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始于历史创造 续之当前经略——读张朔人《明代海南文化研究》

2014-12-17沈德理

新东方 2014年2期
关键词:海南文明研究

沈德理

2013年即将过去的时候,读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张朔人厚重大著《明代海南文化研究》,前看后看,深感其分量。取其《结语》部分中的“文化自信”一语,谈一点学习体会。

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价值与文化力量。中国文化经典《易经》中解析的文化是这样的:贲卦,山火贲。“贲”含有白色,以及日光的意思,引申义即是“光明”,还有“大”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光明广大”。贲卦的彖传对此的解释有几层意思:“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具体地说,文化,对于个人来说是顺时通便,礼节智慧,对于统治者来说则为文治教化,管束之术。西汉的刘向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常识,文化与文明的简单关系是,文化是文明的标识,一般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文化发展是一个社会、民族、国家文明发展的尺度,凡是属于过往的,在某种意义上,都属于文化范畴①。

中国的文化自信,与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博大的版图、多民族、多人口相联系,其区域历史文化积淀之丰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中国文化谱系中,区域历史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区域历史文化,又被称之为“地方历史文化”“地区历史文化”。编纂总结者,古有《越绝书》《吴越春秋》《华阳国志》《云南志(蛮书)》,还有清朝的《崖州志》等等,记载、评述地方山川风物、文治教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和推动了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它们或以历史疆界、战争、重大事件、天象气候、民事商贸、生民种植等区隔,或者以行政区划区隔,回溯其区域历史的时间过程与空间变化,涵盖十分广泛,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仍以文化自信而言,《明代海南文化研究》显示出,文化自信不仅在于源于国民对文化的一般了解、景仰,作为学者,还必须表达对文化的科学认识,反过来成为文化科学的一部分。笔者在2000年前后曾经收集了当时所能收集到的海南区域研究的著作和论文,认真比较一下,基于学术研究必须找到有别于前人或他人的新材料、新观点或者新方法的要求,就海南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来说,朔人兄的新著作出了标志性的贡献:填补空白。

“从中国学术发展史来看,20世纪50年代之后,广义文化史为社会发展所取代;狭义文化史则被分解思想史、哲学史、学术史、史学史、文学史、科技史等诸多学科。毫无疑问,由文化史衍生出的各个分支学科在研究上大有进展,但是从文化史的宏观视角进行综合研究却日趋低迷,断代文化史的相关论著则凤毛麟角,海南断代文化史更成为空白点。”[1]10这是第一部海南断代文化史,勾画了海南明代在自然科学和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与文化、宗教传播及流变、社会风气与习俗、名士与中华文化、文化类型与独特文化现象、推动文化发展的因素八个方面的文化形态。“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关系中构建区域文化研究模式下”[1]11,首次清晰再现多元文化类型及其独特的文化现象,明确提出世代变迁中出现的“岛内的空间格局基本上演变成‘黎内汉外’模式”[1]11。归纳出明代海南独特的山地文化、农商文化、海洋文化。进而认为:“区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一定地理环境。海南地处热带,四面临海,岛内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布等诸多特征。人们生活在这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下,其文化因之而呈现出明显的热带、海洋色彩。”“应该说明代海南文化是在政治、经济及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合力下,在承接宋元文化的基础上,岛内民众与官员共同努力的结果。”[1]12

社会科学研究和写作,与文艺作品创造一样,共同的规律就是“功夫在诗外”。《明代海南文化研究》“穿越”数百年,对历史材料的搜索之细致周详,排序之规范,令人信服,也因此凸现其拓展科学研究的意义:文献价值。作者是有心人,研究海南实非一日之力,除了攻读博士学位,经受严格的学术训练外,还长期注意收汇有关海南区域有关的信息资料,不断思考。他近些年主持了许多关于海南问题的项目研究,如《华侨与海南社会发展》《民国时期海南基层社会控制》《民国时期海南利用侨资问题研究》等,发表了多篇关于海南历史问题的论文,涉猎广泛,如:《民国海南人口问题研究》《海南人口迁移路径与区域开发研究》《海南疍民问题研究》等等,成为海南区域历史研究的知名学者。他曾经在日本访学半年期间,收集了大量有关海南的日文文献,与日本学界及民众进行了较为频繁的学术交流,先后在骏河台大学和东京的民间团体做过多场学术报告和演讲,参加了东京举办的“海南慰安妇黄有良听证会”和日本律师协会组织的“海南诉讼报告会”。上述一切,不仅为作者未来海南研究的拓展,同时也为本书的成就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此期间他关注当下,极有见地提出:“周边诸国同我国争夺海洋资源,使得南海、东海纠纷日益凸显。如何保证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理顺周边关系,同时又不以牺牲‘祖产’为代价,‘贾捐之议’的历史教训应该认真吸取。”文以载道,古为今用,此之谓也。

