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曲肽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4-11-20徐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21期
关键词:奥曲肽老年患者治疗

徐平

[摘要] 目的 应用奥曲肽对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8例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8例)。采用泮托拉唑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 治疗组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连续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 应用奥曲肽对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奥曲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1-75-03

上消化道出血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病因复杂,病情进展速度快,出现出血性休克的可能性较大,止血如果不及时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3]。老年患者多数情况下会伴有很多基础疾病,主要症状为黑便和呕血,因为该类患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症状逐渐衰退,较难承受剧烈的刺激,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周围循环衰竭等现象,所以实施有效、及时的止血治疗是非常重要的[4-7]。本次研究对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应用奥曲肽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2~86岁,平均(73.1±1.6)岁;上消化道出血病史1~14年,平均(4.2±0.7)年;本次发病时间1~8h,平均(2.6±0.5)h;治疗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61~88岁,平均(73.4±1.5)岁;上消化道出血病史1~13年,平均(4.4±0.8)年;本次发病时间1~9h,平均(2.8±0.4)h。上述四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

(1)患者病情经诊断后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2)患者有明确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史;(3)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时间在10h以内;(4)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5)排除合并患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可能;(6)患者能够严格遵照医嘱用药;(7)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8)患者自愿接受药物治疗。

1.3 排除标准

(1)患者病情经诊断后没有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2)患者无明确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史;(3)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时间在10h以上;(4)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5)合并患有其他消化道疾病;(6)患者不能够严格遵照医嘱用药;(7)患者不愿参与本次研究;(8)患者不愿接受药物治疗。

1.4 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泮托拉唑(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83765),每次60mg,每天2次;治疗组:静脉滴注泮托拉唑,每次60mg,每天2次,皮下注射奥曲肽(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051860)0.1mg,然后持续静脉泵入,速度为25μg/h[8]。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7d。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连续用药总时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疗效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等指标进行比较。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治愈:患者经过治疗后黑便和呕血等症状彻底停止,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显示为阴性;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黑便和呕血症状基本停止,大便潜血试验结果开始转阴;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黑便和呕血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潜血试验结果开始转阴;无效:患者治疗后仍存在黑便和呕血等症状表现,且病情程度没有减轻,或选择接受手术治疗[9]。

1.7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疗效果比较

详见表1。

2.2 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连续用药总时间

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后(4.82±1.05)d,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消失,共计用药治疗(7.33±1.69)d;治疗组应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治疗后(1.14±0.51)d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消失,共计用药治疗(3.49±0.64)d。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1=13.4927,t2=14.0084,P<0.05)。

2.3 药物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在上消化道出血用药治疗期间有10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在上消化道出血用药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5.11,P<0.05)。

3 讨论

采用奥曲肽对上消化道出血疾病进行治疗的主要的药理作用机制包括:(1)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可以使内脏的血流量明显减少,从而使门脉高压患者肝脏的血流量、门静脉压力水平、曲张的食道静脉压力水平显著降低;(2)对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的分泌过程进行抑制,对胃黏膜的分泌产生有效刺激,对胃黏膜屏障起到保护作用,使已经被损伤的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速度加快;(3)通过对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抑制,对血管扩展现象进行间接阻断,使内脏的血流量水平明显下降;(4)使食道下括约肌的张力显著增加,减少胃液的反流量,对食道黏膜进行积极保护;(5)对血小板的凝集和血块的收缩过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0-12]。在实际临床中应用,无论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还是对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疾病急性治疗,均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具有出血倾向的老年患者或伴随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老年患者,选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与该药物可以使内脏血管发生选择性收缩,使胃肠道血流量减少,降低门脉压力,对胃液分泌产生抑制,刺激胃黏膜的分泌有一定的关系,且不会对患者全身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造成任何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文激,沙卫红,聂玉强,等.不同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疗效-费用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2(24):374-375.

[2] 陈兰玉,欧阳义.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14例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29(19):188-189.

[3] 李向宾.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6例[J].中国药业,2011,20(19):171-172.

[4] 徐晖,庄丽维,刘娜,等.奥曲肽、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11,13(16):934-935.

[5] 李兆申,许国铭,叶萍.奥曲肽治疗重症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40例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12,16(15):266-267.

[6] 冯丽英,姚金锋,杨川杰.上消化道出血[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132-133.

[7] 李兆申,许困铭,叶萍.奥曲肽治疗重症非静脉曲张陛消化道出血40例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09,16(5):265.

[8] 樊红庆.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1(3): 189.

[9] 张振书,张亚历.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救治与预防[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22(11):642.

[10] 孙红霞,杨凯.奥曲肽联和洛赛克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J].实用肝病杂志,2010,9(3):175-176.

[11] 薛根正,张引苗.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8,33(12):171-172.

[12] 徐晖,庄丽维,刘娜,等.奥曲肽、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11,13(16):934-935.

