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主成长的国际小公民
2014-11-19薄伟英
薄伟英
国际理解教育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以及不同区域国家、地区人们的相互了解为目标,注重加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它对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世界公民素养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作为国际资本密集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产业基地,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呈现出鲜明的国际化、多元化社会特征。基于这一地域发展背景,学校以自主德育理念为指引,积极构建基于国际理解教育视域下的新型评价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尊重与理解、和平与合作、责任与创新的品质和素养,成为“会生存、会做人、会学习”的现代国际小公民。
一、研制评价标准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通过对教育活动现实或潜在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教育评价的操作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收集信息,在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因此,构建评价体系的首要任务是进行价值标准的研制,从而为评价提供提科学的参考依据。为此,学校成立了基于国际理解教育视域下的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系统梳理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变迁和现代内涵,从中提炼出“尊重与理解”“和平与合作”“责任与创新”等核心品质,以自主德育理念为指引,立足学校实际,研制了6大方面36条标准细则。具体如下:
评价标准立足学生日常家庭、社区和校园生活场景,将尊重与理解、和平与合作、责任与创新6个关键词,分别细化为6条评价指标。每一条指标内容具体明确,文字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践行。语言是文化理解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学校为评价标准配以英文注释,以此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意识。这样的评价标准将学生视为完整的、具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个体,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自主探索、自主内化和自我评价,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成长与完善。
二、创新评价方式
评价,首先涉及“评什么”的问题;而“如何评”,则是技术或方法问题,是发挥评价标准作用的关键。为此,学校基于评价标准,搭建多种活动平台,让学生通过活动争章践行与内化标准,增强国际理解意识和能力。
学校以活动为载体,为学生理解和践行评价标准搭建多元平台。学校创设了校园国际理解节、乒乓节、国家周等活动,并开设了JA课程、“世遗”教育课程;同时,与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的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定期开展交流浸濡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理解意识和能力,实现自主成长。
“争章”是现代中小学常用的评价手段,学校从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出发,赋予其国际理解教育内涵,围绕6项核心目标,设立尊重章、理解章、和平章、合作章、责任章、创新章,以此评价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发展状况。
学校将争章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面向全体学生展开评价,贯穿每一位学生六年的小学生活。为了确保评价活动的合理规范、公正透明、便于操作,使评价过程可信,评价结果可用,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室、德育处及各班主任组成的评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结合标准细则,分年级设计了一颗星到六颗星奖章(见图1),逐级评价学生在国际理解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同时,为每位学生精心制作了一本国际小公民护照(见图2),记录学生每学期的争章情况,以此形成以学年为序列的成长链。
争章活动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导评、家长参评,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学生自评”,注重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与体验;“学生互评”,注重促进同伴学习与交流;家长参评,旨在加强家校沟通与交流;“教师导评”,则致力于增进师生关系和谐。每学期末,学校综合分析学生的护照信息,综合评价学生的国际理解力发展情况。这样的争章活动既是发展性评价,又是阶段性评价,真切关注学生的每一步成长,深受师生、家长的喜爱。
国际理解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园区德育支持体系的支持下,学校将继续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提升学生素养的实践研究”,不断创新德育方式,提升学生素养,从而推动学校逐步向国际化迈进,实现学生现代素养的全面提升和自主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 215021)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