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14-11-18

河南医学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罗非班心肌梗死血栓

桂 翔

(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急诊科 河南 信阳 464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作为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现阶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治疗AMI 的主要方式,为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硝酸甘油在AMI 恢复期PCI 术中的应用价值,收集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2例AMI 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2例AMI 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WHO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排除严重的肝肾、心肺功能障碍,排除有活动性内脏出血、脑血管意外史患者。纳入标准:①存在明显的胸闷、胸痛症状;②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钙蛋白I)水平升高大于正常水平2 倍以上;③心电图相邻两个导联出现典型的心肌缺血性ST-T 改变,下移值≥0.05 mV。将72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 =36)和对照组(n =36),观察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40~71 岁,平均年龄(53.4±6.2)岁,收缩压110~180 mmHg,平均(125.9±12.4)mmHg;对照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3~74 岁,平均年龄(53.6± 6.0)岁,收缩压105~180 mmHg,平均(128.3±12.5)mmHg;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心脏彩超检查指标、体重指数(BMI)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术前常规给予阿司匹林300 mg/d 和氯吡格雷75 mg/d 口服,手术开始前给予普通肝素100 U/kg;手术时间≥2 h 者,再根据活化凝血时间进行适量补充。观察组:PCI 术前静推盐酸替罗非班(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25)10 μg/kg,3 min 输注完成,然后以0.15 μg/(kg·min)的速度行静脉泵入盐酸替罗非班,持续24 h。常规导管置入后,引导导丝通过闭塞病变至同条动脉远端,选用本瑞翁医疗株式会社制造的ZEEK 血管抽吸导管沿导丝送至血栓病变约2 cm 处,连接注射器,缓慢推送后撤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直至造影结果示血栓影消失。将硝酸甘油5 mg 联合盐酸替罗非班500 μg 通过导管行冠脉内注射。对照组:行常规PCI 治疗,未作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注射。

1.3 观察指标[3]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随访半年,并在术后3 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定量资料采用(±s)表示,定性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 个月,复查心脏彩超,观察组患者LVEDd、LVEF 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LVEF/% LVEDd/mm观察组36 58.4±9.7 48.5±6.7 47.6±8.4对照组36 52.9±10.3 37.3±5.1 55.2±10.1

3 讨论

20 世纪80年代以来,AMI 治疗已经进入了再灌注治疗的时代,目前PCI 已经成为AMI 最主要、最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措施[4],对于在时间窗内的AMI 患者,应积极干预梗死相关动脉。但是,PCI 术中进行球囊预扩张及支架释放等操作时,本来相对稳定的血栓易被挤压破碎并随血流阻塞远端小血管,导致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5],PCI 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或慢血流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术后慢血流、无复流情况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严重者还会造成心肌二次梗死,危及生命。血栓抽吸导管是近年来针对冠状动脉内血栓专门设计的,其目的为PCI 治疗过程中,当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内血栓严重时,于术中持续抽吸血栓,以减少微血栓的脱落及栓塞。TAPAS试验结果表明[6],在PCI 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对血栓进行抽吸,能够有效防治远端小血管栓塞,减少慢血流或无复流等情况发生,保证手术效果;替罗非班局部灌注应用,不仅可以抑制局部促炎症因子释放,还能促进抗炎症因子释放,发挥可靠的抑制炎性反应作用[7]。从本次统计结果看,在PCI 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灌注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常规PCI 术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却能取得更为满意的短期及长期效果,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在行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和替罗非班,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方便,值得应用推广。

[1] 颜红兵,赵汉军.血栓抽吸导管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介入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11,(6):405-407.

[2] 杨新春,徐立,王乐丰,等.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灌注影响的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06,21(1):4-7.

[3] 田才林,刘岳怀.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6):642-644.

[4] 胡大一,丁荣晶.青年吸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控烟干预[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2):1077-1080.

[5] 沈新平,张敬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6例[J].山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83.

[6] 徐敏,李杰,袁正强,等.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路径行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9):2655-2657.

[7] 张先林,章萍,王岳松,等.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0):1143-1145.

猜你喜欢

罗非班心肌梗死血栓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