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下IT能力与协同创新绩效作用机理研究
2014-11-27孙金花
孙金花,杨 陈
(重庆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重庆 400054)
一、引 言
在“2011计划”和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发展这一大的环境背景下,通过提高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已成为加快推进协同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前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形成是建立在显性知识的共享与传递上,但这一知识类型在创新主体所占的比重仅有10%,其余90%则属于隐性知识(许有志等[1],2008)。从这一角度分析,若想确保各创新主体之间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协同关系,有效发挥隐性知识在持续创新和新知识创造方面的作用就成为关键所在。
目前国内外协同创新组织关于隐性知识管理研究不断深入,其共同面临难题之一就是隐性知识传递效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协同创新主体如何快速实现隐性知识传递,这对提高协同创新联盟创新绩效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为了更准确识别IT能力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作用机理,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从隐性知识转化效率视角出发,构建IT能力和协同创新绩效动态模型,并通过系统仿真来确立IT能力、隐性知识转化效率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剖析在隐性知识转化效率作用下,IT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以期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对协同创新联盟创新绩效提升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二、理论回顾
(一)IT能力、隐性知识转化效率以及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1.IT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IT能力相关研究梳理可知,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影响企业IT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IT设备、IT基础设施、IT技术、实施IT能力所需的IT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等(Ravichandran[2],2005)。姚山季(2013)等则基于资源观视角,认为IT基础设施、IT技术能力和IT人员能力是构成IT能力的基本维度[3]。综合以上学者观点,本文认为影响IT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IT基础能力和IT发展能力。其中IT基础能力主要表现在IT人力资源和IT技术资源;而IT发展能力则表现在IT灵活性和发展能力融合所形成的IT融合力。
2.隐性知识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对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影响因素相关文献梳理可知,多数学者是从隐性知识源企业、隐性知识接收企业以及企业间互动过程3个方面进行分析(Polanyi M.[4],吕晓庆[5],2009;王秀红等[6],2006)。基于此,本文分析影响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因素则从隐性知识输出方、隐性知识接收方以及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三3个方面予以分析。其中对隐性知识输出方的影响是通过隐性知识转移意愿和输出能力两个维度来反映;而隐性知识吸收能力及已有的隐性知识结构影响知识接收方对隐性知识利用效率。由于协同创新网络中各主体的紧密程度对于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以网络密度对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予以衡量。
3.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对于协同创新绩效评价多采用多层次和多维度评价体系。段晶晶(2014)以耗散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从知识创新绩效、人才培养绩效以及成果转化绩效、产业融合绩效等维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进行分析[7];万幼清等(2007)认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会受知识转移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以及企业间协同程度的影响[8]。而大多数学者则对供应链企业间协同创新绩效进行分析,认为协同主体关系、创新策略和技术支持会对其产生影响(杨丽伟[9],2010)。本文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分析,提出利用管理创新绩效、协同主体关系绩效以及协同创新产出绩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进行度量。其中管理创新绩效包括计划控制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10];协同主体关系绩效表现为信任和知识共享;而协同创新产出绩效则由知识创新绩效和协同创新能力两个维度构成。
(二)IT能力、隐性知识转化效率与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分析
1.IT能力对隐性知识转化效率的作用机理
