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文化产业规划:从“增量扩充”到“存量优化”

2014-12-09周依敏刘敏王海平

现代管理科学 2014年12期

周依敏 刘敏 王海平

摘要: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文化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如火如荼进行,虽然没有阶段性特点的明确分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文章总结归纳目前区域文化产业规划编制特点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文化产业规划面临的新形势,以认识转向、主体转向、思路转向、内容转向和技术转向为研究维度,阐述从“增量扩充”到“存量优化”的路径变迁,提出“十三五”区域文化产业规划的基本框架,意在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持续强化其战略决策作用,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参考提供依据。

关键词:“十三五”;区域文化产业规划;增量扩充;存量优化

一、 问题的提出

即将过去的“十二五”,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与行政区划体系相契合的文化产业规划体系,战略规划、专项规划、园区规划、集聚区规划等名目繁多,战略制定和推广主体多元,增量扩充特点明显。但是,由于文化产业是我国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后发产业和新兴产业,产业资源整合不足、供给需求不匹配、生产要素利用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突出存在,在制定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编制区域文化产业规划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区域文化产业规划呈现复杂性。基于此,总结归纳目前区域文化产业规划编制特点,把握未来趋势,为“十三五”提供借鉴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二、 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规划存在问题

我国第一次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在2000年,“十一五”时期,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都相继出台了“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区域文化产业逐渐转向文化资源和文化生产能力“增量改革”为重点的路径。相应地,规划呈现出以“增量扩充”为主的特点,还处于“从无到有”的阶段和过程,存在认识误区。

1. 对文化产业理解有偏差。文化产业有狭义文化产业、广义文化产业和泛文化产业之分,世界各地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内容说法。从我国看,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中规定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并含10大类、50种类和120小类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类别,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对原有的类别结构和具体内容作了调整。上述定义内容和分类标准涉及范围较广,小类别划分大致对文化产业内容有了比较清晰的界定,但是在实际的区域文化产业规划中,仍存在对照误差,主要体现在人为放大或者缩小分类界限,尤其是在区域文化产业基础弱、底子薄的条件下,既有的旅游资源等被优先冠以文化资源的帽子进行开发,把文化产业局限在广电、影视、演艺、出版等狭义范畴,或者文化旅游在规划时被等同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规划变为文化旅游规划。

2. 规划中混杂非产业内容。当前区域文化产业规划中的规划范围和内容界定主要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把文化事业建设当成文化产业开发,二是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当成文化产业开发。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公共性和文化产业的经营性、市场性,以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还是多样性文化需求,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区域文化产业规划中,由于文化职能部门的职责边界不清晰,部分文化事业单位充当规划主体,其文化活动被纳入文化产业规划的范畴,规划的产业属性被减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文化产业资源,但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更加强调其社会属性和非盈利性,不能与文化产业开发直接划等号,只有能够满足当代人文化消费需求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开发才应该被纳入规划当中。

3. 规划脱离消费者和市场。文化产业提出不过百年,是全球产业升级的产物,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创意理念、开发模式、产业选择、形态设计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为我国区域文化产业规划设计提供了借鉴,但是也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盲目学习先进提供了机会。由于我国经济处于战略转型期,利好政策促使许多地区跟风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也被视为经济结构调整的破冰和救市之举,这种背景下,文化产业规划大都采用较为粗放的设计模式,对自身发展实际不足,盲目舶来,急于求成,规划出现文化产品与消费者的需求不匹配、目标市场定位不清晰、产业选择和产品设计与目标市场不匹配等问题。

三、 “十三五”区域文化产业规划转向

区域文化产业规划在经历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之后,顺应“十三五”时期要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和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战略目标,区域文化产业规划逐渐转向从“增量扩充”到“存量优化”的路径。

1. 认识转向:面向市场化的经济社会效益协同。充分认识区域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厘清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资源与非文化产业资源的区别与联系,促进市场化产业开发的顺利进行和区域经济、社会效益的协同,是“十三五”时期区域文化产业规划编制的调整方向之一。区域文化产业规划既是战略规划,又是专项规划,要特别注重与既有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法案的相互衔接,做到在把握区域特色文化产业资源的基础上,规划多维度协调产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土地、市场、目标等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效益。规划要在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前提下,引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符合群众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设计富民内容和产业板块,从产业增收、环境改善、观念提升等方面体现区域社会效益。

