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生活习惯的危险因素
2014-12-03关宝生王艳秋尹相林李若男周宪君杜文彦邱洪斌
关宝生 白 雪 王艳秋 尹相林 李若男 周宪君 徐 辉 杜文彦 邱洪斌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部分患者后期可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近年的很多研究发现,生活习惯与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和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生活习惯中影响痛风/高尿酸血症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痛风/高尿酸血症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确诊的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组成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非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为对照组。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468份,全部回收,回收率为100%,剔除填写不完整或不准确问卷9份,最终459份进入分析过程,资料利用率为98.08%。其中,病例组153份,对照组306份,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痛风的诊断目前尚无金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的诊断标准:(1)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体;(2)有痛风石;(3)具备下列中的6项:①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②炎症在1 d内达到高峰;③单关节炎发作;④关节发红;⑤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⑥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⑦有可疑的痛风石;⑧高尿酸血症;⑨X线片:关节呈对称性肿胀,不伴骨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⑩关节炎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并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痛风。
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2〕:男性血尿酸≥420 μmol/L;女性血尿酸≥360 μmol/L。
1.2.2 调查方法 参照国际抗风湿联盟和中华风湿病学会制定的流行病学调查提纲,结合本研究实际情况设计调查表,调查内容分为两部分:(1)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指标;(2)研究对象生活习惯指标。
本次调查由统一培训的教师和学生完成,统一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定义、诊断标准以及检查方法,按照统一编制的调查表,通过询问被调查人本人、查阅病例或询问知情人完成问卷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
1.3 统计分析 应用SAS 9.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分析和秩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
表1 两组性别和年龄配比条件均衡性比较〔n(%)〕
2 结果
2.1 秩相关分析结果 本次对人群的饮酒情况、家人吸烟情况、周围人吸烟情况、运动情况、疲劳情况、精神紧张情况、喝茶情况、喝咖啡情况、作息是否规律和饮食是否规律等10个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饮酒、周围人吸烟、疲劳、精神紧张、喝咖啡与患痛风高尿酸血症负相关(rs=-0.193 03、-0.257 55、-0.285 79、-0.277 75、-0.226 96,均P<0.000 1),运动、作息规律、饮食规律与患通风/高尿酸血症存在正相关,(rs=0.188 33、0.359 75、0.423 70,均 P<0.000 1),家人吸烟情况(rs=0.018 59)和喝茶情况(rs=-0.083 85)与是否患有痛风/高尿酸血症不存在相关性(P>0.05)。
2.2 Logistic回归多因素模型分析结果 本研究经过变量赋值(表2)以及与各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检验后,共8个因素进入多个自变量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以α=0.10为检验水准,针对选入的8个变量,分别选用不同的slentry(筛选变量进入模型时的显著性水平,简称为sle)和slstay(将变量剔除出模型时的显著性水平,简称sls)进行多个自变量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依次选择筛选变量sle=0.10,sls=0.15建立模型,共有6个变量纳入模型,所建立回归模型如下:Y=1.412 4-0.381 6×1-0.426 9×2-0.502 0×4-0.697 6×6+0.497 6×7+0.794 1×8。
多个自变量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饮酒、周围人吸烟、不感觉疲劳、不喝咖啡是痛风/高尿酸血症发生的保护性因素、不规律的作息、不规律的饮食是痛风/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见表2~表4。
表2 对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赋值情况
表3 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表4 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结果
3 讨论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生成过多及(或)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水平增加,并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人体内由于缺乏尿酸酶,不能将嘌呤分解代谢产生的尿酸分解为可溶性的尿囊素排出体外,使尿酸成为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影响体内嘌呤水平的因素除了饮食因素、环境因素,还有生活习惯等因素〔3,4〕。
