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问出来
2014-11-25陈先芝
陈先芝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探索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让学生“敢问”,创设情境让学生“乐问”,传授方法让学生“善问”,坚持训练让学生及“勤问”,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农村小学生 提问能力培养
有人曾说:“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现如今,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在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充分重视[1],但回顾我们的数学课堂,不难发现,学生的提问能力令人担忧,很多学生的问题意识很淡漠,而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是少之甚少,他们只满足于听懂教师讲课;还有的学生虽有问题意识,但不愿大胆提出问题。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提问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2]。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一、尊重学生,让学生“敢问”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但大都有问题不敢问的害怕心理,既慑于教师的威严,又慑于同学的嘲笑。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需要教师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亲近学生,把尊重学生的人格放在第一位,要理解学生的“幼稚”思维,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尤其是对待那些数学学习稍差的学生,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时,有些学生始终不理解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后来我让学生算了几道题目,有个学生终于忍不住了,很纳闷地问:“老师,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问题一提出,当时就有学生笑出声来,我就请笑他的同学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是他支吾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大声地说:“这个同学的问题提得特别好,我们不能只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还要知道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我借此机会大力表扬了提出问题的同学,然后让学生借助小棒分小组合作讨论,弄明白了如果余数和除数同样大,或者比除数大,就可以继续分下去,所以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我的肯定给了大家提问的勇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又如在教学看图提问这类知识时,我让学生先观察图获取信息,提出:“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然后鼓励学生:谁想提问,如果谁敢提问题老师表扬他。这句话给了学生提问的胆量,因此学生争先恐后地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这样学生不但提出了不少用不同方法解答的问题,还叙述得有条有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乐问”
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各种情境,如生活情境、操作情境、合作交流情境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要我问”转变为“我要问”,积极融入课堂活动。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发挥,自主探究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在教学中我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经常以课题为切入点,让学生提出问题。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拿出一个圆片,直接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对于圆,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思考了一下,提出了:“圆有什么特征?”“圆在生活中的用途广泛吗?”“圆与其他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等问题,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知,学习效果更好。
又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课堂上组织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回形针做成一个角的模型,并用手转动角的一条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掌握角的大小,而且会在此基础上提出“角为什么有大有小?”“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等有意义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三、传授方法,让学生“善问”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而为了不教”。这些都说明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会只是前提,而如何使学生会学才是目的。
学生有了提问的勇气和多种情境,不等于就能提出问题,教师还要传授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他们搭建一个会提问的“架”,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使学生善于提问。
数学来源于生活,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从日常生活中出发提出数学问题。如学校开运动会,比赛400米,一些同学发现,每位运动员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于是就提出:“400米比赛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这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只有自己发现问题,才有更多的热情钻研数学。
在课堂中,任何一个有疑问的地方都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来,比如在计算方面,我们要在算理上下工夫,“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时,个位满十为什么要向十位進1?”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这道题有没有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简便?等等。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从侧面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到“少而精”,要不断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学会提问题。
四、坚持训练,让学生“勤问”
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好习惯,就要坚持训练,使学生养成勤于提问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班里开展每课一问的活动,也就是说在一节课中,不管学生的成绩如何,提出问题的质量如何,每人都要提出一个问题。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问题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来,可以写在数学日记上,也可以写在卡片上交给老师,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地消除学生心中的疑问,对于提问积极的、会提问题的同学给予大力的表扬与鼓励,不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乐于提问。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小学生提问的能力,好的问题是创造的源泉。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科学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训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敢问、乐问、善问、勤问的人。
参考文献:
[1]朱江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05:61.
[2]张颖.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问能力——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小学课堂教学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6,0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