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体育养生在高职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014-12-08吴建婷

考试周刊 2014年86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终身体育

吴建婷

摘 要: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传统体育养生方法的健身价值及其对高校体育教育的促进功能,把养生思想和锻炼手段相结合,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的运动形式,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传统体育养生内容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不仅能促使大学生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还能促使学生注意身体内部的活动规律和运行机理,身心并炼,真正达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 传统体育养生 高校体育教育 终身体育

1.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

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并世代相传的、以生命存在和延续为目的的身体运动样态,它通过自身的姿势调整、呼吸锻炼和意念控制,使身心融为一体,挖掘人的潜能,达到预防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其基本内涵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的运动表现形式,根据动作的开合、屈伸、虚实等变化,要求动作与呼吸相配合,形成一系列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对人们的身心修养和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传统体育养生对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1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要以促进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运动的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而且要将体育运动作为增进健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为终身体育服务。现代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发展,涵盖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环境健康组成的三维体系。《世界卫生组织宪章》给健康下了定义:只有将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构成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有效地保证健康幸福的生活,这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是保证人体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周围环境达到和谐协调,可见体育与养生的目的一致,事实上二者是人类寻求健康长寿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内容。这种系统的生命观与健康观,正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所提倡的。

当下养生理论与现代健康教育思想发生越来越多的默契。传统养生功法练习不仅讲究动作轻柔缓慢、圆活自然,还讲究修身养性、精神内守、知足常乐。高校体育健康教育要让学生正确了解人体、理解健康的意义,从科学性、知识性方面为从事体育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注意对传统医学和体育养生学的学习。特别是应注意了解身体内部的活动规律和运行机理,实现身心并炼,与自然和谐发展;不能只注重生理上的健康,更应学会心理调节。“善养生者养内”就是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所有的内在器官都得到合理的运动锻炼。中国古代“导引”、“武艺”、“气功”都运用身体运动,在锻炼过程中注重身体与心境的双修,达到形、意、气三者相随相感,机体动静得宜的目的。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其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而且是一個人才培养的过程。高校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应吸取中华传统养生思想的精华,在养生锻炼中获得美化心灵、健康向上的力量和努力奋斗的进取心,培养学生追求进步的决心和品德,使学生具有创造精神、独立锻炼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形成品行端正、人格高尚的新时代风范。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进行现代教育价值的开发与研究,不仅有利于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发展,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体育思想有积极的意义。

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人的一生中受到的体育教育和培养的总合。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功能。大学生具有全面的、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身心处于全面发展阶段,是培养体育健身意识和形成体育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此时积极参与锻炼,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助于提高和保持大学生阶段生理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促使其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积极参与健身锻炼,使自己健康、愉快地生活和工作。通过传统养生思想的学习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实践,不断深化学生对体育健康课的认识水平,使学生正确理解健身的含义和方法,树立科学理性的终身体育思想,增强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不仅在体育技能方面得到逐步提高,而且在养生的“调心”过程中,使其思维能力与内心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应处理好教材的健身性、运动文化传递性和娱乐性的关系,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还应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有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使体育课教学既突出对学生全面整体素质的提升,又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发挥每个学生的个人独特优势和身体条件,实现完成教学任务与学生锻炼目标全面落实的有机统一。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由于本身具有民族性、娱乐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的功能,不但能促使高校学生在动作机能、意志力、身体素质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适时开展。传统体育养生顺应这一需求,内容丰富,一般受时间、季节影响较小,场地、器材很易解决,极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使大学生即使毕业走向社会,也能坚持锻炼身体,受益一生,而且能极大地推动社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2.3丰富高校体育教育内容。传统体育养生以导引术为首选,导引术集身体运动、呼吸运动和自我按摩为一体,它方法简单、风格质朴、易学易练。在演练过程中有养生健美、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祛病强身、增强健康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运动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内容简单朴素,在一招一式、一拳一腿中展示出浓厚的美学因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且大多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既有竞技性,又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其深邃的哲理、丰富的内涵是一些现代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如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太极拳、太极剑、扭秧歌等,要求学生在学习动作中保持动作美、姿态美,同时培养创造美、鉴赏美的审美意识。传统体育养生进入大学体育课堂,既可丰富当下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又可发展民族体育运动。养生运动形式主要是通过低负荷练习,达到畅通气机、舒筋活络的目的,慢节奏的练习、安定的心境可以调节当代大学生的心浮气躁的不良心态。21世纪的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要将体育教材内容的多样化与学生适应于终身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二者相结合,在保持竞技体育的个性魅力的基础上,发掘我国传统的体育养生项目,保持体育课堂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使学生在感受传统体育运动魅力的同时切实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当然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众多,不可能都引入体育课堂,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挑选具有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项目走大众化路线,对其练习方法和组织教学综合创新,使之更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锻炼需要。

2.4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丰富的体育思想;具有浓郁东方色彩及独特效果的健身延年理论和方法,反映我们民族的世界观、生命观及整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传统体育养生学在形成、发展和繁荣过程中融合了众多学说,可以说传统体育养生教育既是健康教育、养生教育,又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它的内容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传统体育养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认识人类对自然界的巧取豪夺必然导致自然对人类无情的生态报复,环境的恶化将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这印证了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哲学体系,也反映了实践对理性的思辨艺术。因此,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必将有利于人类生命质量的提高。“天人合一”的养生学原则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统一看做是一个整体,不仅有利于人类自身的调养,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也具有较重要的意义。传统体育养生的精髓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这与现在的教育观点是一致的,对提高大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将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大学生对文化的需求在更大广度和深度上交汇、融合,从中汲取思想精髓来指导自己的锻炼方式和生活习惯,使学生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受到启示,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已日益被西方科学所认识和接受,作为炎黄子孙,更应该继承并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精髓,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奋民族精神、延年益寿奋斗。

3.结语

高校体育教育应该吸收新的健身理论与实践,将课内教学与课外练习有机结合,以真正实现体育健康教育的多元目标。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及功法练习,对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教学中实施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更新教育观念,利用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从新的视角突破原有观点,将传统体育养生与学校体育改革推向一个新的理论高度,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养生》编写委员会.中国传统养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学校体育教育[J].铜陵学院学报,2009,8(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

[5]传统体育养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调节的作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中华养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科学化[J].搏擊·武术科学.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育终身体育
浅析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
情境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育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场域中的性别透视现象思考
高中体育教学要注意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对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终身体育习惯影响因素与策略
终身体育目标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初探
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