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溴敌隆中毒致神经系统病变3例报告

2014-11-17孙晓敏初凤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凝血因子尿常规

丁 曼, 孙晓敏, 初凤娜, 何 玲, 崔 俐

溴敌隆为第二代长效抗凝血灭鼠剂的代表,是一种适口性好、毒性大、靶谱广的高效杀鼠剂。因其毒性强、抗耐药性好而被广泛应用。现将我院近1 y内因服用溴敌隆中毒就诊于神经内科的3例病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22岁。因血尿4 d,头晕、呕血1 d入院。来院前4 d因情绪欠佳自服鼠药。4 h后出现血尿,当晚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当地误诊为尿路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次日出现鼻衄、静点针眼渗血,以及头晕、恶心、呕吐黑色血块。入院前1 d夜间头晕加重,并持续呕吐咖啡样物。凝血常规:凝血酶时间14.8 s,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137.4 s,凝血酶原时间 32.5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0,凝血酶原活动度(PTA)0%,纤维蛋白原(FBG)4.93 g/L。尿常规:尿潜血(+),尿酮体(+),红细胞计数174.80/μl,红细胞 31.5/HPF。外院给予脱水及冷沉淀治疗后呕血好转,尿色变浅。来我院急诊行头部CT示:小脑出血,最大层面约4.2×2.5 cm,环池受压变窄(见图1)。急诊查体:血压120/80 mmHg,项强可疑,余正常。入院后查凝血因子:凝血因子 II 9.0%,凝血因子Ⅶ 1.8%,凝血因子Ⅷ175.5%,凝血因子Ⅸ 7.2%,凝血因子Ⅹ 6.0%。毒物筛查发现“溴敌隆”。治疗上给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150 ml,维生素K1静点,脱水、抗自由基治疗。10 d后尿常规结果转阴。15 d后复查凝血常规:凝血酶原活动度72%,余正常。17 d后复查头部CT:小脑出血吸收期,脑室积水。经治疗20 d后,家属要求出院,建议继续肌注维生素K1,同时监测凝血常规,避免情绪激动及剧烈活动,变化随诊。

病例2,患者,男,18岁。因发作性抽搐伴恶心呕吐8 h入院。入院前1 d在网吧曾服用陌生人的饮料,8 h前突然出现流涎,言语不能,四肢活动不灵活,并出现一次发作性抽搐,表现为意识不清,双眼向右凝视,双上肢屈曲,双下肢强直。同时伴有口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持续1~2 min缓解,遂来我院急诊。急诊查体:血压133/118 mmHg,意识朦胧,双侧瞳孔直径约4.0 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迟钝,四肢可动,左侧Babinski征可疑阳性,腱反射亢进,余查体大致正常。行头部CT:未见异常高密度影。给予吸氧、地西泮15 mg静推,并收住院。入院后2 d神志转清,于当日夜间出现鼻衄及皮肤散在瘀斑。给予行毒物筛查发现“溴敌隆”。头部MRI:脑内多发异常信号,考虑为脱髓鞘病变,待除外中毒所致(见图2)。凝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11.1 s,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68.5 s,纤维蛋白原3.79 g/L,余测不出。尿常规:尿潜血(),红细胞计数:3816.8/μl,红细胞 6876.0/HPF。治疗上给予血液灌流,维生素K1及凝血酶原复合物纠正凝血。入院后3 d复查毒物筛查转阴,但凝血常规仍严重异常。由于经济原因,家属要求出院,告知溴敌隆作用时间长,存在迟发出血可能性,且颅内多发异常信号,出院后需继续使用维生素K1,定期监测凝血、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隔期复查头部MRI。

病例3,患者,女,61岁。因呕吐、意识不清及发作性抽搐1 d余入院。入院前1 d家人一同早餐后呕吐数次胃内容物。随即出现四肢无力,问话无应答及意识不清。在送往当地医院途中出现频繁发作性抽搐,表现为意识不清,双眼上视,牙关紧闭,上肢屈曲,下肢伸直,伴大小便失禁,无舌咬伤。每次持续约1 min。当地医院行腰穿:压力不详,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常规检查:红细胞8~10 mmol/L,蛋白472 mg/L,葡萄糖5.81 mmol/L,氯119 mmol/L。头部 CT:未见异常高密度影。尿常规:蛋白质(+),尿糖(),尿潜血(),尿白细胞 2081.8 μl,尿红细胞 120.9 μl,管型 5.46 LPF。血常规大致正常。为明确诊断来我院。入院查体:血压120/80 mmHg,心率115次/分,体温36.5℃,浅昏迷,双侧瞳孔直径2.5 mm,对光反射迟钝,压眶左侧肢体可动,右下肢有收缩,右侧Babinski征阳性,项强、Kernig征可疑阳性。尿常规:尿潜血(+),尿葡萄糖(),尿蛋白(+),尿酮体(+),红细胞计数17.6/ μl,白细胞计数 370.8/ μl,白细胞 66.7/HPF。头部MRI:脑内白质多发异常信号,考虑脑白质病变(见图3)。患者入院3 d意识转清,提供线索发现自服鼠药,随即行毒物筛查发现“溴敌隆”。随后定期检测凝血因子检测(无异常),生化、离子、血尿凝血常规、肝肾功能、BUN、心肌损伤标志物、血尿淀粉酶、脂肪酶等。患者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心肌受损、血小板减少、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低钾、高钠、高氯、低钙血症。治疗上给予维生素K1肌注、补液抑酸限盐、补充血小板、血液灌流(一次)及对症治疗。经积极治疗12 d,肾功、心脏受损情况稍好转,但意识淡漠,离子紊乱未完全纠正、尿潜血仍阳性。家属放弃治疗,要求出院。

