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左中右”电动微公交运营模式研究

2014-11-23翁晓冬鲁志雄方建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080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呼和浩特0005中国人民大学北京0087浙江工业大学杭州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8期
关键词:公交电动汽车杭州

■ 翁晓冬 鲁志雄 万 千 方建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上海080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呼和浩特 0005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0087 、浙江工业大学 杭州 00)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杭州市民的出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私家车出行数量的急剧攀升导致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为破解杭州所面临的交通困境,由吉利、康迪和硅谷天堂为主,多方投资参与的杭州电动汽车微公交项目,力图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以“治本”的方式为杭州快速发展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从多方面破解杭州所面临的交通难题,创新政府服务提供模式,我们称之为杭州“左中右”模式。

表1 基本数据与评价指标统计表

杭州“左中右”电动微公交项目通过电力提供动力,传统内燃机汽车污染难题可因此而大幅缓解;“左中右”模式还有助于提高车辆周转效率,有效节省宝贵的道路资源和车库资源,也可有效缓解打车难问题;“左中右”模式通过建立的智能立体车库,可节省的土地资源;“左中右”模式还有助于破解电动汽车价格高、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充电设备不完备、停车难等众多产业化难题;“左中右”模式的商业运营不仅会推动整车、零配件、电池、供电、运营管理、车库等产业和企业发展,还将新增逾千个就业岗位;此外,“左中右”模式的成功运行,还有助于提升杭州的城市形象。

杭州“左中右”模式的内涵

杭州“左中右”模式包括平台建设、投放车型、租赁流程、运营和管理体系、维护和保障体系构成。

汽车租赁平台是杭州“左中右”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平台包括政府、整车制造商、装备制造商、能源供应商和电池企业。该平台需要整合政府、制造商、能源企业等多方面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来实现效益最大化。初期投放车型以康迪小型纯电动汽车为主。后续应对客户需求将拓展至5座电动车、电动小面包车、配备增程发动机的新能源汽车等。电动汽车自驾租赁模式的流程实现大体可分为“注册-借取-驾驶-归还”四个步骤,充分体现了该模式方便快捷的特点。

在运营层面,平台建设可以细分为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以立体充电车库的规划、建设与租赁车辆投放为主的硬件建设,具有电动汽车日常检测维护及能源供给、车辆停放、租车等功能。软件建设要是电动汽车自驾租赁的运营中枢,对系统实施统一指挥、调度和综合管理。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配电和充电管理系统;车辆调度和监控系统;城市集群式租用运营系统。运营中心还具有应急处理和系统运营外延业务功能。应急处理主要是为被租车辆及客户提供途中应急救助和特殊服务;系统运营外延业务功能主要是与车辆及其关键部件(如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控制等)及系统主要装备的生产企业、城市交通管理和公安部门等建立工作热线,以保障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营。

电动汽车的自驾租赁运营系统对城市电动汽车及其能源供给实施集中购置、集中管理、集中充电、集中维护和分散租用自驾。系统具有“人、车、站、道”一体化的智能化监控、调度、管理、信息服务功能,还具有应急处理和系统运营外延业务功能。

这种运营模式具有众多的优点。它是一种民办的公共服务模式;首创立体充电车库加电动车租赁的模式。实现停车与充电、自驾租赁与低土地占用的融合;采用新能源汽车为主要服务媒介。新能源汽车拥有低炭、环保等特性。在发展城市交通的同时,兼顾了城市的污染问题;“左中右”公司拥有立体充电车库的专利,结合自主研发的先进租赁服务系统,为杭州“左中右”模式的成功发展与推广奠定了技术性优势;该模式计划在杭州设立充足数量的借还车点。基本实现到点还车,尽可能便利大众;实现一车多人用,充分发挥汽车租赁的优势,减少城市汽车保有量,提高汽车使用率,减少汽车闲置制带来的资源浪费。

财务运作可行性分析

从项目建设内容来看,包括运行中心、维修中心及专用设备,采用融资租赁形式购买4000辆电动汽车及租赁或委托建设100座租车点(车库)。从投资预算来看,总投资:171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4120万元。从资金筹措方式来看,项目由吉利集团及其相关生产企业、战略及财务投资者共同出资组建。项目总投资17120万元,其中自筹注册资金10000万元,向银行申请融资7000万元(见表1)。

经测算,项目在4000辆电动汽车运营情况下将产生年营业收入15080万元,其中运营收入14600万元,广告费收入480万元,年利税总额669万元,投资利润率为1.27%,内部收益率为1.63%,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1.51年。根据财务测算,电动汽车4000辆,按20元/小时收费,每辆每天运营5小时,加上适当的车身等广告收费情况下,项目会产生一定的收益。但考虑到投入4000辆电动汽车需要一个相对长的过程,所以项目前期会产生亏损。因此希望起初能够得到政府政策和项目启动贷款贴息的支持,未来依靠逐步提高规模效益及降低成本,来实现真正的商业化。

