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谈体育教学中的特殊教育

2014-12-07冯铁男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3期
关键词:残疾儿童体育课体育教师

冯铁男

(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目前,随班就读已成为北京市特殊教育格局中的主体形式,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学生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他们在身体素质、运动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与普通学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而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对他们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这对普通中学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提升人格魅力,建立平等与交流意识

不论是健全学生还是有着一定残疾的学生,他们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对学习和生活享有平等的权力和义务。因此,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对他们的看法,不能心存歧视,要注重与他们的平等交流,体育教师的肢体语言、管理态度、交流形式应由传统的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以平等的人格尊重他们,以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对待他们,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们,在平等对话和肢体语言交流中营造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如此,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就会畅通无阻。师生间的交流畅通无阻,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能主动提出与自身相关的学习策略,以尊重、理解和真诚的心对待教师。

其次,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特殊学生的心理往往会心存自卑,要想改变他们,首当其冲就是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奥斯古德和塔南鲍姆建立的关于认知态度一致性的理论认为,教师的表扬或称赞有利于学生克服缺点、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对于这些特殊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教师的鼓励,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教师应该更多地进行适时的鼓励和口头的表扬,例如,“好”“不错”“有进步”“太棒了”等,这些口头的评定对提高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王×同学曾经是笔者所教的一个有着严重听力障碍的学生,即便上体育课她也需要配带助听器,从第一堂课开始,笔者就十分关注她,把她的位置调到前排,故意放慢讲话速度,不时地询问她是否听清楚。课上笔者会鼓励她跟着同学一起练习,并且及时给予鼓励。2周之后,笔者接到了她家长的电话,她的家长十分感谢老师对她女儿的帮助,说孩子现在越来越喜欢上体育课了,再也不会像从前一样故意逃避体育课了,觉得和同学相比自己一点都不差。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应充分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 尊重个体差异,制订个别化教学计划

体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更看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对于学生的运动能力也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学生本身在运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很难达到统一的教学要求,尤其是对待这些有着特殊障碍的学生,更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走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潜能并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因此,可以根据特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以此增加这些学生的成功体验,在教学中,则采用集体教学、小组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组织方式,使得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张×是笔者教过的第一个有着智力障碍的学生,从第一堂课开始笔者就看到了她的与众不同,上课站队的时候永远是站在队的最末尾,练习的时候永远是远远地站着看着,之后了解到她有着三级智力障碍。为了改变她,笔者制订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感受体育课;第二步,参与体育活动;第三步,按相应目标进行考核。在第一步的实施战略中,先从最开始协助老师拿器材开始,每当她同笔者准备器材的时候,笔者都会告诉她这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做,同时希望她也能跟着一起练习,从最开始的羞涩,到现在每节课前能够主动询问笔者是否需要帮助,大家都看到了她的改变,更感受到了她被需要的渴望。紧接着,笔者便实施第二步,加入到同学中,进行体育项目的练习,在实施这一过程中,遇到了一点小波折,那就是刚开始大家都不乐意和她同组练习,感觉她会成为小组的累赘,不过在老师的极力开导下,同学们还是慢慢接受了她,并且开始主动地帮助她,鼓励她。因此,很顺利地进行到第三步,在上学期学习的排球垫球中,相对于其他同学24个优秀来说,笔者给她制订了只要垫球12个便记为优秀的标准,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以及凭借张X自己的努力,她在排球这一项中,垫球15个,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对于这些特殊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肢体活动能力有限,学习动作较慢,完成动作质量较差,天长日久连尝试的勇气都容易丧失。对这些学生我们不能冷漠视之,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激励。学生只要敢于参与,只要有一点的进步,只要达到一个微小的目标,只要有一点拼搏精神的显示,就应该给予赞许和肯定,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自身的能力,从而提高自我评价水平,增强自信心。

3 夯实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

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勤于学习,不断充实,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永远给学生以充实感、新鲜感。对于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师来说,建立残疾儿童教学的新理念,构建残疾儿童课程内容,设置评价体系,以适应残疾儿童自主发展的需要,是特教教育中提出的更高要求。体育教师要善于学习和钻研专业理论,不断追求专业技能和教学管理的完美,不断探讨适应残疾儿童身心健康的教学方法,注重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逐步成为残疾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对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不在于教了多少年,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用心教了多少,我们虽不是从事专门特殊教育的老师,当面对这样一些特殊孩子的时候,同样有责任有义务让他们享受到参与体育的运动乐趣。我们不能够把他们与其他同学一起来对待,对他们的教育目标、指导思想、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应该有所区别,教师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在这方面的专业化水平。思想上,要平等对待他们,给他们一定的人文关怀,让他们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行动上,可以根据所碰到学生的自身特点,积极探讨制订出如何提高其自身的身体机能,增强其身心健康,提高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的好方法,并加以实施,让他们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4 注重和家长的沟通,构建与家长情感融汇的桥梁

要想对这些特殊孩子取得教学上的成功,还有一条那就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要摈弃以往体育教学与家长无关的想法,要让家长摆脱以往消极的安全第一的观念,要敢于让孩子参与到科学的锻炼活动之中,并加强与学校、教师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进程,注重日常体育活动的开展,将日常的间断性的体育课,延伸到日常的生活之中。积极构建与家长情感融汇的桥梁,让家长能配合老师,一起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在对张×进行教育教学中,笔者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接班之后没多久,便和她的家长通了一次电话,除了详细了解她的情况之外,还把笔者的想法告诉她的家长,那就是让家长能够配合老师,能够主动询问她在每节体育课中的表现,并及时给予鼓励。在最后的考核中,笔者还与家长商定让孩子亲自参与考核,以坚定孩子的自信心,正是有了家长的支持,张×同学一年来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阳光开朗了许多,会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并且能够和同学主动进行交流。

每一位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去聆听学生的心声,从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什么、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残疾学生同样是独立的、有潜力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体育教师要善于去研究学生,帮助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做学生的合作者。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位学生在体育课中都能快乐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有被爱的权力,而他们这些有着特殊残疾的孩子则是折翼的天使,他们更需要被爱。作为学生他们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更无权剥夺他们享受运动的权力,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享受运动的权力,这样,他们才会享受到被爱。

[1]郝传萍,卢雁,王洪云.北京市随班就读体育教师现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9),77-78.

[2]张立文.体育教学中智障学生自信心培养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2010(5)32-33.

猜你喜欢

残疾儿童体育课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如何与残疾儿童做活动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体育课
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要“全覆盖、零拒绝”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