企业IT能力运用既能提高其知识管理能力,还对知识获取及共享具有重要影响[11]。本文认为IT能力对隐性知识转化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IT资源共享平台可提供协同主体接受的共同编码和解码程序,来解决隐性知识难表达问题;同时,知识输出方的IT人力资源可借助平台及时对转移的隐性知识进行分析和描述。其次,通过IT技术资源既可在协同创新网络内部搜寻与接受方相近的隐性知识,增加原有知识与流入隐性知识的匹配度,提高接收方的潜在知识吸收能力,还可通过促进接收方企业内部拥有核心隐性知识的员工之间交流,提高隐性知识接受方的知识吸收能力。最后,信息技术能有助于协同创新主体间的交流处于协同创新网络内部,并受到网络内部“声誉机制”和“合作准则机制”监督[12],降低创新主体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促进创新主体间知识转移。
2.IT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对于协同创新绩效来说,IT基础能力对于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通过协同创新平台,可以加强协同创新主体间的紧密程度,促进信任关系机制的构建(Ring[13],1994)。同时,创新平台建立对创新主体知识的获取与共享提供了条件,提升接收方对隐性知识的吸收和整合能力,进而增加创新成果产出。以IT灵活性和IT融合力为核心的IT发展能力有助于监控市场中的供需情况,并对其产生一定的监控作用,提高创新主体对创新成果实际应用能力。另外,信息技术普及所带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有助于优化创新主体沟通渠道和沟通流程,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重复计划现象。另外,IT能力对于组织学习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谢卫红等[14],2013),通过IT能力在协同创新网络内部的应用,提高各创新主体内部成员自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3.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从隐性知识转移视角来看,在协同创新网络内部,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对于提高主体创新绩效,增加创新成果产出具有重要影响。范钧(2014)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隐性知识有利于提高突破性创新绩效[15];伏艳梅(2012)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隐性知识转移各维度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16]。此外,从知识吸收能力角度分析发现,大多数学者认为知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创新绩效及学习机制建立具有正向影响(张小兵[17],2010;Zahra,et al.[18],2002),通过知识获取、转化与吸收既可以增加与专利相关的技术创新成果产出,还能提高各创新主体成员的基本素质,在创新网络内部形成学习机制,进而影响管理创新绩效。
三、IT能力与协同创新绩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一)系统边界的确定
本文将IT能力、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和协同创新绩效确立为主要影响因素,并将各因素间作用机理包含在协同创新绩效子系统、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子系统、隐性知识输出方子系统以及隐性知识接收方4个子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内在关联表现为:其一,协同创新绩效子系统表征了在IT能力作用下,隐性知识传递和转化期望实现的预期成果;其二,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子系统从整体上对隐性知识转化流程及结果进行评价;其三,隐性知识输出方子系统重点描述了输出方的输出意愿和能力;其四,接收方子系统主要传达了隐性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吸收与整合能力,依赖于隐性知识输出方的编码能力。此外,4个子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还受到其表征创新主体关系紧密程度的网络密度对隐性知识转化效率的重要影响,文化嵌入对知识输出方的输出意愿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构建了“隐性知识输出和接收方—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协同创新绩效—协同创新网络嵌入”在内的系统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因果关系图(见图1)。
图1 因果关系图
(二)系统动力学流图
1.模型的基本情况和假设
根据上述因果关系图构建系统动力学流图(见图2),模型中涉及的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表征了IT能力、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和协同创新绩效的相互作用机制。此外,为保证模型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文主要设定如下假设:①为突出研究重点,本文仅考虑协同创新网络内部隐性知识单向转移过程;②出于指导实践的考虑,本文以我国情境下协同创新网络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为研究对象;③根据协同创新联盟的运行实际,假定模型仿真时间为60个月。
2.模型参数设定
由于IT能力、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和协同创新绩效间的关联及其外部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特征,很难通过调研方式获取数据,且专业数据库中相关统计数据较少,导致对于模型中变量的赋值以及模拟的初始值的设定很难以历史数据为依据。因此,本文采用平衡态赋值法,对模型中流变量设置相对初始值,通过模拟分析检验模拟趋势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对于模型中状态变量初始值的设定则主要基于隐性知识转化过程考虑,假定输出方隐性知识存量初始值为10,接收方原有隐性知识的初始值为5;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和协同创新绩效有初始值为0。
图2 SD流图
(三)模型有效性分析
模型有效性检验主要依赖于理论检验,主要关注模型模拟情况与现实情况的一致性和相符性。本文采用模型结构和行为测试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其根据系统结构决定系统行为的原理,检验模拟结果与相关行为规律的一致性情况,测试结果见图3所示。
图3 有效性检验
