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相关因素探讨

2014-12-14单丽莉

中外医疗 2014年5期
关键词:死亡率血肿脑出血

单丽莉

吉林省人民医院心脏病中心循环二疗区循环内科,吉林长春 130000

为了了解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相关病理生理机制及相关预防措施,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该研究选择该院2011年6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了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40例观察对象均为该院间心血管科门诊所接收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0~82岁,平均为(67.6±15.7)岁。所有40 患者均依据以下诊断标准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①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②患者脑出血后学压持续>160/95 mmHg。排除由于脑出血畸形,动脉瘤,使用抗凝药物导致的脑出血。所有40例患者均表现为大脑半球血肿,按照出血部位分,内侧出血6例,外侧出血5例,二者兼具者为29例。血肿量使用多田公式进行计算,血肿量为48~115 mL,平均为(67.6±25.7)mL。所有40例患者中,进行超早期手术治疗者为23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

1.2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对存活病例及死亡病例的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手术时机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判断各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40例病例中,死亡病例18例,死亡率为45.0%。经过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血肿位置,年龄,手术时机选择和术前意识与预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是患者的血肿量与其预后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对患者的生命极具威胁性的病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高血压性脑出血也呈现高发趋势[1-3]。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主要的治疗措施就是手术治疗。然而,临床手术治疗的死亡率比较高,导致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讲,很多文献认为,如果患者的出血量越大,其预后也就越差,但经过分析来看,患者的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并不明显。因此,出血量要与手术时机选择及出血位置相结合,才能有效的判断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表1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相关性因素分析

3.1 血肿位置及血肿量分析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患者的血肿位置,年龄(>61岁),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由于患者的血肿急性膨胀导致脑疝或是机械性的压迫,进而导致了患者出现局部的微血管出现缺血性痉挛,梗阻,甚至是坏死。同时,还是伴有脑组织周围血液循环系统障碍,以及酸中毒,血脑屏障受损,血管运动麻痹及血肿分解产物等代谢紊乱导致的脑损害作用,从而致使了患者的脑组织血肿周围发生由近及远的水肿,出血,变性及坏死。从以往的文献分析来看[4-6],在血肿形成30 min 之后,脑实质就会出现海绵层。在血肿形成6 h 后,紧邻血肿位置的脑实质就会出现坏死,导致脑实质坏死层的发生。从结构上讲,坏死层的外侧主要以血管外出血层为主,再往外就是海绵层。随着病情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坏死层,血管外出血层及海绵层就会随着周围的脑实质进行不断的扩展,一般在血肿形成12 h 内就会使得坏死层和海绵层连成一片。

3.2 手术时机选择分析

手术时机选择和术前意识与预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是患者的血肿量与其预后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从上文的分析可见,在血肿形成6 h 内,患者的脑组织的周围就会发生出血,变性,甚至坏死。因此,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必须在这些病变出现之前将其全部清除,则可以使得患者的脑组织损害能够降到最低限度。这对于临床上减少患者是手术后的致残率及提高患者的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能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从该研究的分析来看,提示患者进行早期手术的患者的预后确实要明显高于延期手术者。基底节的内侧出血一般都会伤及患者的丘脑下部。关键在于,丘脑下部是人的植物神经的重要条件器官,如果丘脑下部收到损伤,或是收到压迫,其必然会导致的交感神经功能增强,因此对于这种外侧出血型的损伤,虽然我们可能已经将血肿已经清除,也进行了有效的减压,但是其对丘脑下部的损伤和刺激一直都是存在的。这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内脏器官的功能紊乱,在临床上表现为患者行血肿清除术后容易合并多脏器的功能衰竭,因此患者的预后结果比较差。

3.3 年龄因素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患者年龄是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对于>61岁的患者,由于其肺病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都有远远高于年龄<61岁的患者,因此其临床预后非常差。对于老年人来讲,其一般都会合并有相关的一些慢性病,加之患者的年老体衰,因此患者的重要的脏器功能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衰退的趋势,因此,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其术后最容易出现的临床严重并发症就是因肺部感染而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这也是临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而且,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其组组细胞的功能肯定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对水和电解质的调节功能不断衰退,因此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而对于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其由于应激性溃疡导致发生胃出血的几率也非常高,临床有数据表明高达70%。这容易因延误治疗而死亡。

因此,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尤其是中度,或重度的患者,由于其术后昏迷的时间比较长,故而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要尽早的切开患者的气管,着重加强患者肺部的护理,使用比较合理的抗菌药物,严格达到防治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目标。同时,在治疗的早期,要留置好胃管,以方便进行胃液pH值的检测,而且能够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应激性溃疡进行实时监控。这也可以为可能为预防胃黏膜损伤而进行的通过鼻饲中和胃酸留有药物进入的通道,这对保护胃黏膜,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因使用H2受体阻断抑制剂而导致的肺部感染的发生。所以,对于年龄>61岁的患者,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选择手术时机,麻醉方式及手术方式,这对控制患者死亡率是非常积极的。

综上,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严格控制和预防术后并发症,严格把握高龄(>61岁)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指征,对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1]刘勇红,万琪,张光适,等.高血压脸出血忘者30 d 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4(5):322-323.

[2]李文中,李绍英.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手术与内科药物治疗的比校[J].中华外科杂志,2013,12(3):3-6.

[3]高晓兰,胡长梅,杨卿,等.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15(5):143-145.

[4]车万民,顾洪库,罗睿,等.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死亡因素的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12(5):253-254.

[5]张延庆,颇世清,伦学庆,等.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14(5):223-224.

[6]马景槛,杨树源,鲁玉华,等.高血压脑出血的分型与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外科杂志,2010,14(4):33-34.

猜你喜欢

死亡率血肿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