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11-15莫云
莫 云
广西脑科医院老年内科 柳州 545005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中老年人由于各项生理功能退化,好发本病,一旦发病其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但多有后遗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起到协同治疗作用,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恢复。笔者2010-01-2011-06采用综合疗法治疗60例脑卒中患者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01-2011-06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8~78岁,平均(65.5±10.4)岁;脑梗死42例,脑出血18例;发病部位:左侧25例,右侧27例,两侧8例;并发症:高血压45例,冠心病38例,糖尿病30例。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5~76岁,平均(66.3±10.2)岁;脑梗死43例,脑出血17例;发病部位:左侧24例,右侧29例,两侧7例;并发症:高血压43例,冠心病30例,糖尿病29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发病部位、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②生命体征平稳,无外科手术指征;③无脑外伤史;④无脑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等脑实质疾病史;⑤符合知情同意原则。
1.2.2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②合并痛觉过敏、肩手综合征、癫痫者;③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④资料不完整,或中途失访及退出治疗者。
1.3治疗方法2组均给予脱水治疗、改善脑功能、肠溶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综合康复治疗。(1)功能锻炼:在疾病活动期,以进行肢体被动运动为主,以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运动为主,先活动大关节,然后活动小关节,运动幅度由小到大;当病情经治疗稳定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训练计划,逐渐开始离床阶段,先在家属辅助下进行站立训练,然后进行步行训练,最后进行日常活动的训练,最终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2)理疗:采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由深圳科瑞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型号:AM800A)治疗,1次/d,30min/次。(3)针灸:取百会、水沟、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合谷等,用醒脑开窍针法,1次/d,每次留针30min。(4)心理治疗: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2组均以治疗3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1.4观察指标观察2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功能。
1.5评价方法
1.5.1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拟定疗效标准。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神经系统功能能基本恢复,肌力5级,生活能自理,能独立行走,生活基本自理。显效:瘫痪肢体肌力提高2级以上,神经系统功能大部分恢复,言语功能基本恢复。有效:神经系统功能有部分恢复,言语功能有所恢复,需他人搀扶行走。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1.5.2 生活质量评测方法:①偏瘫评测用Fugl-Meyer评测法,上肢运动(FMA上肢)的最高分为66分,下肢(FMA下肢)为34分,上下肢运动总分(FMA运动)100分。②残疾的评测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该量表由18个变量组成,每个变量得分1~7分,其中反映日常生活功能,反映移动功能(FIM mobility)的有5个,主要是下肢功能,反映认知功能(FIM-cognition)的有5个。③认知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采用MMSE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按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法。每位患者于第1次治疗前做1次评定,3个月后再评定1次。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控制、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2.2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Fugl-Meyer评分、FIM评分、Barthel指数、MMSE等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s)
表2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Fugl-MMSE观察组 60 治疗前Meyer评分 FIM评分 Barthel指数25.63±7.41 6.15±8.43 35.12±7.21 16.03±0.16治疗后 43.62±7.60*△ 2060±7.54*△ 59.85±7.55*△ 26.43±0.14*△对照组 60 治疗前 25.69±8.35 16.19±8.33 34.95±7.13 16.09±0.13治疗后 33.95±8.58△ 12.32±7.64△ 47.31±7.23△ 19.25±0.16△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预后较差,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5]。研究表明,脑卒中致残率为70%~80%,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劳动能力和社会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6]。综合疗法将数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其中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已被众多研究所证实[7]。生活质量作为反映个体的健康和疾病状态一种测量方法,体现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适应状态。近年来,生活质量可作为一种测量方法体现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适应状态,能较全面地反映个体的健康和疾病状态[7-8]。通过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急性期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给予综合的、有针对性地康复训练及针灸、电刺激、心理治疗等康复治疗,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8-11]。因而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应尽早开展正规的综合康复治疗。综上所述,综合疗法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路微波,胡永善,吴毅,等 .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7):623.
[3]尹义臣,陈卓铭,杜志宏 .卒中后认知功能康复与神经可塑性[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6):471-473.
[4]刘书芳,倪朝民,韩瑞,等 .认知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12):817.
[5]姜鹭春,胡永善,朱玉连,等 .集体娱乐活动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3):259.
[6]杜宏娟,瞿义,瞿友 .低分子右旋糖酐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应用观察[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9,9(4):35-37.
[7]王法欣,宋爱君,邱松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l6(1):27-28.
[8]罗旭,沈锐,罗兴文,等 .头针、体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48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66-68.
[9]廖远碧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35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6):26-27.
[10]林军华,李晓萍,吴永明,等 .强化心理治疗联合万拉法新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缺损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5):524-526.
[11]曹黎明,朱治山,陈建文,等 .刺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疗效与展望[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9(2):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