[3]45。一方面,人类的物质需求要从自然界得到满足。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人们大多通过采集和渔猎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料,而且这种状态在人类历史持续了很长时间。环境学家克莱夫·庞廷将其称为“人类史的百分之九十九”[5]。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越来越通过高效率的生产活动来实现。但是,人类的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源源不断的自然资源和能源。离开自然界,任何生产活动都无法进行。自然界仍然是人类物质需求的最终来源。另一方面,自然界还是人类的精神和情感家园。正如马克思所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实现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2]161总之,无论是人类的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都离不开一个健康、可持续的自然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视域中审视人的需求,“生态需求”这一概念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二、生态需求的内涵

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态需求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自人类产生之初就存在了。但是,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生态需求”在20世纪70年代才被明确提出。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了“紧急环境问题研究”讨论会,与会的科学家深入地探讨了全球“创建一个能维持下去的社会”的议题。报告呼吁:需要一个计算“从环境中取出资源和产生废弃物污染环境”此种影响的定量方法。由此,“生态需求”这一术语应运而生。

在我国,“生态需求”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王全新的《论生态需求》一文中,但是作者只是把“生态需求”当作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加以阐述,并未对“生态需求”做概念性解释。后来,另一位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在《论生态经济需求》中进一步了阐述了“生态需求”这一概念。他将生态需求分为广义的生态需求和狭义的生态需求。“广义的生态需求是指现代人类经济活动中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资源的需要,而狭义的生态需求就是指人自身的生态需要。”[6]曹新则进一步将生态需求主要包括三种形态:第一,消耗自然资源(组分)以满足人们对物质产品生产的需求;第二,消耗生态系统自净化能力、自修复能力和自组织能力的需求,即生态系统对人类排放废弃物的分解和转化能力;第三,体验和享受优美生态环境的愉悦而产生的精神(知识)性生态需求。其具体表现为洁净的水、空气和无污染的食物,无污染、无噪音的生活空间,优良的人工或自然植被环境,数量充足、质量精良的环境资源和生态景观几个方面[7]。

另外,按照生产需求得以满足所需要的时间来看,生态需求又可以分为短期的生态需求、长期的生态需求和历史性的生态需求。短期的生态需求是指对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环境服务的需求,这一阶段需求的满足要求整体上抑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判断是否得到满足的标准是总体的环境质量、环境总量、各地区环境质量的差别等。长期的生态需求是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的需求,要求进行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判断是否得到满足的标准是总体生态环境的质量、被保护的自然生态区的数量和质量、已开发的生态区的开发程度与可承受的开发程度的比率等。历史性的生态需求是整个人类对良好的生态环境需求,要求尽可能宽地域长时间地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判断是否得到满足的标准是凡是对全人类有重要影响的生态保护区是否给予切实的保护,是否着力限制自然资源和生态恶化的风险,是否推行顾及地球生态和后代人利益的制度和行为准则。

三、我国居民生态需求的满足现状

生态需求之所以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的生态需求日益迫切。分别以我国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的两份调查报告就足以说明当前我国居民对生态需求的迫切性和严峻性。2007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对全国五个城市进行了城市居民生态需求调查。其结果显示:第一,城市居民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需求和愿望非常迫切。关注生态环境建设的居民达到75%,有的城市甚至高达90%以上。第二,城市居民的生态需求呈多元化趋势。调查显示,城市居民理想的居住环境最主要的元素是清新的空气,其次是街道、小区绿意盎然的空间,最后是清洁充足的水源。城市居民最渴望亲近的自然资源是森林草地,而节假休闲最向往的场所是森林公园和野外农家田园。第三,城市居民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和途径指向比较明确。在城市生态建设主体调查中,倾向于森林和树木为主体的城市居民占到42%,而在城市社区绿化方式的调查中,城市居民更倾向于植树。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被忽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组织的一份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农民的生存环境比城市更恶劣。其突出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清洁能源极度不足、森林破坏严重、饮用水质差、废弃物零处理等。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环保意识的缺乏,农民对生态需求的认识并没有城市居民清晰,需求程度也并没有那么迫切。然而,我们并不能以此就放松农村的生态保护建设,更不能等到矛盾激化了再去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将农民的生态需求的保障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中。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不仅在国内引起极大的关注,而且也日益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2014年1月,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联合完成了一份《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该报告列举出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数据,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有7个在中国,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由此可见,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将会日益迫切。