由图3可知,在整个模拟期内,隐性知识输出方的输出能力呈现线性增长趋势,知识吸收能力呈现倒U型趋势,隐性知识转化效率接近于S型增长趋势,而协同创新绩效呈现非线性增长趋势。具体来说,在IT能力作用下,创新主体间联系逐渐紧密,网络密度和隐性知识输出方的输出能力增强,促进了隐性知识转移和流动;对于隐性知识接收方来说,其所获得的隐性知识数量显著增加,且由于网络密度的增加推动了创新主体间的学习互动,这对提高隐性知识的吸收转化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知识吸收能力在模拟初期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但从第39个月开始,知识吸收能力的行为曲线呈现下降趋势,这是因为过高的网络密度造成协同创新网络内部隐性知识的相似度增加,异质性知识减少,不利于实现知识的再学习和创新,因而导致实现知识吸收能力下降,影响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吸收能力。
而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在第0-32个月期间呈现指数型增长趋势,这与隐性知识输出能力和接收方隐性知识吸收能力的变化相符合,在此期间协同创新网络内部隐性知识转移速度加快,隐性知识接收方能够及时对转移的知识进行转化和吸收,因而,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增幅较大,呈现指数上升趋势;而从第33个月开始,由于接收方的知识吸收能力减弱,难以对输出方转移的隐性知识进行有效的吸收和转化,因而在创新网络内部出现知识冗余现象,而知识冗余的累积不仅会对后续的知识转移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影响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因此,出现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增速减慢,呈现渐进性增长趋势。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尽管IT能力的运用能够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但是由于隐性知识转化效率的影响,导致协同创新绩效在模拟早期快速增长,而从第33个月开始,行为曲线的斜率变小,协同创新绩效呈现缓慢增长趋势。
(四)灵敏度分析
通过对系统不断进行调试发现,文化嵌入、IT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三个变量对系统的变化较为敏感。因此,本文对上述三个变量分别进行模拟。
1.文化嵌入
文化嵌入是通过影响隐性知识输出方的输出意愿而制约隐性知识转化效率。本文将文化嵌入分为两类策略,分别为文化嵌入(0.2)和文化嵌入(0.5),通过模拟仿真得到图4。模拟结果表明,文化嵌入程度越高,隐性知识输出方的知识转移意愿越高,越有利于提高隐性知识转化效率。针对隐性知识输出主体来说,若其与接收主体形成了此种“关系”,那么隐性知识输出方出于“面子”的考虑,则倾向于增强知识转移意愿,进而提高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另外,文化嵌入对协同创新影响的并不十分显著,呈现逐步减弱的趋势,尤其是从第36个月开始,文化嵌入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逐渐趋于0。究其原因则源于文化本身的依附性,需要通过创新主体及其所处的创新网络发挥作用,单一的文化嵌入变量对于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会随着创新主体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增加而减弱。
图4 文化嵌入模拟结果
2.IT能力
IT能力三类策略(IT能力(0.2)、IT能力(0.5)和IT能力(0.8))的模拟结果见图5所示。
由图5可知,在模拟早期,IT能力对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和协同创新绩效提升的机制并不明显,这是因为IT能力的形成及IT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平台的建立以及IT基础能力的形成,都需要耗费一定时间;而从第24个月开始,IT能力形成后,其对隐性知识转化效率的作用机制显得尤为突出,IT能力越大,隐性知识转化效率越高,协同创新绩效也相应得到提升。
图5 IT能力模拟结果
3.知识搜寻
本文主要以知识吸收能力维度度量隐性知识接收方式对隐性知识的获取、转让、内化和应用的能力,其中,知识搜寻作为知识获取的关键变量,将其分为知识搜寻(1)、知识搜寻(1.3)以及知识搜寻(1.6)三种策略。通过仿真得到图6。由图6可知,知识搜寻宽度和深度越大,隐性知识接收方所能获得的隐性知识越多,相应的知识吸收能力越大,其对隐性知识转化效率的影响也越强。但由于知识搜寻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知识的获取方面,因而,与IT能力相比,其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图6 知识搜寻模拟结果
四、结 论
(一)IT能力对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和协同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IT能力引入协同创新领域,有效地推动了IT能力在促进隐性知识吸收与转化,提高协同创新绩效方面的应用,对于协同创新背景下如何促进隐性知识的有效吸收和转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往研究多从技术转移以及知识管理视角对隐性知识转化和协同创新绩效进行研究,忽视了信息技术对其影响,而本文从IT能力出发研究其对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和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为提高协同创新中隐性知识转化效率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具体来说,IT能力对隐性知识转化效率的影响接近于S型增长趋势,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增长趋势。IT能力的增加不仅可以通过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还能够直接促进协同创新主体间关系机制和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优化创新主体管理流程,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直接影响。
