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5例小儿IgA肾病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2014-12-14

中外医疗 2014年5期
关键词:肾炎蛋白尿总数

郑 芳

郑州市儿童医院急诊科,河南郑州 450053

小儿IgA肾病在肾内科临床中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多发性原发性肾小球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大量蛋白尿、慢性肾炎型、隐匿性肾炎型、恶性高血压型以及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型等,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性危害[1-2]。为探讨研究小儿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该研究对2011年3月—2012年10月在该院实施皮肾活检确诊的55例IgA肾病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其临床与病理特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共收治55例IgA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21例,最小年龄为3岁,最大年龄为14岁,中位年龄为(9.5±3.7)岁;发病到实施皮肾活检的时间为20 d~3年,平均时间为13个月。该组患儿中,4例(7.3%)为3~5岁,7例(12.7%)为6~8岁,18例(32.7%)为9~11岁,26例(47.3%)为12~14岁。

1.2 方法

1.2.1 临床诊断标准 采用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实施检查发现,肾小球系膜区域存在以IgA 为核心的抗体沉积,同时有效排除其他存在IgA 沉积现象的疾病。

1.2.2 临床分型 合理划分为肾炎、孤立性血尿、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以及孤立性蛋白尿这五种类型。

1.2.3 病理组织学分级 55例IgA肾病患儿的病理组织学分级按照WHO 病理分级标准执行:①轻微病变型为Ⅰ级;②轻微病变型合并节段性增生为Ⅱ级;③节段性肾小球肾炎型合并局灶,也就是低于50%肾小球受累为Ⅲ级;④弥漫系模性病变合并硬化与增生为Ⅳ级;⑤弥漫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型,也就是超出80%肾小球受累为Ⅴ级。

1.2.4 免疫病理分型 有效划分成5种类型,分别为IgA型、IgA+IgM 沉积型、IgA+IgG 沉积型以及IgA+IgM+IgG 沉积型。

1.3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 检验,采用百分率或是例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小儿IgA肾病的临床分型

按照小儿IgA肾病的临床分型,55例患儿中有24例患儿为血尿蛋白尿型,占总数的43.64%;15例患儿为肾炎型,占总数的27.27%;8例患儿为肾病综合型,占总数的14.55%;6例为孤立性血尿型,占总数的10.90%;2例为孤立性蛋白尿型,占总数的3.64%,见表1。

表1 小儿IgA肾病临床分型与免疫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例(%)]

2.2 小儿IgA肾病的病理检查结果

实施肾活检过程中,共穿刺了6~85个肾小球,平均穿刺数为(31±15)个。而病理组织学分级多表现为Ⅲ级,占总数76.4%;Ⅱ级占20%;Ⅲ级占1.8%;Ⅴ级占1.8%,无Ⅰ级病例。免疫病理分型:在系膜区域均存在着显著的IgA 沉积现象,且强度多表现为(+++)~(++++)。该组患儿中有47例合并有IgM 沉积,占总数85.45%;42例合并有补体C3 沉积,占总数76.36%;36例合并有IgG 沉积,占总数65.45%。见表2。

表2 小儿IgA肾病病理组织学分级与免疫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n(%)]

3 讨论

小儿IgA肾病在肾内科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所处地域和种族的不同,所以其发病率也不尽相同。小儿IgA肾病的致病原因仍处于研究阶段,其发病机制与骨髓、细胞因子、免疫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3]。

从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临床分型:24例患儿为血尿蛋白尿型,占总数43.64%;15例患儿为肾炎型,占总数27.27%;8例患儿为肾病综合型,占总数14.55%;6例为孤立性血尿型,占总数10.90%;2例为孤立性蛋白尿型,占总数3.64%。病理组织学分级:Ⅱ级11例,占总数20%;Ⅲ级42例,占总数76.4%;Ⅳ级1例,占总数1.8%,Ⅴ级1例,占总数1.8%;没有Ⅰ级病例。免疫病理分型:7例为IgA,占总数12.73%;12例为IgA+IgM,占总数21.82%;1例为IgA+IgG,占总数1.81%;35例为IgA+IgM+IgG,占总数63.64%。

通常情况下,小儿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与发病部位、病理类型、免疫球蛋白沉积类型有着直接性关系。如果患儿为单纯性IgA 沉积,那么其肾组织损伤程度就会相对较轻,且具有十分良好的预后;如果患儿为IgA+IgM、IgA+IgG或是IgA+IgM+IgG 沉积,那么其肾组织损伤程度就会相对较重[4]。该组患儿大多表现为IgA+IgM+IgG 沉积,所以必须采取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良好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小儿IgA肾病的诊治应与临床分型、病理组织学分级、免疫病理分型相结合,尽量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以获得最佳临床治疗效果[5]。

[1]吴文先,程艳波,刘霞.儿童紫癜性肾炎9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9):922-923.

[2]李平,皇甫春荣.48例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与病理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7):148-149.

[3]韩春霞,潘凯丽,吴华杰,等.IgA肾病患儿尿红细胞形态与蛋白尿关系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0):803-820.

[4]汤颖,马小琨,张俊,等.血清IgA、C3 及IgA/C3 与IgA肾病诊断及病理分级的关系[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17-19.

[5]李申恒,史伟,夏运风,等.尿酸升高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变化的比较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133-136.

猜你喜欢

肾炎蛋白尿总数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