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回族聚居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固原市农村中学为例

2014-12-07古雅辉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3期
关键词:聚居区固原市体育教师

江 伟,古雅辉,汪 丹

(宁夏大学体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宁夏回族聚居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固原市农村中学为例

江 伟,古雅辉,汪 丹

(宁夏大学体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农村学校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落实“科教兴国”的基础环节。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回族人口占1/3,农业人口占2/3,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体育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宁夏回族聚居区大部分中学都在农村,该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与城市学校相比明显滞后。为此,我们对固原市农村学校体育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地区学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回族地区农村体育教育质量,促进回族聚居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宁夏回族聚居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广泛查阅相关著作、文献,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现状,为本研究的开展和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宁夏回族聚居区农村中学体育现状调查问卷》,对固原市5个县区中学体育教师发放问卷87份。发放问卷全部收回,回收率为100 %,其中有效问卷85份,有效率97.7%。

1.2.3 访谈法 走访固原市农村中学30所。观察体育课35节,面访学校校长15人,就有关问题进行访谈、了解。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及分析

2.1 体育师资队伍现状

2.1.1 体育教师数量及学历现状分析 在固原市农村中学调查的85名体育教师中,专职体育教师占总体的88.2%,兼职体育教师占总体的11.8%。中学体育教师持有专科学历及以上者为78.8%。从体育教师专兼职结构和学历来看,宁夏回族聚居区固原市农村中学缺少专职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中本科学历比例较小。

2.1.2 体育教师的性别、职称和年龄结构分析 宁夏回族聚居区固原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女教师较少,只占教师总数的11.8%,不利于中学男女分班教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招收女生比例偏小、女体育教师较难就业。调查显示,该地区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呈正态分布,结构尚合理,82.4%的中学体育教师年龄在25~45岁之间,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态势,但教师的职称分布不均,无高级职称教师,有57.6%的教师为初级职称,且年轻教师居多。从体育学科的性质而言,年轻体育教师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但同时教学经验不足需加强自身学习。

2.2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宁夏回族聚居区固原市农村仅6.6%的中学有标准田径场,66.7%的中学田径场只有200米。根据国家颁布的《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来看,固原市农村中学仅有13.3%的学校体育器材基本配齐,大多数中学体育器材缺口很大,无法满足体育教学需要。

宁夏回族聚居区本身经济欠发达,农村中学学校体育经费有限,大多数学校无力购买、维修体育器材和体育场地设施。同时,大部分学校过于强调地区的困难、消极等待,对实施体育教育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体育教师不注重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阻碍了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也是导致本地区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无法满足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原因。

2.3 体育教学现状

2.3.1 体育课开课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宁夏回族聚居区固原市农村中学开课率为100%,达到了相关规定。但体育教学较随意,自由活动较多,且体育课随意被文化课挤占的情况严重。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学生主要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与学校体育活动可有可无。此外,体育场地和器材的缺乏,也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的开展。

2.3.2 课程标准执行、教材的使用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与访谈发现,固原市农村学校体育实施过程中,在课程内容设置、课程目标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无法完全执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教材的运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兴趣及教学质量。调查显示,93.3 %的学校都使用统编教材或自编教材,6.7%的中学不使用教材。实施及使用自编教材的学校教材内容多为田径类、球类等项目,健康教育的内容、具有回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各校基本都没有开设。由此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宁夏回族聚居区农村中学贯彻实施得并不好,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教学评价单一,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亟待加强。

2.3.3 教学计划及教案的编写情况分析 调查发现,宁夏回族聚居区固原市农村有92.9%的中学都编制学期教学计划,但多数学校不能按照学期教学计划实施体育教学。教案的编写不尽人意,只有41.1%的教师每堂课都写教案,体育教学的随意性十分严重。体育教学中除了基本技术和技能的传授外,体育游戏、体育竞赛开展较少。

2.4 课外体育现状

2.4.1 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该地区大多数的农村中学都是口头上要求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但真正能够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校却少之又少。调查显示,宁夏回族聚居区固原市农村中学“两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都不能按要求开展。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是学校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大部分学生都被安排补习课或自习课;场地、器材缺少使很多学生失去锻炼的兴趣和机会。

2.4.2 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该地区只有26.7%的学校每年举办体育比赛,甚至有13.3%的学校不举办体育竞赛,也从不参加校外的体育竞赛。举办体育竞赛的内容较单一,主要是田径运动会和篮球比赛。此外,该地区有53.3%的学校未组织过课余体育训练,从运动队训练形式来看,大部分学校运动队的训练是为应付参加上级组织的运动会临时组建;坚持长年训练的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本地区经济较落后,缺少开展体育训练与竞赛的经费与场地器材,限制了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开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宁夏回族聚居区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数量及学历情况基本能达到国家要求。教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较合理,但女教师的比例小;教师本科学历比例较低,职称分布不均,高级职称所占比例较少。

3.1.2 宁夏回族聚居区农村中学体育经费严重短缺,体育场地、设施大多都达不到国家规定,体育器材普遍缺乏。

3.1.3 宁夏回族聚居区农村中学体育开课率为100%,但体育教学内容单调,不注重各类体育课程资源,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和民间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严重制约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

3.1.4 该地区农村中学课余体育活动开展较差,没有真正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课余训练与竞赛开展不尽人意,运动队多为临赛组建,赛后解散。

3.2 建 议

3.2.1 加强该地区农村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引入竞争机制,以向社会公开招聘体育老师;加强在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给予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以稳定体育教师队伍,减少人员流失。

3.2.2 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强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按照《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目录》要求,各学校应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同时,应因地制宜、修旧利废、自制器材,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3.2.3 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地方特色等方面创编地方性体育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爱好等不同特点,开设选修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2.4 注重民族传统体育和民间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打鉚球、摔跤、打瓦、弹腿、打木球、蹴球、抢花炮等既易于开展,又具有民族文化与健康价值的乡土游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工改造后引入课堂,丰富体育教学与课余体育活动内容。

3.2.5 加强对农村学校体育的检查督促,划拨部分经费定期组织农村学校体育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以此带动回族聚居区农村体育教学与课余体育活动与训练的开展。

G812.7

A

1674-151X(2014)03-103-02

2014-02-07

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NXZTY01);宁夏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E)NDSK09-29)。

江伟(1983~),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聚居区固原市体育教师
云南省“直过民族”聚居区教育扶贫问题对策研究
固原市原州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及经验启示
农民工家长投入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研究——以北京市某农民工聚居区的样本为例
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20160731”暴雨洪水分析
宁夏“六盘山旅游杯”全国诗文大赛评委名单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双语教育适用模式探讨——以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为例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社会工作介入途径初探
西北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研究——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例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