本书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化自信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必须坚守科学求实精神,可以大胆设想,更要小心求证。如果缺乏充分的材料佐证和对历史、现实背景的把握,不可轻下判断和结论。在某种意义上,科学求实精神近似于古人所要求的“厚德载物”。巴甫洛夫说过:“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无论鸟的翅膀多么完善,如果不依靠空气支持,就决不能使鸟体上升。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事实,你们就永远不能飞起来,没有事实,你们的‘理论’就是枉费心机。”举个例子,海南区域研究中曾经出现过的“关于海南建省和设立经济特区意义”的讨论。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决议,海南迎来大开发大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一时风云际会,势头迅猛。但紧接着“89事件”发生,大热变大冷。然后是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发表,海岛再次沸腾。1993年国家针对以海南、北海房地产为代表的泡沫经济进行整顿,致使海南又是一片沉寂。于是,海南向何处去,海南当初“建省办经济特区的目的”的问题引起关注。有学者著书提出,当初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战略目的是开发南海资源。对这个问题的讨论,看似只关乎海南,其实它涉及到如何认识整个国家改革开放意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笔者认为,中国设立经济特区目的是:其一,为实现从对外封闭到改革开放的转变,取得制度创新的样板;其二,为实现追赶型现代化吸取国外资本,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经济发展;其三,为促进工业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三重转型提供经验。简言之,中国经济特区的设立,其目的就在于利用优惠政策和措施,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自身的追赶型发展及带动其他地区的追赶型发展。而设立海南经济特区意义和目的,除了以上改革开放的“窗口”作用、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先行一步”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特区的设立,迅速摆脱后进局面,并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方面为全国其他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落后地区的现代化转变提供又一范例。因此,海南经济特区设立的定位不是南海开发。南海得以更好地开发是海南建省和设立经济特区的后果之一,而非定位(目的)本身[2]。

那么,十二年后的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又具有什么目的与衍生意义呢?这就是:中央人民政府在推进全国均衡发展、特区优惠政策不复存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情况下,希望海南省利用生态环境和热带岛屿资源优势,借鉴国际上岛屿型经济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旅游要素国际化进程,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逐步把海南建设成为旅游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世界一流的海岛型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同时通过衔接逐渐向好的两岸关系,更有力地保护和开发南海资源,使之成为连结大中华经济圈的重要区位之一。

文化和文明联系在一起,它们是交叉关系,文明的概念大于文化,也就是说文明的内涵包括文化。于是,必须历史地、客观地分析评价各种文化知识、文化现象,分清文化的先进与糟粕,更好地借鉴中外文化,建设发展我们的新文化。据说,某知名学者曾经以一个禅宗故事指代中国文化的高深之处:古代一位混混买了三匹八吊钱一匹的布,付款时声称“三八二十三”而不是“三八二十四”,这位混混竟然以颈上人头作担保,只肯付二十三吊钱。一位小和尚打抱不平,说如果“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他愿意输掉头上的帽子。众人相持不下,于是来到小和尚的师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处,请他作主。没想到,老和尚沉思了一会,竟然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小混混是对的。小混混不但用二十三吊钱拿走了三匹布,还得了小和尚的一顶帽子,高兴而去。老和尚却因此受到镇上众人的鄙视与驱逐。小和尚一路上都愤愤不平,最后还是忍不住质问老和尚为何也说“三八二十三”?老和尚说,你说那小混混的头重要,还是你头上的帽子重要?他用头来和你的帽子打赌,我能说“三八二十四”吗?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禅机”故事,问题在于演讲人的错误解释:外国人弄不懂中国文化,说我们不讲原则,是人情社会……但这故事就说明了我们中国文化的高深和美妙之处,我们的中国文化有时就可以是“三八二十三”,而不是“三八二十四”,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啊[3]!几枚铜钱、一顶帽子与一个头颅相比,老和尚仁慈为上,机敏权宜而已。以此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精华的标志,偏差就太大了。

文化自信需要宽容,欢迎批评,努力经略当下,永远不断创造和发扬。本书除了作者自己在绪论中所指不足外,另有可进一步商榷、订正之处。譬如:《结语》中的“明代海南文化自信”语意不明,似是而非。看上下文,作者讲的是明代海南文化典型景观,或曰“明代海南文化概貌”。第六章《名士与中华文化》,在提要中明确提出“对其梳理既可以窥视海南士人的认知轨迹,也能反映其对中华文化的反哺。”“对中华文化的反哺”?此言差矣!海南与内地俱属中华之地,不是境外疆域,也就是说海南同中原是并存关系,与中华乃是母体之内,何来对“对中华文化的反哺”一说?该章题目应为《名士与中原文化》,述其“窥视海南士人的认知轨迹,反映其对中原文化的反哺”,就准确无误了。

注释:

①文化与文明主要是一种交叉包容关系,有了人类即有文化,而文明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广义上的文化包含文明,狭义上文化是与人性相关,而文明与技术相关。再次,文化与文明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是科学概念,后者则是政治、伦理性概念,文化更多的是精神、思想、理论层面,文明更多是器物、制度、秩序等层面,是可以看得见、模得着的。一如《周易》中的“文明”概念,即“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体察与适应天文,人文,地理三大系统,以求持续共升。

[1]张朔人.明代海南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沈德理.中国非均衡格局中的区域发展:转型期海南地方自主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许锡良.三八二十三:于丹才真正理解了中国文化[EB/OL].凤凰网,2011-12-11.

猜你喜欢

海南文明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请文明演绎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怀念海南
漫说文明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