大量研究表明,性别和年龄与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同时,有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在新生儿出生时浓度最低,出生24 h后开始上升,3 d后基本稳定至青春期。而男性和女性青春期以后血尿酸变化规律不一致,男性青春期后血尿酸水平增长较女性快,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血尿酸水平增长较为迅速。出现上述现象可能与男性和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差异及更年期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改变有关〔5〕。目前大量研究显示,痛风/高尿酸血症在人群中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原因〔6〕:(1)男性饮酒频率和饮酒量明显高于女性;(2)雄性激素可能促进肾脏尿酸重吸收,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而雌激素的作用正相反〔7〕。
自古就认为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本次研究中经常饮酒的人发生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是不经常饮酒者的0.683倍,可能原因〔8〕:①乙醇刺激人体内乳酸合成增加,乳酸又可以抑制肾脏排泄尿酸的功能;②乙醇可以增加人体内嘌呤合成的速度,使其产量增加;③饮酒过程中常伴食用含丰富嘌呤和蛋白的食物;④某些酒类,尤其是啤酒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大量嘌呤。
周围人经常吸烟者发生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是周围人不经常吸烟者的0.653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被动吸烟者对烟草中有害物质几乎没有抵抗力,进而导致有害物质对被动吸烟人群危害较大,提示被动吸烟可能加重机体负担,降低机体免疫力,从而增加患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
经常感觉疲劳和作息不规律的人发生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升高0.605倍和1.645倍,其可能原因为:经常疲劳和作息不规律是两个相关联的因素,作息不规律可以导致疲劳进一步加重,从而导致机体能量消耗殆尽、代谢产物堆积和机体内环境变化等现象〔9〕,同时也会导致体内尿酸的代谢受到影响,进而增加患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
饮食不规律的人发生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升高2.212倍,其可能原因为胰岛素分泌节奏被打乱,造成肝脏生物钟基因节律紊乱,肝脏的代谢功能恶化,使原本作为能量被消耗的物质转变为脂肪堆积到脏器周围,造成内脏肥胖。近年研究显示肥胖与高尿酸血症存在密切关系,内脏性脂肪蓄积、胰岛素抵抗和多种脂肪因子的分泌等多种危险因子参与了高尿酸血症(HUA)的形成〔10〕。
经常喝咖啡的人发生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升高0.498倍,这一研究结果在以往的危险因素研究中并未出现。另外,很多研究显示长期饮用咖啡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呼吸系统,亦可减轻肌肉疲劳,促进消化液分泌,同时有利尿作用,帮助体内将多余的钠离子排出体外;但是盲目地饮用咖啡也存在副作用,可使心率降低、血压升高、紧张、易怒、失眠、肠胃疼痛,严重时可阻止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从而导致过多的体液流失,造成脱水。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会进一步对饮用咖啡的量进行细化,从而验证咖啡是否能够增加患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及其原因。
综上所述,有效控制饮酒、减少周围人吸烟量、减少疲劳状态的发生、降低喝咖啡的频率等可以有效预防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1 潘善余.痛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浅探〔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3):12.
2 Choi HK,Mount DB,Reginato AM.Pathogenesis of gout〔J〕.Ann Intem Med,2005;143(7):499-516.
3 Akkasilpa S,Avihingsanon Y,Hanvivadhanakul P,et al.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J〕.J Med Assoc Thai,2004;87(Suppl2):41-4.
4 Anzai N,Enomoto A,Endou H.Renal urate handling clinical relevance of recent advances〔J〕.Curr Rheum atoll Ren,2005;7(3):227-34.
5 汪珺修.临床实用检验检查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27.
6 Yu ZM,Zhang LS,Yang LF.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hyperuricemia in Guangzhou area's public〔J〕.Acta nutr Sinica,2004;26(3):201-3(In Chinese).
7 Tsai EC,Boyko EJ,Leonetti DL,et al.Low serum testosterone levels as a predictor of increased visceral fat in Japanese-American men〔J〕.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2000;24(4):485-91.
8 关宝生.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及hOAT1基因变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佳木斯;佳木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7-8.
9 王 琳,陈耕关于中医理论对运动员疲劳恢复作用的认识〔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46):61-3.
10 罗 浩.肥胖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3(5):4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