2. 主体转向:战略制定、推广、实施主体多元化。目前,我国多数省区都已经制定了各自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部分地区还针对主导文化产业形态制定了专项规划,但是规划主体单一且职能性过于突出的现象尚未改观,成为“十三五”区域文化产业规划编制的转向重点之一。区域文化产业规划需要多元化主体,涵盖战略制定、编制推广、规划实施甚至评估修订等多个环节,需要政府、宣传、发改、旅游、规划、土地、环保、交通、建设等多个部门和机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规划设计单位库和优秀专家库,实施动态管理。同时,区域文化产业规划要突出亲民性,马国柱(2004)曾经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方略要注重三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要重视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民主过程,要有相关专家有关文化组织以及全社会的积极参与讨论,要作为一个充分发挥民主的过程和文化创造的过程来对待。

3. 思路转向:战略目标与产业模式的高度升华。战略性是区域文化产业规划的首要特点,战略目标的分解落实和产业模式的提炼升华是“十三五”区域文化产业规划思路转向的重要趋势和举措。陈少峰(2006)就曾指出,战略规划中的战略目标,必须包含战略定位、产业结构调整、品牌建设、发展模式创新等相对抽象的目标,对这些目标进行清晰的描述和界定,以保障战略指导的有效性。国外伦敦在打造文化创意之都时,就在分析了自身区域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参与性、卓越性等四个战略目标。此外,顺应增量扩充和存量优化的趋势,与战略目标提升相适应,区域文化产业规划中要对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进行设计,包括产业集聚模式、产业链经营模式、品牌化经营模式、文化资本运作模式、跨媒体经营模式、平台运营模式、跨产业经营模式等。

4. 内容转向:中观操作性和微观落地性并举。从“增量扩充”到“存量优化”在区域文化产业规划思路上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继续完善区域文化产业规划体系,对区域文化产业战略规划和专项规划进行数量和规模填充;二是对既有规划,也就是存量内容进行扩充和优化。从思路和手段来看,遵循把握宏观战略性,中观操作性和微观落地性并举的原则。区域文化产业规划的中观操作性主要体现在规划编制时要对宏观战略进行细化分解,明晰规划重点内容,提出具有操作指向的产业发展思路,形成对微观落地性的统领,在逻辑框架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微观落地性是“十三五”区域文化产业规划的重中之重,包括产业载体(单体项目、综合项目、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集群、产业基地等)的设计、推广、开发、建设和打造,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品牌节事活动的策划和开展等,保证规划有效实施,使得“文化产业是内容的产业”的论述更加名副其实。

5. 技术转向:大数据时代的量化选择与分解。大数据服务、云计算等的不断深化发展,为区域文化产业统计提供了便利条件。“十三五”区域文化产业规划要突出主导产业的量化选择和产业载体建设目标的量化分解,支撑规划编制的中观操作性和微观落地性。主导产业的量化选择方面,将年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作为主导(或支柱)产业的选取标准已经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同并逐步推广应用,全要素生产率、投入产出效率等指标被认为是重要的辅助指标标准。产业载体建设目标的量化分解方面,产业项目、工程的投资核算和工作事项的成本核算,目标市场或目标人群的消费核算以及产品输出的收益核算三个方面与支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大致吻合,上述三者核算的加总可视作非统计口径产业预期增加值的概算,并作为分解产业发展目标的分解依据。此外,遥感技术、机助制图技术、GIS技术、计算机仿真等现代手段在区域文化产业规划方面不断应用,促进规划全过程实现信息化。

四、 “十三五”区域文化产业规划解构

1. 国内外模式导读。

(1)资源依托型。对森林、国土、生物、农业、海洋、矿产、气候气象等自然资源,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历史遗存、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等人文资源和社会文化形态等进行产业开发,付诸文化价值的创造再生,实现积累增值。适用于资源稀缺程度高、资源易产业化和资源知名度高的地区,欧洲的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较为常用。

(2)需求导向型。包括城乡居民的文化产业需求和政府、企业等非居民的文化产业需求,有本土需求,又有外部需求。城乡居民对文化的消费和需求始终占据主要位置,包括与健康、娱乐、教育、文化及信息相关的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娱乐休闲、健康养生等。适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大量的消费需求人口、某类文化消费需求特别旺盛、文化消费市场有缺口的地区。欧美发达国家可作为案例。

(3)供给推动型。是一种“外部注入式”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它一般适度超前于现阶段区域文化消费需求,包括高端文化产业业态的培育和高端文化产业项目的植入等。适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消费需求不够旺盛、消费观念易于转变的地区,“方特”模式、“横店”模式较为成功。

