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主体特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4-12-08季顺华

考试周刊 2014年8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

季顺华

摘 要: 学生是教学活动体系的重要构建“部件”之一,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有紧扣学生、抓住学生、调动学习、发展学生,才能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完美结合”,达到教学合一、教学相长的目标。主体特性有效运用、学习能力培养,是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内涵。作者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教学实践体会,谈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特性的运用。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特性 教学活动

学生是教学活动体系的重要构建“部件”之一,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教學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有紧扣学生、抓住学生、调动学习、发展学生,才能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完美结合”,达到教学合一、教学相长的目标。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将学生纳入其中,将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活动“宗旨”、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笔者近年来通过对高中数学课堂的研析发现,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以解答问题为重点,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应付、强制接受的从属地位,主体特性不能得到展现和培养,导致教与学的“脱节”。主体特性有效运用、学习能力培养,是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师有效教学的内涵。笔者现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教学实践体会,谈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特性的运用。

一、抓住主体能动情感,以教引学,开展师生互动教学活动

高中生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实践训练,逐步形成了良好的主动学习意识和积极情感,但由于高中生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树立,容易受到社会或环境因素的“感染”,出现学习情感不稳定等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学生积极情感,设置生动、直观、融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情感,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等互动活动,深入研析数学知识点内涵,深刻探究数学问题案例策略,在师生互动中推进教学进程。

如在“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知识点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主体能动学习情感,先设置了案例:“某县消防大队接到火警预报,为了能够对火灾现场情况能够有明确的了解,消防队员先从城市地图上熟悉各个单位的未知,为更好地开展火灾救援提供条件,这一过程中蕴含了什么数学知识?如何运用科学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将学生引入到互动探知中,再设计如下过程,引导学生深入参与互动活动。

师: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的内容是什么?什么叫平面向量的基底?

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我们把不共线的向全x、y叫做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这就是平面向全的基本定理。

师:结合投影仪出示的图像,向学生讲解向量a的(直角)坐标及向量的坐标表示定义

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分析活动。

生:按照教师指引探析问题内容,说出解答问题思路。

师:结论:两个向量和与差的坐标分别等于这两个向量相应坐标的和与差。

同理可得: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此向量的有向线段终点的坐标减去始点的坐标。

结论: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坐标,等于用这个实数乘原来的向量相应的坐标。

二、抓住主体质疑特性,以教促探,开展问题解析教学活动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作为客观社会存在体,表现出对未知事物、自然现象及社会问题等方面强烈的好奇心理探知欲望。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学习对象数学知识,更要是锻炼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技能和方法。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将学习能力培养作为重要“使命”之一,充分利用学生主体质疑特性,有意识地设置具有认知冲突、解答矛盾等方面的“疑惑点”,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引导和指导学生深入感知问题内容,深刻掌握条件关系,准确探寻解题思路,有效掌握解题策略。

如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活动中,笔者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在学习认知该节课知识内容中存在“忽略公比q的取值范围”数列的公比。”让学生进行解析问题活动。在学生解析问题基础上,笔者设置某一学生解题过程向学生进行“比较”,学生对比思考发现,解题过程存在差异,产生疑惑,笔者此时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实时引导,从而认识到该问题解答中,表面上看,这种解题方法正确,负,而此题中无此规定,错误就出现在这个方面。这样,学生在教师设置的矛盾情境中深入研析,有效引导,实现了解析技能的锻炼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三、抓住主体反思特性,以评促思,开展双边讨论评析活动

自我剖析、自主思考、查找不足,认真整改,是高中生在数学学习实践进程中所形成的良好学习素养,也是学习对象主体反思特性的重要表现。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全程包办学习活动过程,应提供给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的时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要为学生腾出一定的思考、辨析、评定空间。教育实践学指出,数学学习的过程包含了“学”与“思”两个层次,其中,“思”是数学学习的较高形式,是“学以致用”、“行知合一”的重要表现。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主体反思特性,在评判指点学生学习活动及表现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辨析,深刻反思、认真辨析、自我剖析、查找不足,在评判他人的同时认识自身学习活动不足,获得科学的解题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评析活动时,要切实做好引导工作,同时要针对学生个体评析的内容和观点,实时做好指导和点拨工作,设置“偏离”预定的教学“轨迹”。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新课程要求,充分利用学生主体特性,开展师生互动、共同探析、双边评析等有效教学活动,实现教与学之间的深入融合,有效互补,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引导中职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策略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生物课堂趣味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实践探微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教学的教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