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脑外伤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的护理探讨

2014-12-14李小萌

中外医疗 2014年5期
关键词:良肢褥疮脑外伤

李小萌

南阳市中心医院脑外二病区,南阳 473000

脑外伤是指因为外物造成的、头脑部肉眼可见的伤,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以其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为临床工作者所困扰。脑外伤常常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重症脑外伤会牵拉、扭曲或者撕裂脑内的神经、血管以及其余的组织,神经通路遭到破坏,就会造成出血、水肿等现象[1]。严重的脑外伤也会导致患者出现遗忘症状,患者无法回忆起意识丧失前后的事情,而1周内清醒的患者往往能够恢复记忆。有些脑外伤患者会引起脑外伤后综合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患者感觉到头疼和记忆障碍。因此,一旦发生脑外伤,患者需立即就医。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早期的良肢位摆放可以有效降低脑外伤的并发症[2],所以该研究特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该院收治的8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采用对比治疗的方法,旨在探讨早期良肢位摆放在重症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的8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均是该院收治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编号、抽取,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护理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为45~72岁,平均年龄为(52±1.4)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46~80岁,平均年龄为(54±2.1)岁。

1.2 方法

治疗采用常规治疗即可,护理组在则治疗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良肢位的摆放,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设计了3种摆放位置,主要为:①仰卧位:将患者的头部置于枕头上,保持面部朝着患侧,枕头的高度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做调整,原则是胸椎不能够屈血。同时在患侧的臀部下面加垫上枕头,这样可以让患侧的骨盆适当向前突。上肢肘关节伸展,放在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下肢的大腿和小腿中部都放置一个沙袋,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髋关节出现外展的情况,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②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患侧肩胛带向前伸展,肩关节保持屈曲状态,伸展肘关节,前壁后旋,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伸展患侧下肢,膝关节保持轻度的屈曲,健侧的下肢髋关节以及膝关节屈曲,下面垫上1个枕头,背部放置1个枕头。③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患侧上肢向前伸出,肩关节屈曲大致为90°,在肩关节的下方采用枕头予以支持,对于健侧上肢的姿势则可以自由摆放。患侧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放在枕头上,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背后防止1个枕头即可[3]。

1.3 效果评定

①并发症:并发症是重症脑外伤最为常见的病情,是临床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重症脑外伤患者主要出现的并发症为褥疮、意识模糊、昏迷等;②患者的满意度:对80例患者或者其家属进行满意度的调查,以帮助该院对此次治疗的效果进行判定。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1.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并发症方面

治疗组患者有3例出现并发症,即2例患者出现褥疮,1例患者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护理组经过一段时期的良肢位摆放和康复治疗,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肢体功能未出现异常。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2.2 患者满意度方面

良肢位摆放在该院实行之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为该院在社会中的形象加了分。通过对80例患者或者其家属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满意度为87.5%(35/40),护理组为100%(40/40)。

3 讨论

3.1 研究结果分析

脑外伤可以发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长期困扰着临床工作者和患者,尤其是重症脑外伤对他们的健康更是造成了严重的威胁[4]。目前研究显示,重症脑外伤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发病人群也趋于年轻化,需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该研究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褥疮,这是因为足跟外侧和外踝部位容易出现褥疮,提示在进行护理的时候需要将注意点放在防止褥疮上。该研究主要探讨早期良肢位摆放在重症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为临床提供医学借鉴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良肢位摆放能促进重症脑外伤患者的康复,让他们重获健康体魄。

3.2 早期良肢位摆放和康复训练取得满意疗效的原因分析

早期康复和良肢位摆放治疗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临床治愈率,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②早期良肢位摆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减少甚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②早期良肢位摆放为之后的治疗做好了铺垫,明显降低了致残率。同时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属在战胜疾病方面的信心,保证患者能够充分配合治疗[5];③康复治疗注重对脑部意识的恢复,一些反复训练能促进神经细胞内的轴突发芽,逐渐形成全新的突触,新突触为建立新神经网络-突触链起到关键作用,以此来重新组合中枢神经功能,抑制异常的运动,从而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④早期良肢位摆放和康复训练会对皮肤、肌肉等靶器官进行一定的刺激,从而使肌肉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增强肌肉的运动,防止功能丧失。⑤可以加快建立脑侧支的循环,进行重组健侧的脑细胞或病灶周围相关的组织[6]。

3.3 护理体会

①早期康复训练中运动功能恢复的最佳时间是10 周左右,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最佳时间是1个月左右。因此在不同时间段训练的内容有侧重,前10 周要注重肢体的运动,上肢训练后行走训练是最基本的,提高患者的平衡性。②10~12 周之间重点训练日常生活能力,其实是对脑部的训练,强化意识,唤醒大脑的功能,促进疾病的全面康复。③良肢位在进行摆放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同时定时的对体位作出变换,以避免关节出现挛缩。④最好减少仰卧位保持的时间:这种姿势会因为紧张性颈部反射影响患者的姿势,容易有褥疮出现。⑤治疗期间,家属的陪伴也很重要,患者可能会有一段迷惘期,不愿意配合训练甚至对生命有放弃的冲动,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一定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心态,经常鼓励患者,给他们加油打气,增强对治疗的信心[7]。同时学习相关的康复知识,进行一定的心理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早期良肢位摆放为之后的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致残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大地增强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成功的信心。与此同时,早期良肢位摆放可以巩固和增强医护人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自身的职业技能。因此,早期良肢位摆放值得在临床上得以推广。

[1]甘爱琼.重症脑外伤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3(6):415.

[2]彭昌琼.240例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治疗管道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7):113-114.

[3]何亚萍,汪俊美,周红梅.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外伤并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与护理干预[J].海峡药学,2013(1):208-209.

[4]白萍.预见性护理对脑外伤重症监护患者疗效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4):66.

[5]Rosenfeld JV,Mass AI,Bragge p,et al,Early management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6):486.

[6]吕会玲.颅脑外伤并发精神症状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7):1389-1390.

[7]欧建华.急诊脑外伤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0):90-91.

猜你喜欢

良肢褥疮脑外伤
品管圈质量控制对脑卒中偏瘫良肢位摆放正确率的影响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早期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哈萨克族患者脑卒中早期良肢位摆放正确率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针灸治疗轻型脑外伤康复期失眠46例
蒙药嘎木朱尔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
中药合剂外用治疗Ⅲ期与Ⅳ期褥疮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