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对减轻奥沙利铂神经毒副反应的效果分析
2014-11-15邹家容
邹家容
四川都江堰市人民医院肿瘤肾病科 都江堰 611830
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可以通过产生水化衍生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产生细胞毒作用和抗肿瘤活性,目前临床上已广泛用于结、直肠癌及胃癌等治疗[1]。奥沙利铂主要不良反应的是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患者可出现外周感觉神经病变,表现为肢体末端感觉障碍或(和)感觉异常,伴或不伴有痛性痉挛,通常遇冷会激发,影响患者精细动作的完成,甚至发生急性咽喉感觉异常综合征[2]。奥沙利铂静滴常易导致血管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发生,因此合理的给药方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3]。我院对PICC导管减轻奥沙利铂神经毒副反应的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06—2013-12收治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37~68岁,平均(48.3±3.8)岁;病程8个月~3a,平均(1.3±0.8)a;其中大肠癌20例,胃癌17例,结肠癌13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9~70岁,平均(47.3±3.2)岁,病程7个月~4 a,平均(1.2±0.7)a;其中大肠癌21例,胃癌19例,结肠癌10例。2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和排除条件如下:(1)经病理学确诊为大肠癌、胃癌或结肠癌;(2)排除对奥沙利铂过敏者;(3)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患者;(4)排除有周围神经感觉异常的患者及可能引起周围神经末梢感觉异常的疾病的患者;(5)排除在第一疗程之前即有骨髓抑制的患者,如中性粒细胞计数<2×109个/L和(或)血小板计数<100×109个/L;⑥排除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接受相同的常规对症治疗和以奥沙利铂为主的联合化疗,将200mg奥沙利铂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37;规格:50mg)溶于500mL葡糖糖溶液(浓度5%),以40~50滴/min的速度滴入。
对照组常规外周浅静脉穿刺给药,实验组使用静脉留置针,在前臂弹性较好、较粗的静脉血管部位,以15°~30°穿刺,并以透明敷贴固定。实验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给药,确定所需长度,消毒穿刺点20cm×20 cm范围,穿刺成功并插入所需长度后安装肝素帽,并用3M透明敷贴固定。使用X线确定导管针尖在上腔静脉的下1/3,确认无误后给药。首次敷料于1d后更换,之后每周更换1~2次,若敷料浸湿则应立即更换。
告知患者奥沙利铂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避免接触寒冷或重物以免加重肢端麻木,禁止饮用冷水和接触冰冷金属,使用温水刷牙、漱口,避免咽喉痉挛。饮食以温软为主,水果用热水浸泡加热后方可食用。
1.4观察指标将神经毒性反应分为0~Ⅳ度,0度为无反应;Ⅰ度为遇冷后感觉异常、迟钝,7d内完全消退;Ⅱ度为感觉异常、迟钝,21d内完全消退;Ⅲ度为感觉异常、迟钝,21d不能完全消退;Ⅳ度为感觉异常、迟钝,伴有功能障碍。严密监测患者疼痛状态,用WHO疼痛分级,0级为无疼痛;Ⅰ度为轻度,疼痛可以忍受,Ⅱ度为疼痛忍受,Ⅲ度为剧烈疼痛,Ⅳ度为不可耐受的疼痛。
1.5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2组神经毒副反应比较对照组神经毒副反应的发生率(62.0%)显著高于实验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神经毒副反应比较 [n(%)]
2.2 2组疼痛程度比较对照组患者疼痛发生率(36.0%)显著高于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疼痛程度比较 [n(%)]
3 讨论
奥沙利铂属于三代铂制剂,其铂原子与1,2二氨环己烷(DACH)及一个草酸基结合成单一对应结构体,通过与DNA形成加合物抑制细胞增殖,抗癌谱广,疗效可靠,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肿瘤的治疗[4]。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较多,如自主神经系统异常、中枢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异常、代谢营养异常、胃肠道异常、肾脏以及泌尿系统异常等,神经毒副反应是其中最主要的不良反应。神经毒性表现包括急性神经毒性和慢性神经毒性,患者表现为四肢或口周末梢神经炎或末梢神经感觉异常、感觉障碍。急性神经毒性在低累积量时即可发生,常见症状为肢体末端麻木、感觉异常,伴或不伴有疼痛性痉挛,有时咽喉部感觉麻木,甚至急性喉痉挛,遇冷刺激会激发或加剧[5];慢性神经毒性又称为累积性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初始时肢体感觉麻木和感觉异常,持续时间久,还有精细分辨力减退,精细动作困难,这和奥沙利铂累积量相关,且剂量越大症状越重[6]。奥沙利铂精神毒副反应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病变破坏有髓传入神经纤维细胞膜表面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有关,也可能和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的协同细胞毒作用相关,在起到抗肿瘤作用的同时,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7]。此外,化疗药物多有组织渗漏性损伤等并发症,而奥沙利铂刺激性强,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的通透性,易发生渗漏引起静脉炎[8]。
PICC导管是一种新型的中心静脉导管,可保留较长时间,此外上腔静脉较粗,血流流速快,药物注入后能够很快稀释并释放到全身,避免了直接刺激外周血管,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中心大静脉对冷的液体还有加温的作用,避免了对外周神经末梢冷的刺激[9-11]。本文结果表明:对照组神经毒副反应的发生率(62.0%)显著高于实验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疼痛发生率(36.0%)显著高于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神经毒副反应的发生不仅和药物本身特性相关,还与给药途径密切相关,输注血管小,离肢端近,不良反应就严重,反之较轻。另外,静脉炎也可能加剧神经毒副反应的发生。
报道称[12]预防性静脉使用葡萄糖酸钙1.0g,可减少急性感觉神经症状的发生并降低其强度,减轻累积性神经毒性,本文采用PICC导管已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疼痛程度,再采用葡萄糖酸钙有干扰实验的嫌疑。
综上所述,PICC导管输入奥沙利铂可减轻其神经毒性反应,降低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Argyriou AA,Cavaletti G,Briani C,et al.Clinical pattern and associations of oxaliplatin acuteneurotoxicity:aprospective study in 170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Cancer,2013,119(2):438-444.
[2]郑鹏.PICC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在艾恒化疗中的应用比较[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6):67-69.
[3]Lucchetta M,Lonardi S,Bergamo F,et al.Incidence of atypical acute nerve hyperexcitability symptoms inoxaliplatin-treated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2012,70(6):899-902.
[4]戴玲玲 .奥沙利铂神经系统毒性与防治[J].中国实用医药,201,8(23):131-132.
[5]Cortinovis D,Alberti P,Frigeni B,et al.Neuroprotectant agents against oxaliplatin inducedneurotoxicity:lackings,facts and future prospective[J].Ann Oncol,2013,24(5):1 418-1 419.
[6]杨中,唐武军,杨国旺,等 .中药泡洗防治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10):106-107.
[7]王敏 .锁骨下静脉置管在奥沙利铂神经毒副反应中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08,(12):107-108.
[8]王艳丽,张振香,徐照珉 .肿瘤患者PICC导管血栓形成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4):49-50.
[9]陈燕林 .奥沙利铂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3,19(2):122-124.
[10]陈晓青,余细球,刘锦涛,等 .不同输液途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2):1 375-1 378.
[11]焦妙蕊,郭艳璟,李景华 .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致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7):96,92.
[12]陈礼颜 .奥沙利铂化疗致病人神经毒性反应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1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