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间接流的资源贸易
2014-12-09吴淑丽
摘要: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增长,不考虑贸易产品中包含的间接流将会显著低估实际的资源贸易,因而考虑间接流的贸易内涵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贸易内涵资源是指贸易产品在其整个上游产品链上所需的资源。文章对贸易内涵资源的概念、计算方法及理论运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国内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国内贸易内涵资源的研究。
关键词:贸易内涵资源;原始资源当量;原始资源消费;资源产出率
一、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由于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地理分离,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承担环境责任的问题引发了对贸易内涵环境要素的研究。生产者承担环境责任是指伴随贸易产品的资源环境压力应该由该产品的出口国承担,消费者承担环境责任则是指这些压力应该由进口这些产品的消费国承担。贸易内涵环境要素研究大量关注的是贸易内涵能源,如(Schaeffer,2001; Liu & Xi et al.,2010; Tang & Snowden et al.,2013),贸易内涵温室气体(Shui & Harriss,2006;Peters & Minx et al.,2011;Su & Ang,2014),贸易内涵水(Ercin & Mekonnen et al.,2013; Zhang & Anadon,2014)。近年来,由于自然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环境的约束,低碳经济下资源的约束以及自然资源不均衡的分配和使用等原因(Bleischwitz,2010),引起了对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贸易的研究,如WTO2008年世界贸易报告的主题就是自然资源的贸易,同时也促进了对贸易内涵资源的关注,Munoz等(2009)、Bruckner等(2012)、Wiebe等(2012)等都对贸易内涵资源进行了研究。然而对于贸易内涵资源的这些分散的研究,目前还没有文献对其进行综述总结。因此本文将从贸易内涵资源的概念,计算方法、理论运用进行综述,并对国内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中国内涵资源贸易的研究。
二、 国际贸易内涵资源概念定义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自然资源的贸易则是指不同国家自然资源的交换活动。在人类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缺乏能源、技术和设施,国际贸易只能交易一些贵重商品(Loy,20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人口的增长,工业化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等原因,国际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增长。而科技进步在提高交通运输能力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这极大地促进了笨重自然资源贸易的发展。根据WTO(2010)的估算,世界自然资源的出口从1998年的6 130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3.7万亿美元,10年增长了5倍多。然而贸易在促进自然资源跨境流动的同时,给资源出口国带来了资源和环境压力,这是因为伴随贸易产品的间接资源流通常并没有随着贸易产品流出国外,而是留在贸易产品生产国中。因而,如果不考虑伴随贸易产品的间接资源流将会低估资源出口国实际出口的资源量,低估贸易对资源出口国环境的影响,而贸易内涵资源则考虑了伴随贸易产品的间接资源流。
“内涵”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出现。国际高级研究机构联合会(IFIAS)能源分析工作组的一次会议指出,“内涵”可以用来衡量某种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消耗的某种资源的总量。原则上,“内涵”后可加任何资源的名称(Brown,1996;齐晔与李惠氏等,2008)。因此内涵资源表示某种产品或服务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消耗的原始资源。贸易内涵资源表示贸易产品在其上游产品链上直接和间接消耗的原始资源。贸易内涵资源可以通过贸易产品的原始资源当量(Raw Material Equivalents,RME)来测量(OECD,2008)。原始资源当量是指贸易产品在其整个上游产品链上所有使用的原始资源 (used raw materials)。原始资源当量的概念来源于欧盟统计局经济系统物质流账户中间接流的研究。间接流是这样一些物质流:(1)用于生产某一产品;(2)发生在产品上游的生产过程中;(3)产品自身的重量不包括在间接流中(European Communities,2001;OECD,2008)。在经济系统物质流核算中,间接流是指贸易产品上游产品链上所需的原始资源,它包括使用和未使用的原始资源,但不包括产品本身。因此贸易内涵资源与间接流的区别和联系是他们都包括使用的原始资源,而贸易内涵资源则还包括贸易产品本身的重量,间接流则还包括未使用的原始资源。
三、 贸易内涵资源的计算方法
目前文献中有三种方法计算原始资源当量,即,投入产出方法,系数方法和混合方法。以下分别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介绍。
投入产出方法。原始资源当量的这种计算方法可以从原始资源概念中推出。由于原始资源当量是产品链上游的使用间接资源及产品本身的重量之和,而这恰好是投入产出模型中完全资源需求的概念。因此可以用投入产出方法计算贸易内涵资源。事实上,欧盟统计局2001也推荐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或混合投入产出模型来计算原始资源当量。投入产出模型按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价值型,实物型和混合型。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中部门中物质流的流量都是用价值单位来表示的,而实物型模型中则是用实物量来表示,混合型模型中的流量则是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混合。Weisz (2006)利用这三种模型对丹麦1990年贸易产品的原始资源当量进行了比较,认为由于价值型模型中价格在部门中的一致性假设通常不成立,而实物型模型在测量服务部门的实物量上又不合适,因此利用混合型模型测算的原始资源当量通常最为可靠。