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时代针对网民心理特点的移动图书馆服务
2014-12-16李东方
李东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45)
一、3G时代网民心理呈现出的新特点
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制式手机(2G),3G是基于宽带CDMA技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P196)。进入21世纪,伴随3G技术的突飞猛进,移动短信、多媒体信息、移动无线上网等数字化信息服务已全面普及,人类社会正飞速进入个性化传播新时代,集移动通信技术和现代信息服务于一身的移动图书馆也由此应运而生。而且,移动图书馆这个新的多媒体传播平台一经产生,就改变了受众网民对电子信息的传播要求,培养出新的网民受众心理。
(一)实用性大大增强
从实用心理出发,上网寻求最有应用价值的信息,以满足生活、工作、学习的种种需要,这是网络传播的特点之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与工作节奏的加快,媒体受众的阅读时间(包括上网阅读时间)日益缩短。而3G时代,依托移动通信技术的力量,图书馆网络传播平台既有各门各类的文本、图片信息,也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流媒体资源,读者受众既可使用电脑检索,也可使用手机查询。网络信息资源的无限丰富、移动终端设备的方便快捷,极大地增强了图书馆网站的实用性,弥补了受众网民阅读时间不足的缺憾。
(二)时效性明显提高
毋庸置疑,求知心理是受众网民的共同心理,获得信息是用户上网的首要目的。而3G时代,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上网用户对信息时效的追求也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网民追求尽早获得电子信息的心理,固然是由于先知道就可以先判断,从而在行动决策中居于主动地位,但更多是出于先睹为快的原因[2](P75)。正因如此,网站的手机短信贴身跟踪业务异常火爆,网民读者早已不满足于上网查询书目信息、接收借阅通知,而是注重即需即得的时效性,希望信息永远乖乖地等着自己。
(三)自主性大大加强
人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动物,平等交流的需要与生俱来,正如法国哲学大师雅克·德里达主张的那样:“要把一切都放在同一个平面上,让各要素之间、等级结构的两极之间进人一个自由嬉戏的范围。”[3](P130)并且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当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每个人都会有施展能力、实现目标的本能愿望,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需要”[4](P39)。而3G 时代,网络技术赋予更多的受众以平等传播的权利,每个网民在遵守网络规则的前提下都拥有话语权。正是因为发言渠道日益增多,参与热情不断高涨,普通网民才可能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和发送者,成为传播过程中的能动因素,甚至成为网络红人。当然,虚幻的网络世界所创造的独特沟通环境,也恰好能满足受众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要求,使他们感受到自身具有的可待挖掘的潜在能力,体会到获得认同的成就感。
(四)娱乐性明显提升
在公认的大众传播的四大功能(监测环境、协调社会、传递遗产、提供娱乐)中,提供娱乐是大众传播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功能。而3G时代,借助于网络的互动性和虚拟性,网络传播的娱乐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正像美国作家丽莎·茵·普兰特在《简单生活》一书中所说:“当今的青年人正沉浸在经济增长所取得的富裕中,享受着充分的自由。社会的急速发展使得传统的‘观念’、‘规范’以及‘认真’态度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欲望的急剧膨胀”[4](P38)。“玩酷”被看作是潇洒,“搞怪”被当作是时髦,视频聊天、互动游戏受到追捧,电子宠物、虚拟派对风行一时,正是媒体娱乐化倾向凸显的表征。同时,在受众上网的诸多心理中,单纯寻找放松与消遣、追求刺激与娱乐也是因素之一[2](P80)。
二、适应网民心理特点的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
移动图书馆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图书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获取的一种新兴的图书馆信息服务[5](P18)。而信息服务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尤其是在3G的背景下,面对愈演愈烈的信息服务竞争,发挥图书馆自身的优势,打破阻碍图书馆发展的瓶颈,运用恰当的信息服务策略,更是移动图书馆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优势
1.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体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国家工信部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全国通信业运行状况》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已高达3.85亿,网民规模已高达4.85亿(其中20—29岁网民所占比例高达30.8%,见图1),手机用户数量已超过9.2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已高达3.18亿)。当然,如此庞大的客户使用人群中,29.9%的是青年学生(见图2),其中高校学子占了很大的比例。人手一机,平均30%的人拥有笔记本电脑,这在高校学生中已不足为奇。况且,20—29岁的“80后”们好新奇、爱刺激,对移动图书馆这种新生事物定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同时,高校教师求实务本,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与校园网息息相关。凡此种种,都给高校发展移动图书馆提供了坚实的客户群体基础。
2.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
3G网络相对1G和2G时代来讲,传输数据的速度急剧提升,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传输内容也明显增加,不再仅限于传输单纯的声音和图像,甚至已能实现同步双向的视频交换。而且,无线终端供应商提供的移动交流工具(如腾讯推出的超级QQ)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这种高速度、个性化、多功能的增值服务,为传统图书馆向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平台。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也都早已引进超星、万方等公司海量的数据库,这也是图书馆与无线上网相结合进行信息服务的优势所在。另外,图书馆内部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移动终端用户利用移动图书馆服务铺平了道路。移动图书馆建成之后(见图3),高校师生既可以通过校园网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服务,也可以借助3G网络途径,使用掌上电脑、智能手机、支持3G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随时访问图书馆信息资源[6](P73)。
