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文化视野下情趣化语文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2014-11-13王冀敏

江苏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

王冀敏

【摘 要】语文是一门最具思想情趣和文化内涵的课程,其丰富的思想涵养和浓厚的生活质感,理应成为一门最有意思的学问。但语文课程的“有意思”和“光鲜”,需要以儿童文化的视角去观照和发掘,才能生发出应有的情趣和魅力,进而让儿童真正地喜爱和走近语文。

【关键词】儿童文化 情趣化 语文课程

情趣化语文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必须立足于儿童文化,从儿童认知心理和终身发展来进行定位和思考,确保课程实施的适切性和有效价值。通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践,笔者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以下试从四个方面谈谈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一、突破文本视界,让课程富有儿童生活的质感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头,也是儿童认知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儿童对自然和生活有一种天然的情结,让儿童的学习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是一种儿童精神世界的回归。走出文本,对接生活,让学生的学习具有生活的质感,是语文教学人性化的必然要求。

1.让课程走进真实可感的生活。

儿童的学习首先是直观和感性的,这是由儿童的认知心理所决定的。由于儿童的知识储备极其有限,他们的理解力和思维判断还很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现实的“场景”或直接感知。唯有如此,才能唤起他们对未知领域的兴趣并由此进入积极的学习和探究状态。基于儿童的这一认知特点,我们的语文课程必须回归儿童触手可及的自然与生活,让儿童在品味生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把握文本的真意。比如: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春雨的色彩》时,如果只从书本上了解春雨的色彩(绿色、红色、黄色),就显得太过单调和乏味了,学生不仅没有学习兴致,更会对文本中的内容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因为文本中涉及的油菜花、蒲公英、杜鹃花等,有些学生从未见过,何谈知晓这些花的颜色?学生对这些事物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又何来学习的热情?相反,如果带领学生走进春雨绵绵的现实世界,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春雨,欣赏雨中的风景,感受春雨的滋润,他们定然会在真切的体会中描绘出春雨的色彩。对学生来说,这种认知和学习不光情趣盎然,更是一种深刻的体验,既化解了文本内容,也让他们的个性得以舒展,一切都会不言自明。

当然,语文课程的生活化,并不只是走进现实场景,也包括对已有生活积累和体验的咀嚼与回味。比如:在学习《春雨的色彩》时,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经历的春天,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春的理解和感受,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在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下,学生就会打开曾经的记忆,一幕幕回味和咀嚼记忆中的春天,一点点找寻印象中春的足迹,让自己回到真实的“世界”中去,悉心领略和揣摩原汁原味的“生活”。当心中的“生活”和情绪喷薄而出时,学生便会饶有兴致地表达“生活”,或以绘画,或以歌唱,或以白描,或以诗歌来诉说春天的故事,说出对春的理解和感受。

2.让课程充满丰富奇异的想象。

儿童是天生的梦想家。儿童的世界充满无限想象,想象几乎塞满了一个人的童年时光。爱因斯坦说:“对一个孩子来说,想象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生活。”可见,缺乏想象的生活,对孩子来说是残缺不全的,也是极欠情趣和韵味的。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想象力,适时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一个开阔的想象空间。唯有如此,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让语文教学多一些生活的情趣和色彩。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一课,母亲、哥哥、妹妹一家母子三人,在每一次危险来临时,每个人都做出了大胆而巧妙的举动,文中有较为细致的描写,但对三个人在险境下的心理活动却只字未提,其实,他们当时的心理是很复杂的,对于整个文本而言,这是一块重要的隐性资源,但却是一块很大的“留白”,需要学生悉心挖掘和品味。在教学这一块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母子三人的心理活动。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以改写或续写的方式,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比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一课的结尾,狼扑向了小羊……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小羊一定被狼吃了吗?还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这需要学生的想象,也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经过思考和讨论,学生一定会想象出很多合理的结尾,这既深化了对原文的理解,又开拓了学生思维,使学习过程饱含生活的情趣和质感。

二、丰富活动体验,让课程富有儿童游戏的乐趣

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生活的基本形态。将语文课程植入游戏元素,丰富儿童的活动体验,一直是语文课改的努力方向。

1.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领悟文本的深意。

课本剧是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活动,一般用于情境对话,并在对话中体会其中的思想情感。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课,它的情境性很强,仅靠文本学习和揣摩,学生很难领会其中的寓意,更不会引发积极的探究欲望。倘若施以课本剧的演绎,让学生在角色互动中进行“实景”对话与体验,学生的收获自然是满满的。于是,“飞了一百多里”的小鸟是怎样的动作、神情和语气?青蛙对小鸟又是一种怎样的不屑与傲慢?凡此种种,学生都会自觉地进行思考和揣摩,并真切地表现和表达出来,虽然学生有不同的演绎,但却都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了小鸟的劳累与诚恳以及青蛙的好奇和浅薄。学生通过课本剧的演绎,不但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更着实过了一把游戏瘾,既学有所获,又心情愉悦。

当然,课本剧表演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这不仅表现在对剧本角色的创造上,还表现在对课本内容的创造上,这一点教师要特别倡导和鼓励。比如:《坐井观天》一文的课本剧表演结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设想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来看看,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会是怎样的表现。这样的拓展,就使学生的思维突破了文本的局限,开拓了学生的认知视野和思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让学生在竞技活动中释放学习的冲动和热情。