(收稿日期:2014-07-09)endprint

[摘要] 目的 应用奥曲肽对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8例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8例)。采用泮托拉唑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 治疗组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连续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 应用奥曲肽对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奥曲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1-75-03

上消化道出血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病因复杂,病情进展速度快,出现出血性休克的可能性较大,止血如果不及时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3]。老年患者多数情况下会伴有很多基础疾病,主要症状为黑便和呕血,因为该类患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症状逐渐衰退,较难承受剧烈的刺激,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周围循环衰竭等现象,所以实施有效、及时的止血治疗是非常重要的[4-7]。本次研究对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应用奥曲肽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2~86岁,平均(73.1±1.6)岁;上消化道出血病史1~14年,平均(4.2±0.7)年;本次发病时间1~8h,平均(2.6±0.5)h;治疗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61~88岁,平均(73.4±1.5)岁;上消化道出血病史1~13年,平均(4.4±0.8)年;本次发病时间1~9h,平均(2.8±0.4)h。上述四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

(1)患者病情经诊断后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2)患者有明确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史;(3)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时间在10h以内;(4)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5)排除合并患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可能;(6)患者能够严格遵照医嘱用药;(7)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8)患者自愿接受药物治疗。

1.3 排除标准

(1)患者病情经诊断后没有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2)患者无明确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史;(3)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时间在10h以上;(4)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5)合并患有其他消化道疾病;(6)患者不能够严格遵照医嘱用药;(7)患者不愿参与本次研究;(8)患者不愿接受药物治疗。

1.4 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泮托拉唑(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83765),每次60mg,每天2次;治疗组:静脉滴注泮托拉唑,每次60mg,每天2次,皮下注射奥曲肽(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051860)0.1mg,然后持续静脉泵入,速度为25μg/h[8]。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7d。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连续用药总时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疗效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等指标进行比较。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治愈:患者经过治疗后黑便和呕血等症状彻底停止,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显示为阴性;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黑便和呕血症状基本停止,大便潜血试验结果开始转阴;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黑便和呕血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潜血试验结果开始转阴;无效:患者治疗后仍存在黑便和呕血等症状表现,且病情程度没有减轻,或选择接受手术治疗[9]。

1.7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疗效果比较

详见表1。

2.2 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连续用药总时间

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后(4.82±1.05)d,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消失,共计用药治疗(7.33±1.69)d;治疗组应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治疗后(1.14±0.51)d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消失,共计用药治疗(3.49±0.64)d。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1=13.4927,t2=14.0084,P<0.05)。

2.3 药物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在上消化道出血用药治疗期间有10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在上消化道出血用药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5.11,P<0.05)。

3 讨论

采用奥曲肽对上消化道出血疾病进行治疗的主要的药理作用机制包括:(1)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可以使内脏的血流量明显减少,从而使门脉高压患者肝脏的血流量、门静脉压力水平、曲张的食道静脉压力水平显著降低;(2)对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的分泌过程进行抑制,对胃黏膜的分泌产生有效刺激,对胃黏膜屏障起到保护作用,使已经被损伤的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速度加快;(3)通过对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抑制,对血管扩展现象进行间接阻断,使内脏的血流量水平明显下降;(4)使食道下括约肌的张力显著增加,减少胃液的反流量,对食道黏膜进行积极保护;(5)对血小板的凝集和血块的收缩过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0-12]。在实际临床中应用,无论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还是对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疾病急性治疗,均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具有出血倾向的老年患者或伴随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老年患者,选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与该药物可以使内脏血管发生选择性收缩,使胃肠道血流量减少,降低门脉压力,对胃液分泌产生抑制,刺激胃黏膜的分泌有一定的关系,且不会对患者全身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造成任何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文激,沙卫红,聂玉强,等.不同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疗效-费用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2(24):374-375.

[2] 陈兰玉,欧阳义.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14例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29(19):188-189.

[3] 李向宾.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6例[J].中国药业,2011,20(19):171-172.

[4] 徐晖,庄丽维,刘娜,等.奥曲肽、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11,13(16):934-935.

[5] 李兆申,许国铭,叶萍.奥曲肽治疗重症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40例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12,16(15):266-267.

[6] 冯丽英,姚金锋,杨川杰.上消化道出血[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132-133.

[7] 李兆申,许困铭,叶萍.奥曲肽治疗重症非静脉曲张陛消化道出血40例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09,16(5):265.

[8] 樊红庆.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1(3): 189.

[9] 张振书,张亚历.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救治与预防[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22(11):642.

[10] 孙红霞,杨凯.奥曲肽联和洛赛克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J].实用肝病杂志,2010,9(3):175-176.

[11] 薛根正,张引苗.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8,33(12):171-172.

[12] 徐晖,庄丽维,刘娜,等.奥曲肽、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11,13(16):934-935.

