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4-12-14韦晓军范晓涌滕青平

中外医疗 2014年5期
关键词:成功率心血管心功能

韦晓军 范晓涌 滕青平 陈 玮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甘肃兰州 730050

目前,我国高龄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比例逐年增加,不同年龄的患者在经过介入治疗后预后情况比较,成为焦点,对比分析后可为临床预后治疗提供方便。该次研究选取2007年6月—2011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采用介入方法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价值,了解介入疗法在治疗老年冠心病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在该院行PCI治疗的12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老年组,其中男性69例,女性57例,年龄75~89岁,平均(80.4±3.2)岁;中青年组患者为在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选取的118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66例,女性52例,年龄42~71岁,平均(62.2±6.3)岁。选取时均已排除有PCI 禁忌证的患者,其中包括经检查有严重心血管狭窄、恶性肿瘤等,排除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包括身体极度虚弱、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疾病,可选择在手术前经治疗后身体及凝血等情况恢复良好,可以耐受手术伤害者。各年龄组疾病类型、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临床特征

1.2 研究方法

手术前准备器械及药物,个体化选择适合于患者的球囊、支架尺以及导丝,选择标准则采用ACC/AHA 标准;选择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备用;在本次研究中全部患者应用的冠脉造影方法均为Judkin’s 法,操作过程及介入治疗由经验丰富的介入医生开展。手术完成后为避免患者出现凝血系统紊 乱,可口服阿司 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1次/d。记录住院期间出血事件以及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服用情况。随访时间为6个月1次,持续1年,观察患者心血管情况。支架成功置入的标准为[1]:①手术结束后未出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生命的并发症,未出现心肌梗死;②靶动脉管腔未出现严重狭窄,未影响患者活动;③TIMI 血流分级良好。

1.3 统计方法

采用SAS18.0 统计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PCI 成功率

严格按照以上支架成功置入的标准,经多名医生判定并确认成功置入支架并能重建良好血运的老年组患者115例,未成功11例,中青年组患者成功110例,未成功8例,两组患者的置入成功率分别为91.3%与93.2%,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3,P>0.05),通过对置入失败的患者的紧急抢救及合适的对症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较好。

2.2 术后不良事件

通过严格追踪,严密的随访机制,对两组患者的随访率均在90%以上,老年组有10例患者失访,随访率为92.1%,中青年组中有8例患者失访,随访率为93.2%,随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在术后6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术后不良事件比较

2.3 心功能改善

经过对两组患者的随访调查监测,在采用介入疗法治疗冠心病后,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但老年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佳于中青年组,两组患者随访时期LVEF 改善指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n 均=100)术后心功能改善比较(±s)

表3 两组(n 均=100)术后心功能改善比较(±s)

随访时间老年组LVEF(%) 中青年组LVEF(%)6个月1年t值P值7.62±0.11 7.92±0.15 5.73<0.05 2.85±7.09 2.90±7.85 5.48<0.05

3 讨论

随冠心病的高发,PCI技术得到完善,且逐渐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法,介入治疗创伤小且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具有发展前景。由于冠心病的复杂化,介入技术发展进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年患者的多发,大量复杂的病变出现,包括多支冠状动脉同时狭窄或者钙化阻塞,甚至血管的弥漫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2]。对患者心功能评价的指标可采用LVDD 及LVEF。冠心病最严重的情况为心肌得不到血液供应,而介入治疗可快速扩张血管或形成新的侧支循环,协助心脏供血,提高左心室舒缩功能[3]。另外,老年冠心病患者常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等合并症,可能给手术带来不利因素,行PCI 的围手术期有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4]。因此,高龄被看作是PCI 的相对禁忌症,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使用。随着医学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PCI手术技术的不断探索,以及介入器材的不断发展,在对老年复杂病情的治疗上不断成功,经过术后调查发现,介入疗法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上具有与中青年患者相似的成功率,但经过长期随访调查发现,治疗后远期效果不同,老年患者的心功能可得到更明显的改善[5]。

在该次研究中,PCI手术成功率在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随访后的LVEF 的调查,老年组患者在长期心血管功能改善方面较中青年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介入治疗在长期效果方面,老年患者效果更佳。

综上,与药物治疗相比,老年冠心病患者可以从PCI 中获益,且高危老年冠心病患者获益更大。目前认为,随着器械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型药物的应用,老年冠脉支架术的并发症已明显减少,完全有效的PCI 策略可获得令人满意的近期及远期效果。采用药物和介入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胡大一,柯元南,颜红兵,等.临床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0-94.

[2]贾淑杰,周芸,王曦之,等.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J].实用老年医学,2010,24(3):213-218.

[3]申强,包忠武,孙秀才,等.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4):684-686,690.

[4]司良毅.积极稳妥推进老年冠心病的介入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4):241-242.

[5]陈杰,白静,王禹,等.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0,25(5):344-347.

猜你喜欢

成功率心血管心功能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