图1 小脑出血,最大层面约4.2×2.5 cm,环池受压变窄

图2 头部MRI:脑内多发异常信号,考虑为脱髓鞘病变待除外中毒所致

图3 头部MRI:脑内白质多发异常信号,考虑脑白质病变

2 讨论

溴敌隆属双香豆素类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由于苯基取代甲基末端结构,使其具有高度脂溶性,并且比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强100倍[1]。其4-羟基香豆素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竞争性拮抗肝脏对维生素K的利用,从而阻碍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与活化,导致凝血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同时其代谢产物亚苄基丙酮可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壁,使其通透性增加而加重出血[2]。溴敌隆一般由消化道进入机体,经呼吸道和皮肤接触也可引起中毒。最常见的临床特征即出血,可发生于粘膜或任何器官[3]。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延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减少[4]。对于任何一个有可疑病史,PT及APTT显著延长,并除外晚期肝脏疾病或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来说,不能除外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的可能。

我们报道的3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1、2例患者PT、APTT出现不同程度延长,病例3患者出现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文献未曾报道因服用溴敌隆中毒致脑出血病例。若怀疑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患者一旦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应除外是否存在颅内血肿的可能。病例2、3出现发作性抽搐,可能与鼠药吸收后出现强烈脑干刺激引起脑细胞持续兴奋所致。由于大脑白质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差,病例2出现了明显脑白质改变。病例3在住院期间出现严重的心肌、肾脏功能的改变及离子紊乱,既往溴敌隆中毒病例无相关报道,但其能否引起心肌、肾脏等改变需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

Weitzel等[5]报道3例患者血清溴敌隆半衰期长达16~36 d,首次诊断后2 m血清中不能检测到溴敌隆,但出血倾向可持续超过100 d。因此即使早期PT、APTT达正常水平也需反复监测[6]。

维生素K1为治疗溴敌隆中毒的特效解毒剂。由于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导致血肿形成及超敏反应可能性更大,口服维生素 K1更佳[3]。目前并不明确使用的最佳时间及剂量[7]。但多数研究支持长时间、高剂量补充[8]。国内有报道指出需持续使用2~3 m。总之,对于早期怀疑的患者应迅速进行毒物检测,并足量、持续使用维生素K1治疗。

[1]Park BK,Leck JB.A comparison of vitamin K antagonism by warfarin,difenacoum and brodifacoum in the rabbit[J].Biochem Pharmacol,1982,31:3635-3639.

[2]刘初强.急性溴敌隆中毒8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1,7(24):7.

[3]Junshik Hong,Ho-Young Yhim.Korean patients with superwarfarin ntoxication and their outcome[J].J Korean Med Sci,2010,25:1754-1758.

[4]Breckenridge AM,Cholerton S,Hart JA,et al.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the4-hydroxycoumarin anticoagulants warfarin,difenacoum and brodifacoum in the rabbit[J].Br J Pharmacol,1985,84:81-91.

[5]Weitzel JN,Sadowski JA,Furie BC,et al.Surreptitious ingestion of a long-acting Vitamin K antagonist/rodenticide,brodifacoum:clinical and metabolic studies of three cases[J].Blood,1990,76:2555-2559.

[6]Katona B,Wason S.Superwarfarin poisoning[J].JEmerg Med,1989,7:627-631.

[7]Bruno GR,Howland MA,McMeeking A,et al.Long-acting anticoagulant overdose:brodifacoum kinetics and optimal Vitamin K dosing[J].Ann Emerg Med,2000,36:262-267.

[8]Wu YF,Chang CS,Chung CY,et al.Superwarfarin intoxication:hematuria is a maj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J].Int J Hematol,2009,90:17017-17023.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凝血因子尿常规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影响尿常规检验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