(二)文化嵌入对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和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为分析不同文化情境下协同创新主体的隐性知识转化效率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以往多分析网络密度对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忽视了宏观层面文化差异的影响,而不同的文化嵌入对知识转移意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文化嵌入作为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变量,分析其对隐性知识转化效率的影响,发现协同创新主体间以“关系”嵌入为核心的文化嵌入水平越高,知识输出方的知识转移意愿越强,从而正向影响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和协同创新绩效。这不仅丰富了知识转移意愿的研究成果,还强化了不同文化情境下企业行为具有差异性这一结论,对于解释由于文化差异,样本来源不同所导致的研究结论差异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知识吸收能力、隐性知识转化效率以及协同创新绩效的相互影响
在“IT能力—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协同创新绩效”影响机制中引入网络密度,分析多重作用机制下对知识吸收能力、隐性知识转化效率以及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由于协同创新主体间相互联系形成协同创新网络,而IT能力对增进创新主体间的联系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IT能力作用下,网络密度呈现上升趋势。其对隐性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吸收能力和隐性知识转化效率产生影响。具体来说,网络密度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接收方的知识吸收能力,但是当网络密度过高时,协同创新主体间知识的相似度增加,不利于再学习和创新,因此知识吸收能力相应减小,致使知识吸收能力呈现倒U型趋势。本研究认为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产业升级的环境下,协同创新主体在隐性知识转化过程中更应关注隐性知识接收方的吸收能力,只有真正吸收的隐性知识才可能转化为新产品和新技术。
同时,本文也存在一些局限:其一,由于研究数据的不足,尚不能通过统计学相关方法对模型的初始值进行设定。其二,协同创新网络涉及的变量较多,如关系嵌入、网络中心性等,出于简化模型、突出研究重点方面的考虑,并没有将所有因素都纳入分析模型中。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挖掘研究数据,并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IT能力、隐性知识转化效率和协同创新绩效的关联进行对比分析,以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
[1]许有志,王道平,杨炳儒.基于双库协同机制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研究[J].软科学,2008(8):6-10.
[2]Ravichandran T,Lertwongsatien C.Effec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on Firm Performance:A Resource Bas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5,22(4):237-276.
[3]姚山季,金晔,王万竹,等.IT能力、界面管理与顾客创新[J].管理学报,2013(10):1528-1534.
[4]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ge:The Tacit Dimension[M].London:Routledge,1966.
[5]吕晓庆.知识联盟中隐性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6]王秀红,刘源.主体隐性知识转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5):90-94.
[7]段晶晶.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3):119-123.
[8]万幼清,邓明然.基于知识视角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88-91.
[9]杨丽伟.供应链企业的协同创新的内部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市场,2011(15):55-56.
[10]谢洪明,赵华锋,张霞蓉.网络关系嵌入与管理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知识流入的视角[J].技术经济,2012(5):18-23.
[11]徐建欣.知识共享、吸收能力及IT能力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12]Coleman J 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94(Supplement):95-120.
[13]Ring P S,Van de ven.A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 Cooperative Interorgnizational Relationship[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4(19):90-118.
[14]谢卫红,王田绘,王永健,等.组织学习是IT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的中介变量吗——基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10):16-22.
[15]范钧,郭立强,聂津君.网络能力、组织隐性知识获取与突破性创新绩效[J].科研管理,2014(1):16-24.
[16]伏艳梅.基于隐性知识转移的社会网络联结强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17]张小兵.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组织学习: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6):125-130.
[18]Zahra S A,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