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变”中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2014-11-13吕菊兰
吕菊兰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传统的习作教学理念相对陈旧,定位较高,桎梏状态下的学生惧怕表达和交流,更谈不上创造和发展。为了落实课标理念,探索有效的小学习作教学,我觉得实现两个“转变”较为重要。
一、由“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
1.激活内需引动机。
什么样的动机才是一个人说话、写作文最初的基点呢?应该是个体生存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引起的动机。苏教版教材就物化了这样的理念,编排了较多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内需的习作话题,使得学生的表达不再被动。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2:大家也给自己画一张像,画好以后,征求一下同学们的意见,然后写一篇习作。建议把你们的自画像和习作一起张贴在班级的壁报上。习作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发学生兴趣;例文中有人物的“长相”“身材”“年龄”“穿着”“爱好”等描写,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又降低了作文的难度;特别是作文的要求吸引着学生参与活动和实践,美术学科的融入更是为习作增添了色彩。
2.降低“门槛”促表述。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思维惯性的影响,小学习作教学往往承载了较多思想方面、表达技巧方面的要求,思维定势使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评价常常是高标准,使得习作成为学生心中难以承受之“重”和难以跨越的“坎”。可是,苏教版教材并没有设置过多的“禁区”,而是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编排了许多学生想说的话题。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4: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请围绕最近发生的这类事情,相互间谈谈看法,再写下来。课堂上,教师一抛出话题,学生们便很自然地想到当时传至校内的“手足口病”。一时间,学生或说该病流行的起因,或说如何防治,或说自己的忧虑心情等等。此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小学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于令学生能直抒情感,了无隔阂……”
二、由“难为炊”向“易动笔”转变
1.打破命题局限。
命题作文有局限,就从命题开始转变,将此改成半命题作文、自由命题作文,并在教师的脑中植入一个概念:对学生的表达不能统得太死。教师努力做到只划出一个写作范围,把选材、立意的自由还给学生。学生有了较多的选择权利,“材料库”自然就不是摆设,各种鲜活的情景、感受也会理所当然地在学生笔下流淌。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5: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由自己定。顺着编者的意图,融合进教者的智慧,课堂上便有了“图片刺激回忆”“煽情语激活言语储蓄”“充满个性的题目”,那才真的是一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无所拘束,自由发展”的习作园地。
2.引进生活源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这就是说学生的习作必须回归生活,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时,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和强化。(1)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捕捉素材,如:游戏习作《贴鼻子》《击鼓传花》,比赛习作《捆腿跑比赛》《端球比赛》,表演类习作《我给大家讲故事》《我演……》等。(2)动员家长帮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积累素材,如:开展一些有趣的家庭活动,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外出参观游览,然后记录亲身体验。(3)在社会生活中拓宽眼界,鼓励学生从多种渠道聆听大众的语言,用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人、事、物,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丰富知识,充实自己,陶冶情操。
继“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活动模式”后,学生在习作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亦步亦趋为兴趣盎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观念的转变绝非这两个方面,它需要研究者从更多层面和更多角度去探索、去发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