(4)创意驱动型。依靠文化、技术、产品和市场的有机结合,不断提供文化含量比较高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刺激内需,形成新的消费市场,同时,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创新和优化。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适用于资源同质性突出、创意人群聚集、创意需求旺盛、和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的地区。例如:北京“798”、上海田子坊。

(5)产业带动型。第一,文化产业本身的提质升级和链条延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第二,其他产业的良好发展基础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包括工业企业向发展文化产业转型。适用于产业关联度高、文化产业链条较长、产业转型需求迫切的地区。比较经典的案例有古城古镇复原、工业旅游、城市娱乐综合体等。

2. 规划切入点解构。

(1)文化特质。挖掘区域文化特质是区域文化产业规划最常见的切入点。按照文化特质,可将区域文化产业资源划分为已产业化资源、未产业化自然资源和未产业化人文资源。其中,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又有易产业化和不易产业化的划分。人文资源中的文化遗产部分是不易产业化的典型内容,虽然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源,但是产业属性不强,这些资源要与当代人的文化消费需求实现对接,需要多样化的产业转换手段。

(2)空间特征。分析文化产业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区域文化产业规划的又一切入点。区域文化产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形态主要有三类,即:集中分布型、发散分布型、广泛分布型。其中,集中分布型是指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主导产业形态较为明确,且集中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这一集中区域即为区域文化产业规划的重点区域;发散分布型包括均匀发散和无序分散两类,这两类较为迫切的任务是在区域文化产业规划编制时要剔除产业资源杂质,确定空间极化点和产业集聚路径,规划促进产业入园入区发展;广泛分布型是指地域面积较为宽广的地区,例如:我国的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相邻文化产业资源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距离,规划时需考虑在重要交通节点分板块集聚布局。

(3)产业特色。优美怡人的资源环境、完备的服务设施和丰富多彩的节事活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也是区域文化产业规划编制优先考虑的内容。其中,环境特色包括自然景观、地质景观、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和建筑景观等;设施特色是指交通设施、餐饮设施、住宿设施、娱乐设施等的特色;活动特色主要依托民俗活动、赛事活动、季节活动和会展活动的开展。

3. 资源转化手法。从“文化”到“文化产业”,转化手法主要有四个,即:古作今用、洋作中用、虚作实用、外作内用。“古作今用”,一指区域文化产业规划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物质载体以古典和现代两种方式呈现;二指城挖掘传统文化产业内涵,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品质,同时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形态,实现新旧共荣。“洋作中用”是指合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和创意设计理念,规划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形态和项目、活动等。“虚作实用”要求区域文化产业规划既要重视实体建设规划,充实发展“硬实力”,又要大力规划品牌建设内容,夯实软实力。“外作内用”特指文化产业资源的内外呼应和市场的内外呼应,规划实现内外资源优势互补、内外市场彼此补充的双赢局面。

4. 产业体系设计。按照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产业体系主要由产业规模、产业选择、产业布局、产业组织和产业载体五部分内容构成,这也是区域文化产业规划的核心内容。“十三五”区域文化产业规划对上述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力点也更为明确。产业规模方面,规划的侧重点主要在于运用大数据手段和“三驾马车”构成理念进行规模测算和设定。产业选择方面,规划的侧重点主要在于采用数量方法进行主导或支柱产业的选择,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新型业态的设计。产业布局方面,规划的侧重点主要在于轴线设计和节点打造,各节点之间的关联网络更加密切,重要节点的极化效应更为突出。产业组织方面,集聚形态的设计更加多种多样,突出集聚的根植性和空间的延续性,规划保障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载体方面,产业项目、节事活动、产业品牌的开发建设和打造在规划中要落到实处,并设计推进路径和实施步骤,是规划实现微观落地性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郭永航.国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湖北社会科学,2009,(10):106-108.

2. 祁述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重要特点.山东社会科学,2009,(2):9-13.

3.辛向阳.文化发展道路四问.前线,2011,(12):24-26.

4.周依敏,刘敏.关于我国区域规划编制趋势特点的思考.经济体制改革,2014,(2):45-48.

5.马国柱.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辽宁大学学报,2004,(5):60-64.

6.陈少峰.区域文化战略与文化产业模式创新.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3):13-15.

基金项目:国家财政项目“新型城镇化视域下文化建设指标体系及采集分析系统研发”(项目号:1291400002791)。

作者简介:王海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依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刘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