(收稿日期:2014-07-09)endprint

[摘要] 目的 应用奥曲肽对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8例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8例)。采用泮托拉唑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 治疗组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连续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 应用奥曲肽对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奥曲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1-75-03

上消化道出血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病因复杂,病情进展速度快,出现出血性休克的可能性较大,止血如果不及时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3]。老年患者多数情况下会伴有很多基础疾病,主要症状为黑便和呕血,因为该类患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症状逐渐衰退,较难承受剧烈的刺激,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周围循环衰竭等现象,所以实施有效、及时的止血治疗是非常重要的[4-7]。本次研究对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应用奥曲肽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2~86岁,平均(73.1±1.6)岁;上消化道出血病史1~14年,平均(4.2±0.7)年;本次发病时间1~8h,平均(2.6±0.5)h;治疗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61~88岁,平均(73.4±1.5)岁;上消化道出血病史1~13年,平均(4.4±0.8)年;本次发病时间1~9h,平均(2.8±0.4)h。上述四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

(1)患者病情经诊断后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2)患者有明确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史;(3)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时间在10h以内;(4)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5)排除合并患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可能;(6)患者能够严格遵照医嘱用药;(7)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8)患者自愿接受药物治疗。

1.3 排除标准

(1)患者病情经诊断后没有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2)患者无明确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史;(3)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时间在10h以上;(4)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5)合并患有其他消化道疾病;(6)患者不能够严格遵照医嘱用药;(7)患者不愿参与本次研究;(8)患者不愿接受药物治疗。

1.4 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泮托拉唑(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83765),每次60mg,每天2次;治疗组:静脉滴注泮托拉唑,每次60mg,每天2次,皮下注射奥曲肽(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051860)0.1mg,然后持续静脉泵入,速度为25μg/h[8]。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7d。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连续用药总时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疗效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等指标进行比较。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治愈:患者经过治疗后黑便和呕血等症状彻底停止,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显示为阴性;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黑便和呕血症状基本停止,大便潜血试验结果开始转阴;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黑便和呕血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潜血试验结果开始转阴;无效:患者治疗后仍存在黑便和呕血等症状表现,且病情程度没有减轻,或选择接受手术治疗[9]。

1.7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疗效果比较

详见表1。

2.2 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连续用药总时间

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后(4.82±1.05)d,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消失,共计用药治疗(7.33±1.69)d;治疗组应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治疗后(1.14±0.51)d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消失,共计用药治疗(3.49±0.64)d。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1=13.4927,t2=14.0084,P<0.05)。

2.3 药物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在上消化道出血用药治疗期间有10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在上消化道出血用药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5.11,P<0.05)。

3 讨论

采用奥曲肽对上消化道出血疾病进行治疗的主要的药理作用机制包括:(1)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可以使内脏的血流量明显减少,从而使门脉高压患者肝脏的血流量、门静脉压力水平、曲张的食道静脉压力水平显著降低;(2)对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的分泌过程进行抑制,对胃黏膜的分泌产生有效刺激,对胃黏膜屏障起到保护作用,使已经被损伤的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速度加快;(3)通过对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抑制,对血管扩展现象进行间接阻断,使内脏的血流量水平明显下降;(4)使食道下括约肌的张力显著增加,减少胃液的反流量,对食道黏膜进行积极保护;(5)对血小板的凝集和血块的收缩过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0-12]。在实际临床中应用,无论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还是对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疾病急性治疗,均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具有出血倾向的老年患者或伴随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老年患者,选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与该药物可以使内脏血管发生选择性收缩,使胃肠道血流量减少,降低门脉压力,对胃液分泌产生抑制,刺激胃黏膜的分泌有一定的关系,且不会对患者全身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造成任何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文激,沙卫红,聂玉强,等.不同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疗效-费用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2(24):374-375.

[2] 陈兰玉,欧阳义.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14例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29(19):188-189.

[3] 李向宾.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6例[J].中国药业,2011,20(19):171-172.

[4] 徐晖,庄丽维,刘娜,等.奥曲肽、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11,13(16):934-935.

[5] 李兆申,许国铭,叶萍.奥曲肽治疗重症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40例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12,16(15):266-267.

[6] 冯丽英,姚金锋,杨川杰.上消化道出血[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132-133.

[7] 李兆申,许困铭,叶萍.奥曲肽治疗重症非静脉曲张陛消化道出血40例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09,16(5):265.

[8] 樊红庆.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1(3): 189.

[9] 张振书,张亚历.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救治与预防[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22(11):642.

[10] 孙红霞,杨凯.奥曲肽联和洛赛克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J].实用肝病杂志,2010,9(3):175-176.

[11] 薛根正,张引苗.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8,33(12):171-172.

[12] 徐晖,庄丽维,刘娜,等.奥曲肽、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11,13(16):934-935.

(收稿日期:2014-07-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奥曲肽老年患者治疗
生长抑素、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