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2014-12-05程学超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9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院校高职

程学超

(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61)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程学超

(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61)

当前,关于我国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对教学模式的概念与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详细介绍了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类型;最后,对构建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应遵循的教育理念、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建立及成果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所帮助。

1 教学模式概述

1.1 教学模式的概念

“模式”一词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十分常见,西方学术界认为模式是指理论与经验之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领域中,教学模式始终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基本上是指教学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表现形式。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教学活动的框架结构。可以说,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教学模式的内容

1.2.1 教学理论与指导思想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思想理论作为基础,教学模式也不例外。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思想理论基础就是高职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最终完成高职体育教育的教学任务,实现高职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1.2.2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说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和主导,对教学模式的程序及安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教学的其他环节有着制约作用,尤其对于教学评价起到了标杆和尺度的作用。

1.2.3 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也称教学过程,指的是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按照一定的要求并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通过学习知识进而认识客观世界,从而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1.2.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按照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手段对教学程序及教学效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从而提出改进教学的信息以及对被评价对象作出资格认证。

1.3 教学模式内涵分析

所谓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理念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各种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与构架。

早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便提出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就是最早的教学模式,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史的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虽然我国的教学模式产生的时间很早,但是我国的体育教学模式则产生得较晚,不论是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士兵的体操训练,还是50年代苏联的技术技能体育模式,都是现代体育教学模式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和借鉴。

现如今,社会、科学、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由于学习和参考了许多外国优秀的教育理念,因此我国的教学模式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改变,不再是传统的单一化模式,而应向多元化教学模式发展,这同我国众多学者、专家、教师的研究努力是分不开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要想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树立创新理念,不断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水平人才。

2 高职体育教学模式

2.1 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模式

由于全世界教育发展的总方向都是提倡素质教育,因此我国也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把素质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进方向和最终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开始逐渐向生理、心理、社会等全面发展,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无庸置疑,现如今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培养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其中作为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主要表现在其体育价值方面,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也在改变,现如今人们对体育有了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三方面的全新理解。大众不但重视体育运动对强身健体的效果,而且更重视体育的娱乐与教育功能,希望体育带来的是身心的双重锻炼。由此可见,我国高职体育教学模式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不但关注学生体质的增强,而且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文化素养及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形成,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全方位高素质人才。

2.2 “终身体育”与体育教学模式

“终身体育”是新时期我国体育教育所提倡的全新理念,因此高职体育教学也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精神,将其融入体育教学模式中,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从而对高职体育教学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 构建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要遵循的教育理念

3.1 “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

“健康第一”在高职体育教育思想中属于比较广义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力求将学生的身心都培养成健康的状态。从人类发展规律来看,健康是参与一切活动的根本保障,因此,在教育系统中处于关键地位,而体育教育这一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健康是首要的教育目标。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高职体育教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但是本质不会改变,因此高职体育教学模式要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方针,是体育教育取得更好的成绩。

3.2 “终身体育”思想

终身体育指的是一个人终身接受体育指导与教育并终身参与体育活动,这是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使学校体育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关于体育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是目前体育教育领域十分热门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主要利用科学系统的理论来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观察教学理论及实践的实施,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多元化、科学化以及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体系。当前,“终身体育”的思想已经成为了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终身体育”的思想也为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体系的建立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在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便在于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术,但同时这也是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对学生正确理念和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3.3 “素质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思想是我国目前十分重视的一项教育理念,这一思想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通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全方面的能力来提高其整体素质和修养。人的素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不仅包括智力性素质,而且包括心理、品格、意志等非智力性素质。素质教育就强调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环境、遗传、教育等正面因素的影响以及知识讲授、性格塑造、能力培养等多种手段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有效发挥,从而使学生得到科学、系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

3.4 与职业特色相结合的思想

高职体育教学模式要与职业特色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都是照搬照抄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系统,严重脱离高职体育教学的实际,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身体素质的发展。并且因为不同的职业还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职业对于从业人员身体素质以及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高职体育教学一定要根据不同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授学生必要的常识帮助其预防职业病的产生。

4 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4.1 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为主

4.1.1 教师传授教学模式 在教师传授教学模式教学当中,教师主要是进行动作示范和讲解,这种方式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也能快速掌握所学技能。

4.1.2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式是与教师传授式相对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通过与其他同学相互指导和学习的方法来共同提高,对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4.1.3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所谓引导发现式,主要指的是将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注定的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4.1.4 程序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基本动作的掌握,最关键的辅助教学环节就是课堂评价,让学生随时了解自身情况,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最终做到标准规范。程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2 锻炼身体、发展体育素质为主

4.2.1 发展运动能力 高职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逐步增强动作技术难度和强度,这样更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

4.2.2 处方教学 所谓处方教学,主要指的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性格、性别等各项信息的不同而制订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处方教学使学生懂得科学安排训练的重要性。

4.3 心理因素为主

心理因素主要是指以心带身,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努力达到一种身心平衡的状态。情境教学就是以心理因素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概念以及表象来制造出一种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此情境中更深刻地感受与体会,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快速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5 结 语

总而言之,高职体育教学模式作为其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制订了适合本校发展的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其体育教学模式在贯彻以及实施“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学生正确健康观的树立、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团队精神的培养等多个方面也具有显著的效果。由此可见,科学的体育教学模式必然能够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1]曹桂祥.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2009(6):72-73.

[2]刘喜林. 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61-63.

[3]羌梦华,凌齐.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6):87-89.

[4]赵晓翠,张才成.对构建高职体育教学模式问题的研究[J].科教论丛,2006(6):255-256.

[5]黄海波,周文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1(6):81-83.

G807.4

A

1674-151X(2014)09-038-03

2014-07-23

程学超(1973~),讲师。研究方向:高职体育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院校高职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