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谈“个性化”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4-12-07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3期
关键词:教学风格教学效果个性化

赵 鑫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吉林 长春 130021)

现在,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正进行着这样一种变革,是课堂教学中学习目的、过程和手段“静悄悄的革命”。即以培养独特并身心和谐的“个体”为目标,并按照“个体”身心变化发展规律的过程,进行针对不同“个体”所采取的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为手段的“个性化”教学。而笔者作为体育学科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者见证了体育课堂、教师和学生的改变,感触良多。

1 区别传统、提高实效

体育课堂“个性化”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简单模仿、依葫芦画瓢、千篇一律,这样的教学无“个性”可言。倡导的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让学生主动探究、乐于参与,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差异性地教和学,实现因材施教。而在体育课堂中采用“个性化”教学中的“学习进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速度和能力,确定并完成不同的学习进程和任务,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产生教师与学生的共鸣,尊重教师的差异性和学生的个性化。

比如,在“个性化”体育单元教学中加入了“前测”“中测”和“后测”的三次检测,实时监控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幅度,将学生学习进程量化,使教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水平。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有一次“后测”,恰恰忽视了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过程,而学生“个体”则被淹没在了“整齐划一”中,教师也缺乏最有效的“着力点”,有劲使不上。

2 个性教学、教师创新

“个性化”教学是一种改革,更是一种创新。而教师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和学识、阅历等方面的区别,决定了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的差异性和创造性。教师教学的“个性化”,不但是对教师的尊重,也能使教师按自己的意愿创造课堂,在“个性化”教学中产生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学生则从不同风格的教师身上受到情感和理智、行为与人格的多方面感染,学生的思维也会因教学风格的多样化,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提高学习的兴趣。一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学风格会对学生产生不同影响,进一步发展其“个性”,让学生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和求知的智慧。

比如在“个性化”教学中,体育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也得到了重视,并将不同的教学风格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让不同年段的学生接触适当的教师,基本确立了低、中、高3个年段的专职体育教师。

3 激发兴趣、尊重差异

“个性化”学习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生需要什么,教师便授予什么,学生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不要求学会全部知识,而是在自主学习中根据“个体”特征,适当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兴趣和个性特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而通过“个性化”教学则降低二者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其中,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诸因素中最明显的,在传统教学中会经常会出现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有的学生练习很认真,有的学生却无精打采,就是因为兴趣不同,导致心理活动水平的下降,身体机能未被激活,大脑处于抑制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下活动,学生不仅学不好,还可能出现意外伤害事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但采用“个性化”教学后,通过不同层次学习任务的确立,在增加学生选择性的同时,兴趣也随之增加。而“个性化”学习中的合作学习,也增加了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既有组内交流和组间交流,也有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在面对共同的问题和任务时,通过合作,集思广益,让所有人参与其中,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再者是性格区别。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活泼、开朗、反应快,运动能力强;而内向型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则显得性格孤僻、反应较慢,运动能力也较弱。若果教学中忽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运功负荷和强度安排不合理,就会造成“吃不饱”或“吃不消”的情况,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但在“个性化”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性受到尊重,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因势利导得到开发,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不用再去迎合教学的“整齐划一”,而是教师去适应学生的内在差异,并要为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通过多种策略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能体会到教师的指导、帮助,不但满足人性的共同的发展,个体的差异性也会得到发展,这样才会让学生主动探究、乐于参与。

猜你喜欢

教学风格教学效果个性化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中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现状的调查研究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与分析
高校数学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中国教师教学风格研究综述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