小学生热情好动,若能在教学中适时植入趣味性比赛,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将教学趣味化,需要教师走近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得真切,学得饶有兴致。纵观小学各年级教材,其中的内容都可以转化为一些趣味性的活动,都可以以各种趣味性的比赛来完成教学任务。比如:低年级拼音教学,可以开展“找朋友”“开火车”“打电话”“猜谜语”“讲故事”“编歌诀”等比赛活动,进行趣味性的拼读和识记。低年级识字教学,可以采用“欢乐对对碰”“谜语识字”“头饰表演识字”“开火车识字”等形式,引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可以用“找朋友”“穿衣戴帽”“走迷宫”“摆擂台”“摘果子”等活动,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这些活动都切合儿童的文化需求,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求知和探索。

三、植入艺术元素,让课程富有儿童语言的色彩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正视和尊重儿童的语言特点,并以恰当的方式促成儿童语言的发展,让儿童语言不失其特有的韵味和色彩。

1.铺陈艺术情境,让学生的表达本色自然。

与成人一样,儿童的本色言说需要一定的氛围和语境。什么样的氛围,就一定能够催生出什么样的潜质和禀性。语文教学常以可感的画面和音乐,渲染适切的环境,让学生倾情投入、真情表达,呈现出儿童的天性和自我。比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水乡歌》一课时,一位教师首先为学生呈现了一幅水乡的水彩画,让学生在图画的欣赏中,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那份恬静与优美。当学生的情感完全沉浸在水乡的画面后,教师要求学生试着读一读下面的这两句话:“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接下来,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这句话有什么感受?于是,有的学生说:“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叶叶小舟在碧绿的清波上荡漾。”“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绿的河水里摇曳。”“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的小河边,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中嬉戏。”……教师继续问:“假如你真的来到了水乡,你最想做的是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想把它画下来。”“我想弯下腰尝一尝水乡的味道。”“我想把它拍下来,挂在自己家客厅的墙壁上。”……求知的路上,学生不光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更流淌出了诗一样的语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绘就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水乡人的欢声笑语,嗅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气息。

2.丰富肢体对话,让学生自由畅快地表达。

肢体语言也叫体态语言,具有信息沟通和暗示的作用,它不光能够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更能够融洽和默契师生之间的关系,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但凡优秀的教师,都特别注重肢体语言的运用,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和自我表达欲望,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完美、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朗读和讲析课文时,其表情总是十分丰富的,是会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高兴时眉飞色舞,激昂时昂首挺胸,焦急时搓手顿足。这类丰富的体态语,无疑会使教师的教学潇洒自如、华丽生辉,更会唤起学生的兴致和热情,让他们的学习呈现出完全自我和本真的状态。

四、体悟善恶情绪,让课程富有儿童审美的意味

儿童的审美是他们自由而本真的生命活动。在与审美对象的自主交往中,儿童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意义世界,也获得了审美愉悦。

1.走进儿童世界,赋予学生审美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儿童审美的倾向,也是引发儿童持续审美的动力。儿童对事物的美丑与好坏判断,大多取决于事物本身有无趣味。儿童总是喜欢生动活泼、充满趣味性的活动。因此,教学中,倘若要引发儿童的审美意识或价值判断,就不能硬生生地将事物或认知对象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要将认知对象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饶有兴致的活动中,自然生成对认知对象的审美倾向和价值判断。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课,给我们展示了刘老师积极乐观的内心世界。这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就是文中传达的一种审美倾向,但这种审美倾向却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因为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活动体验,也就不会有太深的理解和认识。为此,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放风筝,并在放风筝的追逐和打闹中,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和学生一起放风筝、追逐风筝时的快乐心情,并从中悟得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审美与追求,是在趣味活动中习得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会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里。

2.呈现形象之美,赋予学生审美的愉悦感。

愉悦感是儿童审美的又一种特性,直接决定着儿童的喜恶和是非判断。在审美活动中,儿童的直接观感非常重要,他们往往会以事物的外在形象(形式)为首要的审美取向。通常看来,儿童喜欢感知鲜明的对象,如对比强烈的色彩、简洁明快的旋律和韵律等等。另外,儿童喜欢优美的、赏心悦目的艺术和景观,这与他们天真烂漫的童心是相协调的。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一课,需要抓住一个“美”字,引导学生去文本中捕捉美、感受美。有美的景物:红艳艳的花朵,带露水的花瓣;有美的人物:可爱的小姑娘;有美的情感:小姑娘爱花、惜花、爱妈妈。整篇文章清新淡雅,宛如一首清丽的小诗,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读完全文,学生感受到的不只是花瓣飘香,更是小姑娘美的心灵、爱的情怀香气四溢。

儿童文化视野下情趣化语文课程是立根于儿童生命文化,并促成儿童道德生命和文化生命成长的一种课程,具有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它必将成为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并最终引领教师走向语文教育的春天。■

注:本文获2013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台湾语文课程中文化传承教育及启示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论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探究
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外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口语教学改革初探
论语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