社会效益分析

从环境效益来看,发展电动车有助于降低碳排放。预计到2020年我国道路交通碳排放将占全球道路交通碳排放的四分之一。而电动汽车的推广将有效应对这一危机,预计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将比内燃机汽车的碳排放降低40%左右。电动汽车还将有助于我国降低汽车尾气所导致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麦肯锡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内燃机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可以降低99%的一氧化碳排放量,并可降低55%的氮氧化物排放污染。此外,二氧化硫污染由于电动汽车的减排也会得到显著的改善。

从交通效益来看,杭州作为我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其城市布局与交通设施完善却远远滞后于机动车的迅猛增长,造成了日益严重的“行路难”和“停车难”问题。机动车的高速增长所造成的“行路难”和“停车难”已严重影响市民生活与城市发展。为缓解日益严峻的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杭州在已成功推广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基础上,推动电动汽车“微公交”项目,延伸公交服务范围,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机动性和可达性,有助于缓解交通堵塞。即使按照初期投放4000辆的投资方案,每天可以替代12000-20000辆私家车出行。同时,与之配套建立的“立体车库”,具有占地少、造价低、容量大等优点,可充分利用宝贵的城市空间,有助于缓解停车难问题。

从能源节约视角来看,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提高能源供给的安全性。假定2010年我国与美国的汽车渗透率相同,我国每天的原油需求将达到86.8万桶,超过2010年世界原油的总产量。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12年世界能源展望》的预测,全球每天的石油需求量将从2011年的8740万桶增加到2035年的9970万桶,我国的原油消耗量届时将达到1510万桶,占全球原油总需求的15.1%,占全球石油消费增加量的50%。另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13年8月《短期能源展望》的预测,我国石油进口量将于2013年10月超过美国而成为全球第一。而我国2012年的石油自给率仅为42.5%,大部分石油都将依赖进口,这使得我国将越来越多地面临全球石油价格供给波动的风险。而电动汽车的推广将有效降低石油消耗,提升能源安全。按照杭州“微公交”4000辆保有量的初期投资方案,按照每辆电动汽车每天行驶150公里,每百公里8.06升油耗,则4000辆电动汽车每年可以减少汽油消耗约13044吨。

此外,电动汽车微公交的推行,既可以节省出行时间,也可以减少私家车出行的数量,进而提高出行效率。电动汽车微公交不但增加公交用车的数量,节省等车时间。更重要的是,提供公共租赁的电动汽车供多人循环使用,既可以降低道路交通负荷,也可以加快流转速度,成倍提高单位车辆的使用效率。

电动汽车微公交的实施可为无车族提供租车服务,这无疑将抑制私家车消费,从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同时,项目的推广还可为市民展示节能环保型电动汽车的优点,对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拉动电动汽车销售都将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政策建议

首先,确保资金法规落实,作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动汽车产业外溢效应显著。在产业发展初期阶段,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和补贴力度,扩大财政补贴范围,确保补助资金的落实。不但支持生产企业,还要加大运营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比如运营车辆保险费补助、立体车库建设补助和运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补助。并对本项目建设和运营给予信贷支持,对项目用电执行优惠电价。

其次,强化相关配套建设。电动汽车“微公交”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建设立体车库必需的土地审批。比如按照临时用地性质批复车库建设所需土地,并积极做好电网改造。同时,公开招标建设和扩容免费WIFI资源,使所有租车点附近100米之内以及所租车辆内部都能接收到免费信号。此外,支持公交IC卡、市民卡通用的政策支持。

再次,地方政府给予停车位及广告支持。新建公共停车场中10%的空间留给电动车辆,并在剩余的空间中为未来的所需设施预留一定的空间。支持电动汽车微公交车身广告。

最后,地方政府加大税收优惠,主要包括实施增值税和营业税减免优惠,免征购置税和消费税并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电动汽车产业链长,从基础原材料到电动汽车整车使用,经过了多个增值税税负环节。为了增强电动汽车的行业竞争力,对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充电设施、立体智能车库建设等环节,参照节能减排产品实施增值税和营业税地方部分返还的优惠政策。电动汽车行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驱动型战略新兴产业。参照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议杭州市政府对符合条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及运营企业,优先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当前电动汽车产业仍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的特征,给予企业所得税减免。

1.田博.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12

2.王世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商业模式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3(3)

3.叶瑞克,陈秀妙,朱方思宇,王丽.“电动汽车-车联网”商业模式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4.叶强,王贺武,欧阳明高.纯电动乘用车整车租赁模式.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

5.叶强.北京电动汽车市场培育和商业模式创新对策建议.汽车工业研究,2013(4)

猜你喜欢

公交电动汽车杭州
杭州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电动汽车
等公交
等公交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