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与竞赛规范化影响因素探究

2014-12-05崔宏愿李建臣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9期
关键词:规范化竞赛舞蹈

崔宏愿,李建臣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与竞赛规范化影响因素探究

崔宏愿,李建臣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体育舞蹈在我国许多城市发展势头良好,当前我国已然发展成为体育舞蹈大国,在国际赛事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体育舞蹈的学习的行列中来。本文从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规范化的视角出发,努力深化体育舞蹈教学和体育舞蹈教育实践,尤其是使一些希望以此为事业的学生有良好的、扎实的专业基础,进一步推进、完善我国体育舞蹈社会化发展进程。

青少年是个活跃的群体,青少年阶段是个人成长的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作为体育舞蹈主要参与者的青少年对体育舞蹈的初步认识决定了其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作为体育舞蹈新鲜血液的青少年,兴趣俨然成为学习的最大动力。因此,在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舞蹈意识,让兴趣变成喜爱,保证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这样才能保证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规范化长远而深入的研究,才能使我国体育舞蹈在发展和创新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规范化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络杂志,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等官方网站,收集、整合、分析有关体育舞蹈教学规范化的相关资料。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访谈部分体育院校体育舞蹈专项教师,体育舞蹈公选课教师,资深体育舞蹈业余培训班教师等,为本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2.3 实地考察法 通过走访北京、河北、湖北、上海等地的体育舞蹈中专院校和业余培训班,进行实地考察,为本文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1.2.4 观察法 观摩2013年第二十三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21岁以下组别,2014年全国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青少年优秀运动员日常训练。

2 影响因素

2.1 社会的重视程度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第二课堂”“阳光体育”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体育舞蹈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追捧。当前我国体育舞蹈的学习途径主要有体育舞蹈专业院校和体育舞蹈业余兴趣班两种,但两者都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既然不是义务的那就意味着盈利。在当今“拜金”“物质”等不好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很多人都只追求利益,完全不顾教育的本意。一些培训机构甚至是专业院校,想方设法降低成本,用较低的费用聘请非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师,这些教师几乎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体育舞蹈训练,更不懂得制订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教学计划。

作为体育舞蹈传播者应该传播正能量,不仅要宣传体育舞蹈通俗、易懂的舞蹈特点,更要宣传体育舞蹈的舞蹈意识,舞蹈动作技术的规范化,要合理地整合市场资源,为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2.2 教师的综合素质

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师是体育舞蹈教学的直接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具体实施者,担负着为国家培养、输送高水平运动员的任务。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后续人才的培养,更关系到体育舞蹈教学规范化的建立和完善。

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师的思想意识、文化程度、技能水平的高低能够量化教师在教学方面和科研方面的能力,从正面反应出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师的个人综合能力。由于体育舞蹈并不是传统的体育项目,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专业体育舞蹈教师数量较少且水平参差不齐。当前体育舞蹈教师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有多年教学经验但并非科班出身的老教师,他们普遍学历偏低、思维僵化、创新意识较差;另一种是科班出身,从各大专业院校刚毕业的专职体育舞蹈教师,这些教师有较先进的专业知识,但教学经验不足,且普遍缺乏耐心。这种极端的分化,势必会影响青少年体育舞蹈的规范化教学,不利于体育舞蹈后备人才的培养,更不利于体育舞蹈在我国的长效发展。

2.3 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是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影响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规范化的主要因素是个人成功动机的强弱。通过调查走访得出,学生的成功动机与体育舞蹈的竞技性、娱乐性、社交性、技巧性和国际性等主要特征相吻合,所有的这些特性都与青少年的性格爱好所吻合,加上体育舞蹈热情、奔放、高雅和洒脱等独特魅力给学生带来欢乐的同时,已逐渐成为社会交往、拓宽视野的重要手段之一。成功动机强的学生,对成功的渴望程度较高,因此经常主动学习。经调查显示,主动学习的学生普遍运动成绩比较好,主动学习的学生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他们都知道“学”,并且会学,他们在课上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教学,课下主动练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效果自然比较好。成功动机弱的学生,对成功的渴望程度较低,经常被动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无法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教师让练习的时候糊弄了事,私下不主动学习。肌肉是有记忆的,没有让肌肉得到更多的锻炼,肌肉形不成良好的记忆,自然学习效果不好,成绩也不尽如人意。

2.4 学生的性别比例

体育舞蹈是一项比较特殊的运动项目,它需要不同性别的两个人来共同完成舞蹈动作。虽然各大专业院校或兴趣班在报名时没有性别方面的特殊要求,但理想的性别比例永远都是1:1,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一个固定舞伴,才能进行正常的舞蹈教学。

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很多家长还是希望男孩子应该学习一些跆拳道、武术、散打之类的运动项目。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大多数的男孩子不愿意学舞蹈,他们觉得舞蹈会削减一个人的男子气概,只有少数的男孩子会发自内心的喜欢舞蹈。这就导致现在我国青少年体育舞蹈后备军男少女多现象的出现,这显然会影响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的规范化,从宏观角度出发这更不利于我国体育舞蹈事业的长效发展。

