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对策

2014-11-24田霞

考试周刊 2014年82期
关键词:重音感情课文

田霞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小学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朗读,然而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朗读教学存在一些弊端。笔者结合观察与思考,对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作阐述。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弊端

1.朗读时间得不到保障。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朗读的时间往往不到10分钟,朗读练习也是匆匆忙忙,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课前预习朗读,让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连一遍都未读完,教师就示意学生停下立即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朗读就成了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没有明确的朗读目的。

接龙读、男女同学读,场面很热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牵动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读。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养成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的不良习惯。

3.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感情朗读,教师都往往盯几个尖子生,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给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和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求——会读带来了困难。

4.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或“用×××的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导”、“练”相结合,不能融理解、感悟为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领。一些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如《山沟里的孩子》中的“啊!山沟里的孩子不怕从黑夜启程,他们一定理想的灿烂的黎明……”,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体验课文的中心,一字一句读得缓慢些,字字有声,声声有情,更具感染力。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重的太重,轻的太轻,很不和谐。另外,读长句、读排比句时该怎样停顿,在我观摩的课例中,老师的指导几乎为零。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没有感情,并不代表“角色说话”,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异腔怪调,而且削弱了语言本身的魅力。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保证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时间。

教师要根据所在年级或班级的实际学情和教材的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来呢?精心设计问题,裁减繁琐冗长的问答和小组讨论就行了。

2.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爱读、好读、抢着读。如给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关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经常有游人来参观玩乐,谁想做个优秀的导游,为他们介绍呢?”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读出小兴安岭的美,这样给游人介绍时,才能生动精彩,让游人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发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会细细朗读品味。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可促进学生对文章的品味和感悟。如教学《炮手》一课时,其中有一句“我看到了,将军”,我让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感情朗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我”上,有的一见“将军”字,就把重音落在“将军”上,显然,这时学生对上下文的理解还不够清楚。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看到”,强调上文将军的问话。这样朗读到位了,对士兵当时的举措有了更深的体会。

4.形式多樣,合理运用。

朗读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各种形式的朗读各有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应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应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应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时,应齐读……要注意的是:一是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二是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三是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猜你喜欢

重音感情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背课文的小偷
带着感情
背课文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