投入产出模型按所包括的区域多少又可分为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假设进口品的生产技术水平与国内相同,因而它可分析因进口而节约的国内资源,这方面的运用有Munoz等(2009),Weisz(2006),Wang等(2014)。然而毕竟不同国家生产技术水平不同,因而若要计算实际发生的原始资源当量,需要利用进口国的技术水平,多区域投入产出方法给出了各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因而可计算实际发生的原始资源当量。随着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库及物质流账户的建立,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计算原始资源当量,这方面的运用有Giljum等(2011),Wiebe等(2012),Bruckner等(2012),Wiedmann等(2013),Moran和Lenzen 等(2013)。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原始资源当量的优点是:(1)系统覆盖整个经济体;(2)与经济系统物质流及联合国环境经济账户系统的高度相容性;(3)与国民账户体系的一致性(Schaffartzik et al.,2014)。他的缺点是由于部门的高度加总性而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系数或生命周期清单的方法。计算原始资源当量的第二种方法是基于系数或生命周期清单的方法,它是由德国伍珀塔尔研究中心开发的用于计算内涵资源的方法。不同于投入产出的从自上而下的计算方法,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计算方法。它将从生命周期分析文献中获取的资源系数以已经使用的原始资源相乘,从而获得这种产品的内涵资源。系数方法的优点是它能够细分到产品的层次,因而能够较精确的计算某一产品所需的内涵资源。缺点是由于通常只能获取到一些基本资源的系数,因而这种方法只能对一些基础资源进行计算,对复杂半成品和制成品的计算非常有限。这方面的运用有Dittrich等(2012)。
混合方法。混合方法是投入产出方法和系数方法的结合,它将进口产品分为竞争性产品和非竞争性产品,对于非竞争性产品,利用系数方法,即利用国外的系数计算这种产品的原始资源当量,而对于竞争性产品,则利用投入产出方法计算原始资源当量,由于混合法是投入产出法和系数法的结合,因而它吸收了各自的优点,目前在文献中的运用也较多,这方面的文献有Buyny等(2009), Buyny和Lauber(2010),Weinzettel和Kovanda(2009),Schoer等(2012),Kovanda和Weinzettel(2013),Scha-ffartzik等(2014)。
四、 贸易内涵资源的应用研究
应用领域之一:内涵资源贸易平衡状况。
早期对资源进出口平衡状况的研究是在经济系统物质流框架中进行的,资源贸易平衡项中只包括直接进出口的产品,并未包括伴随产品的间接流。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考虑伴随贸易产品的间接流将严重低估资源消费国对资源出口国的资源依存,低估其对资源出口国环境的影响。Weinzettel和Kovanda(2009)对捷克2003年原始资源当量的研究发现,考虑间接流后的原始资源当量的贸易顺差是不考虑间接资源的贸易顺差的10倍,因此如果不考虑伴随贸易产品的间接流,将严重低估捷克资源消费对国外环境的影响。类似的结论在Buyny和Lauber (2010),Schaffartzik等(2014)的研究中也有体现。目前对内涵资源贸易平衡状况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一国内涵资源贸易平衡状况进行分析;另一类则是对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内涵资源贸易平衡状况进行分析。Mu?oz et al., (2009)对拉丁美洲中的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墨西哥贸易原始资源当量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国家原始资源当量的贸易平衡项都是逆差,而Buyny和Lauber(2010)对德国2000年~2007年、Weinzettel和Kovanda(2009)年对捷克2003年,Schaffartzik等(2014)对澳大利亚1995年~2007年的研究都发现原始资源当量的贸易平衡项是顺差。从这些研究中似乎可以做出这样的归纳,发达国家都是资源的净进口国,发展中国家则是资源的净出口国,因而发达国家通过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产生了影响。内涵资源贸易第二类的研究就是对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内涵资源不平衡贸易状况进行验证。Wiebe等(2012)对新兴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及阿根廷(BRICSA))和OECD之间1995年~2005的贸易分析发现,BRICSA国家同时是内涵资源和内涵碳的净出口国,OECD国家则是内涵资源和内涵碳的净进口国。Giljum等(2011)对2000年欧洲与其他国家之间资源贸易的研究也显示,尽管欧洲和北美(除南美洲外)具有最高的人均资源开采量,但贸易使资源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应用领域之二:原始资源消费当量及其衍生指标。
研究资源消费的常用指标是国内资源消费DMC(Domestic Material Consumption),DMC也是在EW-MFA框架下计算出来的,被广泛地作为衡量一国可持续发展的指标。DMC=国内开采量+直接物质进口量-直接物质出口量,可以看到DMC计算的资源消费也没有考虑伴随贸易产品的间接资源。发达国家为了实现自身的去物质化,可能会将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再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因此不考虑伴随贸易产品的间接流将低估发达国家资源消耗量。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于是有研究提出使用原始资源消费当量RMC(Raw Material Consumption)计量一国资源消费。RMC衡量的是一国最终消费的原始资源当量(Schoer et al.,2012)。它将产品上游的资源消耗归于最终消费产品的国家,RMC=国内开采量(DE)+进口中的原始资源当量-出口中的原始资源当量。目前文献中对RMC的研究主要是对RMC及RMC的衍生指标进行测量,对RMC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
