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时间节点 各施指导方法

2014-12-06钱明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315700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垫球传球教研

钱明明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315700)

抓住时间节点 各施指导方法

钱明明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315700)

有效的教师培养必须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教师的学习有个人的、实践的、默会的特点,然而,学习既是个体化行为,也是社会性活动,个体的知识建构过程和指导过程是不可分离的。教师的成长在课堂,课堂教学指导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过程,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研员要在教研活动中指导教师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形成更为丰富和更趋近教育本质的见解,从而可以持续不断地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一、课前分配任务

所谓课前分配任务,是指导者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在听课前给听课者分配听课任务,以提高听课的针对性与目的性,避免听课的随意性与盲目性,从而增强听课质量,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在通常的教研活动中笔者发现,没有任务的教师大多抱着放松的心态,随意地看看,听听,等到评课环节,让他们评一评课的优缺点时,比较肤浅,对问题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听课、评课效果较差。而分配了任务的教师,根据各自的具体任务如,观察记录教师的教学活动:讲解、示范、队伍调动、场地布置、教法运用等视角;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听、练、悟、提问、讨论、情绪及测量练习密度、运动负荷等情况,在专注地听、看、记、想。在评课环节,言之有物,对记录的情况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数据、能比较客观地指出问题,对问题有较深的思考,提出的建议较合理。在使用课前分配任务时需注意以下二点:

1.分配任务时,根据听课者能力特点确定任务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让队伍调动能力差的教师专门来记录分析队伍调动情况,通过看、听,让他们有直观的、感性的认识,通过想、记有理性的思考,使他们以后能在课前更周全地思考队伍调动情况。

2.运用本方法时,要准备好可供简单操作的听课视角记录表,以方便记录。记录表可根据上课的顺序、听课视角、效果与点评等要素来设计。

二、课中适时点拨

所谓课中适时点拨,是指在体育课堂中出现教学问题,上课教师并没采取措施,指导者选择合适的时机,悄悄地对教师进行点拨,以及时解决课中问题,改变教学景象。例,笔者对一位新教师进行常规课堂教学指导,他在学生开始练习后显得无所事事,对学生的错误动作熟视无睹,更谈不上有相应的纠正措施。为了提高他的纠错能力,笔者示意他走到场边,悄悄地把学生垫球的错误动作一一指给他看:第一,准备姿势不正确;第二,垫球时两臂没夹紧;第三,垫球时用力不协调;第四,垫球后身体重心没跟上,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纠正学生的垫球动作。他边听边点头,然后吹哨召集学生, 进行纠正,提出明确的动作要求,此时学生听的特别认真,边听边看边领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教师边观察边指导,学生练习效果有明显改观。在使用本方法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要尊重教师,不要破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择时要巧,在学生练习时进行点拨;不要妨碍学生练习,点拨时稍离开练习场地。

2.指出问题要准,语言要精;说话要轻,用时要短。

3.本方法适用于对新教师的常规指导,新教师可塑性强、接受快,课中择时指导,对新教师的触动大,领悟深。

三、课后问题剖析

课后问题剖析,是针对教师课中出现的教学问题,运用有关课标精神与理念、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动作技术原理等专业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剖,以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加深对课标、对教材、对学生、对体育教学规律等的理解,优化教学行为。

课后问题剖析首先是问题反馈;其次是启发教师反思;再次是剖解问题并纠正。例,一位教师新授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他对学生一再强调传球要平直,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传出的球呈抛物线。课后笔者和该教师交流:“在教师强调传球要平直后,为什么还是有学生没做到?”要使学生掌握动作,得先让学生理解动作。攻防是篮球运动最大的一个特点,把为什么要传得平直解释一下,直线传球速度快,抛物线传球球飞行时间长容易被抢断,只有学生认识到位,才会有意识地去改正动作。要挖掘教材的内涵价值,备好教学策略,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运用本方法需做到以下三点:

1.指导者听课投入眼光要敏锐,以便及时发现各种教学问题并做好记录。

2.课后与教师交流态度要诚恳,要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受惠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忌用讽刺挖苦的口气。要善于倾听,要让教师表达出自己的教学观点,了解教师的想法,切忌一言堂、单向灌输。

3.找出问题的根源,分析要有理有据。指导时既要让教师透过问题发现自身的不足,更要让教师知道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明确努力方向。

教师业务的提升需要理念、需要激情、更需要积累与内化。课前分配任务、课中适时点拨、课后解剖问题是从三个不同的时间节点,不同的角度来引领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探讨、实践,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驾驭课堂。笔者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采用以上三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反响。

[1]邓若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要有正确的思维[J].中国学校体育,2013,1.

[2]杨杰.成长在这里加速[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5.

[3]五晓春.给教师一件“新武器”教育诊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0.

猜你喜欢

垫球传球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排球正面双手自垫球教案
论体教学生足球训练中传球技巧的掌握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提高排球自垫球技术“四策略”
篮球“五星传球”的组织与教法
垫球启蒙
一个教学片断引发的争议与思考
浅谈篮球运动中传球技术的重要性及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