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变学生“针对学习”的态度
2014-11-13段花
段花
摘 要: 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就如何转变后进生展开论述。
关键词: 后进生 案例分析 转变方法
在我接手的班级中,有以马某为代表的5个学生的“团体”,其中马某的号召力特别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说服力。征对他的这一特长,我任命他为班长,在班级管理及各项活动中,这个班级特别突出。但有一点就是,以他为首的5个人特别聪明,除了我所带的科目外,面对其他科目,上课不听讲也不捣乱,作业也抄,其他代课老师管和不管都是一个样,就像咱们俗语所说“老牛筋”,无法着手,每次的考成绩都是一塌糊涂。无论是我和他们的代课老师配合还是轮流说服,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最近,有一位代课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没有点他们几个的名,针对全班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你们班主任的课学得那么突出,而我的课却学得较差?”全班学生的口径特别统一:“班主任跟我们交流的时候,她的话能说到我们的心坎上。”
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位老师向我反映的这个问题,那么针对那5名学生“其他学科比较差”的这个问题,给他们做思想工作的时候没有说到他们的心坎上吗?接着,我试着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其中的马某多次以朋友的口气和他聊天,包括他的爱好、周边生活环境、学校宿舍生活、怎么起到号召作用等日常琐事,同时引用我自身经历的事件,以鼓励的语言表扬和赞美他,如果出现分歧,我们就试着商量最佳解决方案。这样谈了大约四次时,有一位代课老师反映在他的课堂上,马某开始注意力集中了,到第六次谈话完了后,各科老师都反映马某上课正常了,知道看书、问问题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又问其他代课老师,其余四个人上课是否正常,他们都反映,他们四个人上课也慢慢正常了。在第一次月考后,他们几个的各科成绩都有提升,在我的理解中,这只是他们的一个表面现象,但是我和其他学科的老师相应的表扬还是有的。等到期中考试后,他们的进步更明显,课堂反应也积极。我就开始反思:各科老师都这么头痛的问题,我在和马某聊天的过程中不知道触动了他哪一根神经让他转变了学习态度,同时在他的号召下,其他四位同学也有相应转变。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一、角色、身份的转变
平时长期的教育工作使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总以“家长”的身份自居,教师是绝对权威,高高在上,学生对老师必须绝对服从。这样学生的真实想法都带上“保护色”,生怕他们的语言和想法触犯老师的禁忌,带来麻烦和惩罚,使得他们有话不敢说,有真实想法怕犯错。导致他们将“学习”放弃,淹没自身潜力,對学习缺乏自信心形成“任之弃之”的怪圈。只有从独裁者的位子上走下来,走到学生当中,以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关心、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交流,才会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给予校正和鼓励,他们才能真正面对自己,或许因为小小的进步都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勇气,使他们在今后的成长中获得不少收获。
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初中学生正处于逆反和自尊心极强的时期,不想学的这一部分学生本身对学习没有信心,如果老师和家长长期围绕这个话题对他们进行谈话或打击、讽刺,则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他们反感这门课程,甚至反感带这门课的老师,觉得学与不学一个样,过一天是一天,不会上升到自己的理想,对生活没有追求。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很简单,如果能在教学教程中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己度人”、“将心比心”;尊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对学生的缺点和弱点及时提醒,实事求是不在其他学生面前批评和揭示;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判断,鼓励学生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则有助于发展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树立自信,在学习上有努力的方向。
三、以鼓励或激励,激发他们这一年龄阶段的斗志
每个人都有自我成就感,关键是如何对待。对于学生来说,鼓励和肯定是对他们每一点进步的承认与认可,更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分享的喜悦。我带的这一阶段的学生还处于逆反和争强好胜期,如果以命令式的话语和他们谈话,反而会使他们向反方向行驶,如果以“交朋友”的形式顺着他们的思维,细心、耐心地发现和赏识学生的优点,选择合适的场合、方式给予他们纠正和鼓励,不断为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反而会激发他们这一年龄阶段的“好斗”心理及不出成绩誓不罢休的壮志,能更好地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比强加和灌输给他们学习思维方式要有效得多。
四、做到对学生的真正了解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相互的信任和了解才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协作的基础。只有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向往,才能做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在这次事件中,我以平等身份、朋友的角色,仅仅通过马某了解到了以他为首的5名同学的心理活动、真实的想法和各自的特长及能。只做通马某的思想工作,让他对自己的学习和需求有足够重视,才能获取最大动力,充分发挥他的号召能力,带动其他四人都齐头并进,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对他们进行评价和定位时需要多元化、多方位进行。学习上的后进生并不意味着无法进步,他们有足够的机会争取或获得表现自己进步的场合,只要隐去了平常对他们的歧视,消除学生之间人为的差异,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展示自我的舞台,避免社会不良风气对他们的影响,他们都能够成人、成才、成功。这是我对一则案例进行的自我分析,也是我这段时间的反思。
参考文献:
[1]新进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