Bruckner等(2012)的研究显示,1995年~2005年,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资源开采增长率比OECD国家高,贸易的增长使更多的资源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转移到工业化国家,这种转移加重了低资源消费国(开采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和高资源消费国(工业化国家)之间资源消费的不平等,如果这种情形不转变,可能会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这个结论在Giljum(2011)的研究中也得到体现。此外文章还发现,国内资源消费(Domestic Material Consumption, DMC)与考虑间接资源的原始资源当量(Raw Material Consumption,RMC)这两个指标存在巨大的差别,因此如果不考虑间接资源,将显著低估发达国家,高估资源出口国家的资源需求量。
对RMC衍生指标的研究主要是对资源产出率进行研究。Eurostat2012 利用不考虑间接流的DMC测算资源产出率,认为一些发展国家的资源使用速度已经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即实现了相对脱钩(Relative Decoupling),甚至一些国家资源使用的绝对值也下降了,即实现了绝对脱钩(Absolute Decoupling)。而Wiedmann等(2013)则认为,在考虑了贸易产品的间接流后,发达国家在实现脱钩的成就上甚至可以认为几乎不存在。他们利用经物质流账户扩展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全球186个国家的资源足迹(Material Footprint MF) 及其衍生指标资源产出率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随着财富的增长,一国会更倾向于减少国内资源的开采,增加国外资源进口,但最终MF通常是逐渐上升的。由于发达国家的MF和GDP同步增长,基于MF的资源产出率并没有得到提高,因而他们没有并实现脱钩。可持续政策的政策制定者更应该关注基于MF的资源产出率指标。Wiebe等(2012)对新兴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南非及阿根廷(BRICSA))和OECD之间 1995年~2005的贸易分析也发现,由于OECD国家将部分环境密集的产业到BRICSA国家,因此在考虑了贸易内涵资源和内涵碳之后,OECD国家并没有实现UNEP2011所显示的脱钩。
对RMC的研究,除了以上的研究,还有对RMC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这方面的研究有Weinzettel和Kovanda (2011),Wang等(2014),限于篇幅及本文的主题,这里不再详细叙述。
五、 对国内研究展望
本文对贸易内涵资源的概念,计算方法,理论运用进行了综述。由于原始资源当量是对直接进出口贸易资源量的修正,而直接贸易资源进出口的研究是在经济系统物质流核算框架研究的,因而围绕原始资源当量在经济系统物质流中有一系列进行修正指标,以上综述的国际运用研究大都是围绕这些修正指标进行的。具体地,这些文献主要是对原始资源当量的贸易平衡状况,对原始资源当量的衍生指标原始资源消费,资源产出率进行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对两套指标中的对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这些运用研究中计算原始资源当量的方法主要是混合方法或多区域投入产出方法。
目前国内对原始资源当量的研究还非常缺乏,只有Wang等(2014)对RMC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国内政策实践中使用的指标也都是不包括间接流的相关指标(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缺乏物质流的相关数据)。然而从以上的综述可以看到,不包含间接流的相关指标与包括间接流的对应指标相差较大,使用不包括间接流的相关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中国的资源使用情况,因此,中国应尽快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此外,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和资源获取安全角度来看,为了真实反映中国国内消费对国外环境的影响,准确了解中国对国外的资源依存,中国也尽早开展对原始资源当量及相关指标的研究。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首先表现在数据上,国内应尽快完善物质流账户的建设。其次,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可参照国外相关的研究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合中国的研究。此外,由于贸易内涵资源与贸易内涵碳,贸易内涵水等的研究都同属于贸易内涵环境要素的研究,因此可参照这些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对贸易内涵资源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Schaeffer Roberto, Machado Giovani.Energy and carbon embod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Brazil: an input-output approach. 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
2.Tang Xu, Snowden, Simon, H??k, Mikael. Analysis of energy embod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UK.Energy Policy,2013,
3.Liu Hongtao, Xi, Youmin, Guo,Ju E.et al.Energy embod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 An energy input-output analysis.Energy Policy,2010,(8).
4.Giljum Stefan.Trade, Materials Flow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The Exa- mple of Chile.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4,(1,2).
5.Shui Bin, Harriss, Robert C.The role of CO2 embodiment in US-China trade.Energy Po- licy,2006,(18).
6.齐晔,李惠氏,徐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源产出率核算方法及指标区域分解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号:2012BAC03B01)。
作者简介:吴淑丽,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