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在北京某镇中年农民中应用的比较
2014-12-02张昭李艳冯桂兰王斐张颖李伟
张昭,李艳,冯桂兰,王斐,张颖,李伟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MS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正式提出MS的定义,此后许多学术组织制定了MS的诊断标准,但各诊断标准的差异较大。2009年由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和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心肺血管研究所联合发布的声明[1]使MS的诊断标准达成了新的共识,新标准与美国全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third report of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Adult Treatment Panel,NCEP-ATPⅢ)[2]诊断标准几乎相同。目前我国多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Diabetes Society,CDS)于2004年发布的MS诊断标准[3],2007年我国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4]中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与CDS基本相同。本研究比较了不同诊断标准下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周边中年农民MS患病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于2010年2月~2013年4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周边抽取40~65岁的中年农民2322例,选择一般情况及病史等资料完善者632例为研究对象,男性258例,女性374例,平均年龄(54.5±10.4)岁。
1.2 方法 ①问卷调查:使用统一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现场问卷、填写表格。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相关疾病(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疾病均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确诊。②全面体检:由专人测量体重、腰围(WC)和身高,经肋骨下缘和髂脊连线中点绕腰一周测定腰围。受试者坐位休息5 min以上,使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右侧肱动脉血压3次取平均值,并由专科医生进一步明确诊断。体质指数(BMI)计算方法:体重(kg)/身高(m)。③实验室检查:入选者均禁食8~10 h后抽取清晨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仪器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分离血清,全自动生化仪器测定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3 诊断标准 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诊断标准为具备以下3项或全部:(1)超重和(或)肥胖:体质指数≥25.0 kg/m2;(2)高血糖:FPG≥6.1 mmol/L和(或)2hPG≥7.8 mmol/L,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3)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和(或)已诊断高血压并治疗;(4)血脂紊乱:TG≥1.7 mmol/I和(或)男性HDL-C<0.9 mmol/L,女性HDL-C<1.0 mmol/L。②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为必须具备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以及下列因素中任意2项:(1)TG≥1.7 mmol/L或已接受针对血脂异常的特殊治疗;(2)男性HDL-C<1.03 mmol/L,女性HDL-C<1.29 mmol/L,或已接受针对血脂异常的特殊治疗;(3)血压升高:收缩压≥130 mmHg和(或)舒张压≥85 mmHg或已诊断为高血压并接受过治疗;(4)FPG≥5.6 mmol/L或已被诊断为糖尿病。③美国心脏协会修订的NCEP-ATPⅢ为符合下列3项以上:(1)腹型肥胖:男性腰围>102 cm或女性>88 cm;亚裔美洲人采用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2)高TG血症:TG>1.7 mmol/L;(3)HDL-C降低:男性HDL-C<1.04 mmol/L,女性HDL-C<1.30mmol/L;(4)高血压:血压>130/85mmHg;(5)高血糖:FPG≥5.6mmol/L。
1.4 数据分析 采用Epidata3.01软件建立数据库,全部数据由专人录入,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χ2检验中Kappa值评价不同诊断标准一致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的632例,男性258例,女性374例,各项检测结果见表1。
2.2 三种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 CDS标准诊断男性患病率为19.4%,女性为15.6%,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DF标准诊断男性患病率为30.8%,女性为30.4%。NCEP-ATPⅢ标准诊断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18.6% vs. 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调查对象身体测量和生化检测指标结果
表2 三种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比较
2.3 三种标准MS患病率诊断比较 将CDS与IDF、NCEP-ATPⅢ诊断的患者进行分析,分别有72.3%和88.4%患者相一致,CDS与NCEP-ATPⅢ的诊断符合率较高,Kappa系数为0.887,采用配对χ2检验,显示两种诊断标准诊断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S与IDF的诊断符合率略低,Kappa系数为0.725,采用配对χ2检验显示两种诊断标准下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CDS标准、ATPIII标准、IDF标准诊断情况
3 讨论
目前MS的诊断标准尚有争议。MS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MS者,MS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切入点[5]。
MS有异质性,人种、地域、疾病状态等不同,MS诊断标准不同,MS患病率存在差异[6-8]。有研究表明,按照IDF2004年度推荐的中国人MS的诊断标准,我国成人MS患病率为16.6%[9];我国11省市MS的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美国NCEPATPⅢ 2006年修订标准,35~64岁人群患病率为18.7%[10]。CDS2007年~2008年组织的一项大规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中城市和乡镇20岁以上人群MS患病率为14%。我国中老年人MS的患病情况调查,分别采用CDS和IDF诊断标准,60岁以上男性患病率分别为20%和25%,女性为18%和35%[11]。采用NCEP-ATPIII的诊断标准,65岁后达MS患病的高峰,男性21.6%,女性38.2%[12]。
比较三种不同诊断标准诊断MS患病率,以IDF诊断MS患病率最高,CDS与NCEP-ATPⅢ较为接近。三种诊断标准下的MS患病率不同,主要缘于各诊断标准对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定义标准不同,其中IDF的诊断标准范围较广,因此依据此标准诊断的MS患病率最高。目前,三种关于MS的诊断标准的适用性及价值仍需在前瞻及随访研究中进一步证实。
[1] 宋秀霞,纪立农. 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症全球共识定义[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3):178-80.
[2] Grundy SM,Cleeman JI,Daniels SR,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scientific statement[J]. Circulation,2005,112(17):2735-52.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61.
[4]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5] Celik-Ozenci C,Tasatargil A,Tekcan M,et al. Effects of abamectin exposure on male fertility in rats:potential role of oxidative stressmediated poly(ADP-ribose) polymerase(PARP) activation[J]. Regul Toxicol Pharmacol,2011,61(3):310-7.
[6] 李岩,赵冬,王薇,等. 中国1l省市35~64岁人群应用不同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比较[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83-7.
[7] Unwin N,Bhopal R,Hayes L,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defini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 toWHO and NCEP definitions in Chinese, European and South Asian origin adults[J]. Ethn Dis,2007,17(3):522-8.
[8] DECODA Study Group. 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populations of Asian origin. Comparison of the IDF definition with the NCEP definition[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7,76(1):57-67.
[9] Burnett RW,D'Orazio P,Fogh-Andersen N,et al. IFCC recommendation on reporting results for blood glucose[J]. Clin Chim Acta,2001,307(1-2):205-9.
[10] Gu D,Reynolds K,Wu X,et al. 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overweight among adults in China[J]. Lancet,2005,365(9468):1398-405.
[11] 张毅,曾平,朱雪峰,等. 北京市特殊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调查[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7,26(11)867-9.
[12] 任振勇,黄磊,庞星火,等. 北京市成人代谢综合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8):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