四、科学发展观——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的指导思想

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说到,自然力的报复是“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制度怎样”[8]。这就说明环境问题不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会产生环境和生态问题。但是,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我国相较于西方国家的优势在于可以凭借国家的力量比较高效合理地调节生产活动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而促进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解决,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在党的建设各个方面[9]。科学发展观既牢牢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又要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又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生态需求,充分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生态需求的满足都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首先,人的需求具有全面性和层次性。从横向上看,从不严格意义上来看,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只有三方面需求都得到满足的,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从纵向上看,需求具有层次性,物质需求的满足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也是满足生态需求的前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物质需求和生态需求具有一定的互斥性。其次,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改善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生态环境的修复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不仅需要长远规划坚持落实,还需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支撑。最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经济条件不同,区域发展不协调,地区差距过大,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三个方面都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的因素,因此需要党和政府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兼顾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和生态需求,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尤其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其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生产科技,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因而是科学的,也是经得起检验的。在推进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这一重大工程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五、保障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的具体对策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9]党的十八大报告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从战略高度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和实现路径。

(一)修复和提升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首先必须弥补历史“生态欠账”,着力于生态重灾区的生态修复工作。作为综合治理措施之一的生态修复,是指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理,利用自然的力量并辅以人工措施,使已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我国国土广阔,资源丰富。以草原和耕地为例,如果能够做好生态修复工作,不仅能够解决困扰人们生活许久的沙尘暴问题,净化生活环境,还能够还原这些资源原本的经济价值,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减轻第二产业的经济增长负担。当然这个过程或许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因为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比较缓慢。现代的科技技术只能为生态自我修复创造一定的条件,但是无法逾越生物的自然生长规律。

在实现生态重灾区的生态修复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其他地区的保护和预防工作。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坚持预防优先、综合治理的原则。同时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宏观调控下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上述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清洁的空气、水源和充足的绿化面积有着尤为迫切的需求。这就为生态建设和修复指明了突破口,将工作重点放在当前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上,加大空气和污水的处理,同时着力修复和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在农村,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这是减少农村森林砍伐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简单生活

奥雷利奥·佩西在《人的素质》一书中写到:“物质革命比以前更难驯服,它赋予我们前所未有的能力和过去难以梦想的生活水平,却没有赋予我们控制我们能力和需要的能力。”[10]为此,他提出了要进行一场“人的革命”,即提高人的素质。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视角中,人的素质更集中地体现在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上。“更简单地生活”是目前流行于发达国家一些成员中的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即不追求高收入、高消费,追求更加自然、更多休闲的生活。钟茂初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阐述》一书中也对此作了一番阐述。“更简单地生活意味着以放弃更多的物质需求追求来换取更多的人文需求和生态需求的满足。”[11]这种简单生活并不是对人的需求的压制,而是一种优化组合进而提高人的需求质量的生活状态。人民群众需求的满足往往是通过消费实现的,要想实现一种简单的生活首先需要从建立可持续的消费观开始。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外部的引导和约束,即进行消费教育。著名学者卢嘉瑞认为,“消费教育是指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全体国民传授消费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和维权意识,提高消费者的自身素质的一种社会教育。”党的十八大将扩大内需作为今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基点,提出加快建立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加强国民消费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可持续的消费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三)清洁生产

生态需求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社会需求,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的满足离不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后盾,因此要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起来,坚持清洁生产。根据联合国《21世纪议程》的精神,《中国21世纪议程》对“清洁生产”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所谓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中。”[12]生产是消费的前提。引导居民消费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绿色产品的生产。绿色产品是指在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是危害极小、资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率低的产品,其基本特征是节能环保高效。这既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有效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当前,很多国家的居民购买绿色产品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然而,在我国,无论从生产层面,还是从消费的层面,绿色产品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充分意识到。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笔者认为最主要原因是我国居民对生态产品的购买力过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尤其是城市居民越来越趋向于购买绿色产品,但是高昂的产品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对于企业来说,除了生态产品的成本过高以外,消费市场的低迷也是阻碍其进行产品研发和推广的重要原因。因此,逐步提高居民的购买力要和引导居民绿色消费并行。

人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但是,人的发展又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仅因为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人的生存与发展,更是因为自然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价值。人类过去的文明成果忽略了自然自身的价值,而只是把它当作满足人类需求的工具。只有当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往往才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虽然从本质上讲,生态需求作为现代人的一项基本需求仍然是从人的角度出发,难免带着一些人类中心主义的色彩,但是人类的这种需求不是建立在恶化既有生态环境状态的基础之上的,相反却能够促进生态环境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更深层次上,生态需求的提出象征着我们正尝试着将自己的需求控制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内,而这种意识的觉醒代表着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5]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M].王毅,张学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3.

[6]刘思华.论生态经济需求[J].经济研究,1988(4):77-79.

[7]曹新.社会进步与生态需求[J].消费经济,1999(6):50-5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6.

[9]人民日报重要报道汇编[G].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9.

[10]奥雷利奥·佩西.人的素质[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3.

[11]钟茂初.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阐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47.

[12]国务院.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92.

猜你喜欢

人类生态
颤抖吧,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人类会成长起来吗?
人类第一杀手
创生生态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