2.5 教师的进修培训

体育舞蹈专职教师很少会主动出外学习或参与定期的培训。老教师通常没有那么大的心气儿,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不够。年轻的专职教师,曾经作为选手的他们无论是为了比赛、学习,还是挣钱,常年东奔西跑,身心都已相当疲惫。当了教师后生活、工作相对稳定,惰性却大大增加,这就导致教师专业知识没有及时更新,知识框架不够先进,理论知识跟不上当下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跟当前教学方法存在偏差,无法跟上当今时代的潮流,有效知识传递大打折扣。学生即使学了这样的知识,也不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提供良好的助力。按照当下的体育舞蹈的现状来分析,本科学历的舞蹈教师已不能达到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和满足舞蹈教学改革的需要。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级舞蹈教师不但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能力,还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科研水平,这些教师才是当今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所需要的。

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师除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更要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自我的意识。因此,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师必须在思想上重视外出学习和定期培训,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综合能力,提升社会竞争力。

2.6 体育舞蹈教材

由于体育舞蹈是一门综合学科,涵盖的知识面广,形式和内容复杂,因此教材选用得是否得当很重要。好的教材会对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一本好的教材中要明确青少年体育舞蹈学习者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有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有明确的符合青少年生理机制的训练负荷,更要有明确、科学、合理、系统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层面实现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的规范化。

3 竞赛与竞赛行为的规范化

3.1 竞 赛

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照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更是选拔优秀运动员的主要途径。青少年体育舞蹈学习者通过日常学习、训练,不断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竞技能力,只有通过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这与上文提到的成功动机是相吻合的,可见,以赛代练是提高竞技能力的有效手段。

青少年体育舞蹈竞赛规范化是指青少年体育舞蹈竞赛必须根据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长期目标,组织的有特定内容的竞赛,要符合青少年体育舞蹈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要达到教学环节中的阶段性目的。作为教师、家长、社会成员,要鼓励青少年体育舞学习者多参加规范的体育舞蹈竞赛比赛,即由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或中国国标舞总会举办的大型、规范的体育舞蹈竞赛。切忌为了拿奖满足个人自尊心,胡乱参赛,那样只会浪费时间、金钱,得到一些含金量较低的成绩,反而不利于个人体育舞蹈的发展。

3.2 竞赛行为竞赛行为是指运动员的竞赛态度、赛前准备、临场表现以及对方在比赛中的综合表现等。在我国现有的体育舞蹈竞赛中,部分组织者为了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比赛获取更多的利益,不用规范的竞赛规则,组别设置过细,奖项设置过多,都大大影响着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的规范化。

3.2.1 竞赛态度 体育舞蹈归根到底是一项竞技运动,竞技体育就是要有输赢、要分出高下的残酷运动,而在众多的参赛队员中奖杯却只有一个。作为个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大家的天赋并没有太大的差距,拼的就是综合实力,谁有实力谁就有机会站到领奖台上,青少年们有的是热血,都会为了拿到冠军而努力。当然体育舞蹈作为竞技体育的一部分,比赛中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冠军最终花落谁家谁都不知道。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的舞蹈教学中灌输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告诉学生,是比赛就会有输赢,赢了不要掉以轻心,输了回去继续努力,要正确的对待比赛结果。

3.2.2 赛前准备 青少年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成长阶段,生理发育尚未完全,心理素质有待加强。对于经验不丰富的青少年体育舞蹈学习者来说,参加比赛前的心态是很复杂的,此时教师应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阴影克服心理障碍,培养他们正确对待比赛的态度,调整心态,做好充分的赛前准备。

3.2.3 临场表现 青少年体育舞蹈学习者若想参加比赛,重要的一点就是熟悉并遵守规则,要清楚哪些舞种是逆时针绕场比赛,哪些舞种不需要绕场比赛。在日常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对青少年体育舞蹈学习者进行思想教育,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参加正规比赛,锻炼他们刻苦训练、不惧怕失败、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告知他们在比赛中应放平心态,专注于自己的舞蹈,建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切忌过于关注对手,为了吸引裁判而咄咄逼人,避免情绪起伏太大影响自己的临场发挥。

4 结 语

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舞蹈是一项实践性活动,要不断完善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的规范化,就要按规则办事。这就需要所有体育舞蹈参与者在生活中和学习中不断探索,所有人都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去做,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有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来引导,还要辅之以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方法。这就要求青少年体育舞蹈组织者要提高规范化重视程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如此下去,才能建立规范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完善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规范化。

[1]张兴梅,林闯.普通高校中体育舞蹈教学价值探析[J].大舞台,2014(2):178-179.

[2]周振乾.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多元化初探[J].考试周刊,2014(25):121-122.

[3]杨新葵.民营青少年体育培训学校可持续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4]张恒.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体教学: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实践性教学方法实施规范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61-62.

[5]周小丹.青少年体育舞蹈意识培养的探析[J].运动,2013(5):106-107.

[6]潘峰.体育院校体育舞蹈专项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7]韩金勇,何佳莉.论影响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因素[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105-107.

807.3

A

1674-151X(2014)09-016-03

2014-08-04

崔宏愿,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规范化竞赛舞蹈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时间都耗在表表、牌牌上 变味的规范化令人厌烦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地方立法调研规范化建设探析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计岁的规范化与年谱编纂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