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英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能力培养初探

2014-12-02王佳娣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母语英语专业

李 红,王佳娣

在中国与西方的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日益凸显。自2000年从丛教授提出“中国文化失语症”以来[1](p1),国内很多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并撰写了数篇研究论文。然而绝大多数的研究者仅仅从理论上分析了改变这一现状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本文应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了英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及其成因,提出了英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英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及其成因

英语专业的学生是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中坚力量,肩负着跨文化交际的重任。然而调查发现,很多英语专业的优秀学生熟知西方文明而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却知之甚少。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不能准确地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于是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这与我国当前教育背景下的政策导向,教材内容设置,师生文化意识偏颇有着直接的联系。

2001年7月颁布了《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该标准首次将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课程目标之一[2](p68)。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绝大部分的外语文化教学研究也都是围绕着目的语文化展开的。由此看来,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然而在此种以英语国家文化为标准的政策导向下,母语文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势必会在与英美等国家人士的跨文化交际中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现行教材的内容设置上看,大量的英美文化充斥教材,一统天下。至于汉语文化背景,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往往是备受冷落,一笔带过。笔者对现在高校中广泛使用的三种泛读教材进行了统计,其中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非常少,具体见表1。

表1 现有英语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的比重

此外,我国的高等教育到目前为止还处于改革探索之中,自“科教兴国”战略以来,再次经历的大规模的教育转型,其转型期的阵痛给教育者和学生思想上都带来了许多迷茫。许多年轻教师在此成长过程中成了“英肥中瘦”的受害者。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教育者教育下一代时,就会在无形中将自身知识结构缺陷拷贝进自己的教育方法中,进而影响学生。当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大量的西方文化侵蚀着心灵和思想的时候,就可能失去正确的文化取向,在追逐潮流中迷失方向。

凡此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英语专业的学生出现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即“中国文化失语症”。此现象持续下来的后果就是大量的优秀外国文化涌入我国,而中国的优秀文化却难以输出。缺少了文化输出,所谓的跨文化交际就变成了单向的文化引进甚至是文化侵略。如此形成的文化逆差,不仅难以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也会影响到中国文化在国内的传承。如果中国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是单向的倾听者而没有话语权,就无法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因此,培养学生母语文化的能力刻不容缓。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交际中两种文化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外语界老前辈王宗炎教授曾指出:“跨文化交际是双方的交流,而不是单方面向一方面学习[3](p45)。”贾玉新曾说:“发展互动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4](p57)。”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随着语言文化在不同层面上广泛展开,文化教学研究开始出现从单向关注“目的与文化”学习转向关注“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双向互动问题。万鹏飞《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国文化缺失现象初探》(2013)、逯阳《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国文化缺失现象初探》(2013)、孙宇《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2013)、张玲《大学生母语文化失语现象调查研究》(2013)等研究中对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史国强、陆魁秋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的调查曾得出结论: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非常匮乏[5](p105)[6](p105)。脱离了母语文化的外语学习,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的缺失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不到平衡发展,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在文化多元的今天,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在我国外交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跨文化交际是双方的交流,而如今在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母语文化被至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跨文化交际由双向交流转变为单向输入。严重的文化失衡现象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并尝试着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李秀梅《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研究》(2011)、邹航《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2013)、苟丽梅和姜焕文 《“母语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释》(2013)等研究对母语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李甫洛娃《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教学模式探讨》(2012)、范春霞《高校英语教材本土文化的设置》(2013)、王利华《浅谈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多元文化建设》(2013)等研究中探讨了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导入的途径和策略。

刘润清曾说:“不仅要学生懂些西方文化,而且也要懂得本民族文化,二者并重[7](p105)。”由此可见,文化输出与文化输入同等重要。而由于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缺乏,使我国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不利地位,影响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难以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英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能力培养的策略

外语教学不仅仅是培养与引进外国的文化,同时还担当着本国的文化输出。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过度的重视目的语文化对无论在跨文化交际还是在国内文化传承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文化能力,建起目标语与母语之间的桥梁已成为当前外语教学下的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教材、教师、学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因素,在英语专业学生母语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这些因素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注重教材内容的文化平衡,提高本土文化的地位

大学英语教材是文化教学内容最直接最重要的来源,师生进行文化教学的主要媒介,也是学生获得文化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调查发现,过多的英美文化充斥教材,涉及中国文化的少之又少。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了解双方的文化知识只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第一步,我国学者束定芳、庄智象和张红玲都对英语教材中本民族文化内容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8](p152)。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平衡两种文化的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而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才是我国要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真正意义。

(二)提升英语教师的文化素质,树立开放的多元文化观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介绍西方文化而不融入中国文化,长此以往,很可能会让学生盲目接受西方文化的行为成为习惯以至于影响其价值观。然而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势必对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外语教师不仅要对跨文化有正确的认识还应该具备深厚的双语语言文化功底。首先应该树立开放的多元文化观,注重两种文化对比讲授。其次有意识地提升中国文化素养和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这样在外语教学课堂当中,才会给予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从而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当今的英语专业学生很大一部分将会担负起中外交流的任务,其母语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既要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又要具备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自主的文化辨别能力。要求学生:第一,在学习外国文化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增强多元的文化交流意识,最好是能将外国先进的价值观与母语文化相结合,实现中外文化的融合和重构。第二,培养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从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言人。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发出应有的中国声音。

除了平衡教材内容、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学生价值观等方面外,还应提高政策导向上的双向文化交际的意识,加强母语文化的教学和研究,优化教学大纲的要求等途径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能力。

随着中国的复兴,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正与日俱增。而当前中国正处于文化失语的情境下,大学生作为现代化建设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理应当具备“走出去”战略的眼光,增强母语文化素养,继承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知己(母语文化)知彼(目的语文化),才能让外语教学成为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进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宗炎.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史国强,王宇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33-35.

[6]陆魁秋.主体文化与交际能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20-22.

[7]刘润清.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母语英语专业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母语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母语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