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2014-12-05吴雪明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9期
关键词:德育体育课堂

吴雪明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中学,江苏 苏州 215217)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吴雪明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中学,江苏 苏州 215217)

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呢。本文从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细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三方面出发,分析了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以期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1 研究背景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学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体育教学能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实施教育,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做人,促进身心健康成长。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的体育教师只注重技术技能的传授,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却忽视了,这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作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培养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发展学生的个性,锻炼意志,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呢?笔者总结了几点方法,和同行进行交流。

2 教学细节中渗透德育

2.1 教师表率、以身作则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体育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工作态度,优美的示范动作,高超的教学艺术,这样会给学生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心灵震撼,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好榜样。同时,体育教师的以身作则对学生的感染,具有无形的德育渗透的作用。如教学中的热身活动环节,有很多教师喜欢叫学生集体跑多少圈进行热身,自己却站在跑道边上看着学生跑甚至坐下来休息,这样的行为无形中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使学生情不自禁产生这样的想法:“老师都不跑,还叫我们跑,管它,随便跑跑算了。”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跑步,边跑还边鼓励他们:“努力!加油!”或“坚持就是胜利!”,这样无形中就会给学生带来精神鼓励,学生跑起步来越发变得更加认真,更加努力。又比如,有些项目练习会造成学生的衣服变脏(蹲踞式起跑和原地侧向推铅球动作练习),部分学生因为怕脏而不愿意参与,这时教师就应先带头示范练习,带动学生完成动作,学生在“榜样”的感召下,自然会用心练习。所以,教师育人必先育已,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全体学生,号召和鼓励他们“向我学习”,像老师那样勤奋求知、刻苦锻炼、顽强拼搏、勇于进取。身教重于言教,只有时时处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和情操去教育和影响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2.2 课堂常规、循循善诱

课堂常规是一节体育课顺利进行的保证,在体育教学中就可以以学生在课堂上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些基本的要求包括上体育课的服装、病事假的请假制度、上课迟到早退的规定以及学生上课的基本要求,落实这些课堂常规和对学生的约束,就可以养成学生听从指挥、服从纪律的优良品质。如体育课的开始阶段是让学生明确课程的内容、任务及要求,同时还要查看学生的出勤,以及有无见习生的安排。加强出勤的管理,如学生出现姗姗来迟的现象,就应该循循善诱进行德育教育,强调服从纪律的重要性,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在逐步规范中自觉地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

3.1 寓德育于教材中

教学内容中,寓有明显的积极因素,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剖析教材各环节的教学特点,努力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基础知识教学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同体育类型的教材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根据各类教学内容制订出德育教育计划,如利用中长跑项目来锻炼身体,提高心肺功能,当学生跑完规定的距离,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向学生提出加跑一定距离的建议,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撑跳跃教学中,学生完成一定高度的练习之后,适当再提高器械的高度,或是加长起跳距离等方法,都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又可增进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美德;通过接力跑、拔河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韵律操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陶冶其美的情操和提高审美能力。

在体育教学或训练过程中,学生会经历大强度的练习或训练,其中会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此时,教师应把握机会,有意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可以让学生在更多的活动中尝试、感受成功与失败,这样既煅炼了学生心理的承受能力,又能让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知识,向更大的极限挑战。

3.2 寓德育于比赛中

体育比赛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有其不断完善的规则,参与其中便会使学生懂得集体或社会对个体的期待和行为规范要求,也能够使学生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如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足球比赛,它要求队员之间要团结协作,要服从裁判、尊重观众,要正确对待比赛、正确对待胜负等等,从而使学生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并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不服输、集体利益至上的优良品德和临危不乱、不急不躁的心理素质。

3.3 寓德育于游戏中

体育游戏也是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很多大的原因也是从喜欢体育游戏开始的,很多的体育游戏有规则的限制,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游戏教材中特定的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德育教育,特别是游戏中的诚信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

比如在体育游戏“捕鱼”中,一定要强调在捕到“鱼”时,“网”一定不能破,否则捕到的“鱼”不算。而“鱼”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跑动躲藏,跑出区域也算是被“网”捕到,让同学们在游戏过程中既玩得开心又能得到纪律性教育;为了能够尽快捕完鱼塘中的“鱼”,此时更需要与同伴齐心协力,借此来引导学生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使学生更能为集体争得荣誉,从而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的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4 教学评价中渗透德育

4.1 捕捉评价、生动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身体活动中的表现,随时注意课堂的变化,对学生思想行为上出现的问题,教师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进行处理,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一次技巧项目测试中,测试结束后只剩下几个同学收拾垫子,下课前的课堂总结中我针对此事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和热爱集体的思想教育,后来该班互帮互学、关心集体蔚然成风。如在进行实心球教学时,有的同学捡远的,并常帮别人多捡一个,而有的同学恰恰相反,专捡近的,甚至多捡一个自己留用,这两种不同的思想意识,教师应及时教育,发扬好的思想行为,对不良的现象要及时纠正,防止其影响的蔓延。因此,我们要善于从一些典型事例入手,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受到深刻教育,其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4.2 适时评价、鼓励引导

在体育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自觉、勇敢、顽强多加以表扬,而对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鼓励与帮助。如体育教学中安排耐久跑练习,学生普遍对这个项目兴趣不高。所以,在课堂上往往躲躲闪闪,借故身体不舒服,常用请假等手段消极地躲避练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让学生以不怕困难的态度进行练习。同时,应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方面想办法。

再如队列、队形教学,教师要统一指挥,留心观察每一位学生,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学生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应刻苦认真、遵守纪律,培养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良好作风。在其他项目的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实例,让他们意识到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4.3 及时评价、表扬鼓励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点,善于启发、诱导,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教学过程中,要对发生的不能预期的事件,教师要及时的进行评价,要抓住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如在班级的篮球比赛中,学生由于比赛过程中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教师要抓住这些事件给当事学生表扬和鼓励,还应该向其他学生进行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德育教育;对一些不良的事件,要指出要害,同时进行和不良习惯和行为做斗争的德育教育。

5 结 语

总之,在体育课教学中,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应有预见性地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客观、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思想品德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景、情景交融,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炼之以意、持之以恒的效果,使学校体育在德育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让体育课成为德育教育的摇篮。

[1]李样.健康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邓树勋.体育与健康[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3]丁官波.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6).

[4]张建平.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2013(3).

[5]吴云燕.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1).

[6]张慧珍.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运动,2013(16).

G80-05

A

1674-151X(2014)09-063-03

2014-07-25

吴雪明(1966~),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德育体育课堂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们的“体育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