图1 2010.12-2011.6网民年龄结构
图2 2011.6网民职业结构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瓶颈
1.技术保障问题
3G技术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拓展出了一片新的天地,它是机遇,更是挑战。目前,在构建移动图书馆的服务系统时,遇到的技术难题可谓层出不穷。比如,在访问权限方面,馆藏数据库资源都是通过IP地址来控制访问权限的,而手机上网用户没有固定的IP地址;在阅读格式方面,馆藏数字资源提供下载的文件格式有时需要专用阅读器,而手机经常会无法安装这类阅读器[1](P198)。当然,在推广移动图书馆的应用时,也有许多棘手问题需要慎重对待。比如,在网站页面设计方面,一般的功能性手机屏幕显示界面有限,针对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设计的图书馆WAP网页应注重信息访问接口的合理布局;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黑客及手机病毒无孔不入,移动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要注意数据库加密等相关技术的择优应用[6](P74)。总之,由于技术条件的制约,目前诞生的大部分移动图书馆还只停留在手机短息服务这一起步阶段。
图3 校园网与3G网络模型
2.人员配备问题
3G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正在悄然变化。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从文献服务转向知识服务,这是传统图书馆向移动图书馆转变的重要标志。与之相适应,高校图书馆服务人员的角色定位也在不断调整,他们已不再仅是图书管理员和咨询服务者,而必须是知识的组织者和信息的导航员,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图书馆需要合理调配馆员队伍,组织起一个高素质的读者研究团队和专家咨询团队,研究读者的阅读动机、目的与兴趣,把各方面知识信息整理归纳之后及时推送给读者。
三、针对网民心理特点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策略
(一)分化式策略
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和跨时空性,使得古今中外、上下千年的信息都浓缩在小小的互联网之中。正如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所言:“信息高速公路将把无数老师和作者的最好劳动聚集起来,让所有的人都来分享。”[7](P234)在互联网中,不断涌现的新软件、不停滚动的新知识,都等待着网民去挑选、去学习。而随着生活与工作压力的增加,实用心理使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产生明显的分化。针对受众网民注重实用性的心理特征,移动图书馆系统WEB网站应做好信息的分类整理和精加工,综合性板块要加强生活服务类信息的提供,专业性板块要在信息的深度、精度上下功夫,使得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兴趣的受众可以遨游不同的信息层面,真正实现电子信息服务的个性化。
(二)快捷式策略
人人都有渴求获得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的心理愿望。针对受众网民注重时效性的心理特征,图书馆网站应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通过网络开展数字文献下载、流媒体下载、视频参考咨询、移动定位等在线传递服务,为受众及时提供即需即得的最新超文本信息。这种传受双方无需见面且没有任何手续、信息无需返还且随时可以刷新的移动服务方式,能打破传统的时空限制,保证信息工作的及时性,满足用户的知情权。同时,3G智能手机上网是借助运营商提供的数据链路直接访问Internet,虽然手机浏览器软件通过HTTP协议直接透明地访问WEB网站,与PC电脑运行浏览器软件访问WEB网站的原理完全一样,但目前的运行速度还是比PC电脑慢。为此,移动图书馆系统WEB网站用户界面的创建应该更加简洁方便,通过简化菜单界面、排列功能菜单树、优化操作步骤[1](P197),降低网民的记忆负担,从而提高网站的使用效率。
(三)参与式策略
在受众的上网需求中,交流是仅次于获取信息的需要之一。针对受众网民注重自主性的心理特征,图书馆网站应重视设立手机论坛、学术沙龙等互动空间,使受众直接参与到信息的交流中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进入聊天室等方式直接向编辑或网友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受众不仅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更成为信息的传播者,甚至成为知识的重组增值者。此外还应根据受众的反应补充网站信息,通过受众的反馈判断服务水平,从而寻求自身良好形象的树立,使传与受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四)辐射式策略
网络化的交往形式带给了网民无限的可能,消遣也自然成为受众上网的需要之一。针对网民注重娱乐性的心理特征,图书馆网站应加强文化娱乐产品(如乡土文化体验)和科技娱乐产品(如绿色养生)的开发,满足受众茶余饭后消磨时间、放松身心以及分散注意、释放压力的愿望。为此,图书馆应扩大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有计划地让电子信息服务走出图书馆,主动向受众、政府部门、信息机构、业务协作单位辐射,广泛采集文化遗产和百科知识,大量吸纳前卫思想和时尚元素,使受众在网络中不停地搜索徜徉,自由地选择创新,从而构建良好的现代图书馆公共关系体系,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化奠定基础。
[1]曾巧红.基于3G的手机图书馆服务系统的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9).
[2]李凌凌.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3]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毕宏音.网民心理特征分析[J].社科纵横,2006(9).
[5]胡振华,蔡新.移动图书信息服务系统[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4).
[6]邓玲.3G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机遇与挑战[J].图书馆学刊,2010(7).
[7]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