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心灵世界,守望精神家园
2014-11-25刘桂琴
刘桂琴
摘 要: 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不但要关注教学目标,更要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铸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素质教育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教育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现在,更要关注孩子的未来,这是教育者的责任。我认为,浸润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完整体现,语文世界应该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语文课应该是打开学生人文情感世界的钥匙。因此,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铸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人文精神,简言之,就是一个人活着,要活得有尊严,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灵魂,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灵魂安排人生,也就是在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实践自我、超越自我,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可见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成分,让学生感悟情感的价值。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无论是对语文课程而言,还是对语文教材而言,人文性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得到审美愉悦和道德情感的熏陶。现行教材所编篇目有大量的人文成分,如《背影》是一篇浸透亲情的美文,涉及亘古常新的话题——亲情无价。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其人文精神,我让学生找出文中看似啰唆的词语。以此为依托,经过反复品味,学生终于领悟,这些貌似轻率的用词,其实恰恰吸引着读者:“于无身处听惊雷啊”,“四个终于”父爱,“三个自然”诉子情,好些“两个”动人心:两个“再三”,两个“踌躇”,两个“惦记”,它们和“四次背影”、“三次流泪”相互呼应、相互映衬,让《背影》之情回环曲折,绕梁不去。
《背影》之奇美,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以最平淡的语言承载最深刻的缠绵的情感。《背影》中的父子之爱,不是轰轰烈烈、感天动地,而是如地火岩浆般地在地下沸腾。要让十三四岁的孩子静下来倾听来自地底下的爱的呐喊,教师就要有化平淡为神奇的力量,除了情感铺垫、背景渲染外,若能如此挖掘文本语言本身,以无处见有、以无处见奇、以创造的发现激发孩子玩味品读的兴趣,那么学生一定会沉浸在语言的奥妙中欲罢不能,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
这样的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提高,而且注重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锻炼,更关注学生个性、情操、情感和思想境界的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优越性,从而将教育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指向学生本身,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特殊方式完成对人的塑造。
二、人文精神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过去,语文课上,我们过多地关注教材,关注教学任务,忽视最应该关注的对象——人。少了人文精神关怀的语文双边活动,不管如向强调“学生主体性”,其内核仍然是知识的中心、教材中心或教师中心。中学语文教材不仅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而且是各种文化知識的载体,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文因素,涉及生活的各领域,而课文内容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是作者“情动于中,不吐不快”的力作,教师应更好地引导学生从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空灵与淡泊;从鲁迅笔下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体会“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峻;从毛泽东“数分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领悟成就中华大业的豪情壮志;从朱自清散文中感受春天的新、美、力;从雨果给“巴特勒一封信”中感受博爱和崇高。一位位作家,一朵朵个性的浪花,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得到心灵的净化,在情感升华中思考:人这辈子该怎样活?有了这样的思考,必然有同样的顿悟,必然产生远大的理想,执著的追求。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日夜盼望祖国从黑暗走向光明,几经周折回到祖国,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向世界宣告“中国人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这些民族精英能正确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也在于此。此时,学生内心涌动的将是本文和作者带给他们的情感洪流,是喷薄而出的巨大热情。他们真正成了春日之阳和夏日之花,成了中华之希望。
亲爱的同仁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开启学生的心灵世界,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