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2014-11-15黄忠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奥扎瑞克格雷

黄忠文

四川安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安岳 642350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神经科常见病、高发病,致残及致死率较高,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我国脑梗死患者占全部脑卒中的80%左右[1],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临床研究[2-3]表明,静脉使用注射用尤瑞克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轻微。我院对2012-01—2013-12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方案,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01—2013-12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3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4],并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81例,男55例,女26例;年龄49~76岁,平均(61.6±9.6)岁;伴发基础疾病:高血压62例,糖尿病48例,高脂血症29例;发病至入院时间4~36h,平均(11.6±2.8)h;病变部位:脑叶(皮层及皮层下)38例,基底节区24例,脑干14例,小脑5例。观察组82例,男57例,女25例;年龄48~76岁,平均(61.8±9.8)岁;伴发基础疾病:高血压66例,糖尿病46例,高脂血症30例;发病至入院时间6~39 h,平均(11.8±3.2)h;病变部位:脑叶(皮层及皮层下)40例,基底节区22例,脑干16例,小脑4例。2组性别构成、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伴发疾病、脑梗死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组及排除标准入组标准:(1)首次发生脑梗死,且发病在48h内入院;(2)年龄≤80岁;(3)NIHSS评分2~14分;(4)患者无意识障碍,能完成本研究过程;(5)头颅CT或MRI排除脑出血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2)脑肿瘤等脑部器质性病变者;(3)收缩压≥190mmHg,舒张压≥115mmHg者;(4)存在出血性疾病,如血液病、消化道出血等患者;(5)凝血酶原时间>15s或血小板计数<10万个/mm3者;(6)痴呆及精神障碍者。

1.3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视病情应用非ACEI类降血压药、降糖药、调脂药和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0.15 PNAU加入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30min内滴完,且前15min滴速较慢,1次/d,治疗期间注意监测患者血压情况。2组患者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

1.4疗效评定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定,疗效判定标准[5]:(1)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0%;(2)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89%;(3)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4)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或增加;(5)死亡。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d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14d后81 9.86±3.08 7.62±2.42观察组对照组82 9.98±3.12 4.08±1.18

2.2 2组疗效比较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4,P<0.01)。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3不良反应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心慌等不适,1例出现血压轻微下降,经减慢滴速后好转;对照组3例出现一过性低血压,经对症处理后改善。2组均未发生出血情况,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基本正常。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很高,在溶栓时间窗内到达医院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的患者很少,导致其致残、致死率居高不下。在脑梗死的急性期进行药物治疗结合康复训练是目前二级预防的重点。尤瑞克林是分泌到尿液中的组织型激肽原酶1(hK1),注射用尤瑞克林的主要成分是从新鲜人尿中提取的一种由238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称为人尿激肽原酶。药效学研究显示,一定剂量的尤瑞克林能将激肽原转化为激肽和血管舒张素,选择性扩张缺血部位的脑细小动脉,改善脑微循环,增加缺血脑组织血流量,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和氧解离能力,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6],促进损伤部位新生血管的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液凝固[7]。动物实验已证实,尤瑞克林可显著缩小大鼠MCAO 24h后脑梗死的面积并改善神经缺损症状,增加缺血半暗带局部脑血流量,增强神经元对缺血再灌注以及缺血后酸中毒的抵抗能力,减少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面积[8]。

脑梗死急性期,血栓素A2等细胞因子释放入血,促使血小板活化,导致血管内皮细胞与血小板黏附、聚集,促使血栓形成。奥扎格雷钠作为一种选择性血栓素A2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栓素A2的产生及促进前列环素I2的生成,从而抑制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大脑局部微循环和能量代谢。脑梗死的缺血半暗带仍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同时存在侧支循环,奥扎格雷钠可挽救受损的神经元,改善该区域的血液循环,防止梗死面积扩大,同时可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改善组织耗氧能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使用尤瑞克林与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1]王维治 .神经病学[M].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3-138.

[2]仇靖,王敏,龚启明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9):70-71.

[3]谭泽梁,倪福文,杨职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8):18-20.

[4]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6]李欣吉,骆翔,王雪贞,等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7,2(3):164-165;167.

[7]曲方,陈新,陈会生,等 .尤瑞克林与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沈阳部队医药,2010,23(1):12-14.

[8]石秦东,张军峰,张蓬勃,等 .尤瑞克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半暗带脑血流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413.

猜你喜欢

奥扎瑞克格雷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敌人派(上)
敌人派(下)
疏血通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分析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瑞克林有了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